嫁给庄稼汉做夫郎(164)
糍粑打到后面会越变越黏,张玉凤翻转糍粑的同时,还要把沾在锤子底下的糍粑弄下来。这就要求锤糍粑的人力气大些,把锤子平举着,方便她弄。
这样来了三个回合,小楼的脸皱成了一团,实在弄不动了。
周劲过来,伸了一只手来帮他,他才好卸下力歇一歇。
李杏丹家的福宝见小楼退下了,一脸兴奋,跳着喊着说:“到我了,到我了!”
他也想试。
但他人还没* 糍粑锤高呢。
周劲见福宝想试,不阻拦,退到后头帮他。
“嘿咻,嘿咻——”这一下下的,砸得可比小楼快多了,福宝乐得嘴边的梨涡都漾出来了,高兴地说:“我比小楼哥哥力气还大!”
围在边上的人都看出来了,真正使力的是周劲,那福宝,就是把手抓在抓杆上,搭着而已。
不过他的笑声一出来,周围的人看到他可爱的模样,也笑得十分开心。
厅屋的支柱边上,哑婆扶着柱子站着,嘴角咧开。
她的笑是无声的,但她的嘴角咧得最大,笑得最开心。
福宝退下后,他们家这团糍粑锤好了,被张玉凤和李杏丹合力搬出,搬到旁边的八仙桌上。
八仙桌上铺着一层薄薄的红糖,糍粑放上去,摊平,就能让每个角落都均匀地裹上糖。
福宝趁他娘亲和凤姨在弄的时候,从糍粑团边上揪下一团来,分给这会儿还气喘吁吁的小楼哥哥,分给站在最外围最边上的哑婆。剩一点点黏在拇指上的,他送进自己的嘴里。
老低头姗姗来迟,说他老远就听到这边的笑声清朗朗的。
这会儿轮到王驼子家了,王驼子见他什么也没带,问:“怎没去蒸糯米?”
老低头乐呵呵道:“我不需要自己弄,有人送我吃!”
这回天灾,田里的稻子能保住,老低头功不可没。
听说东头的稻田,冻稻子的水没及时排出去,损失了大半,秋收时,一亩的田能收个几十上百斤就算多的了。这收成,交个税还能剩多少?明年怕是要紧着过了。
因老低头连夜下山帮忙排水,才保住了西头的口粮,李杏丹家的,周劲家的,金贵家的,都承诺说要给他一份裹满红糖的糍粑,他哪需要自己做。
王驼子闻言道:“那你别走了,我这儿现做的,你拿去吃。”
老低头摆摆手,“太多了,吃不完,你们家大虎能吃,多给他做点。”
这会儿不是周劲在锤了,是王驼子的儿子王大勇在弄。他没弄一会儿就累了,后面是金贵帮着弄的。
周劲不在,是因为他家的糍粑锤好了,他得给夫郎送回去,夫郎在家中等着呢。
回来时,夫郎在灶台与八仙桌之间来来去去,弄着要裹在糍粑里的馅料。
他说,今天要把这糍粑弄出花来,叫自己,叫小楼,叫眠眠,都尝尝。
周劲替夫郎将木桶中的糍耙抱出,放在桌上,摆下之后问道:“会不会太多?”
太多他揪一半起来。
“不会。”付东缘说,一开口就是好浓的桂花味。
桂花这东西不香则已,一香惊人,周劲闻到了,很喜欢,就盯着哥儿的唇看。
他的目光赤裸且直白,付东缘发现以后,睨了他一眼,借擦身而过的瞬间,低声与他说:“眠眠还在呢。”
眠眠帮着付东缘在灶房里忙前忙后。
周劲正了神色,问哥儿:“你方才吃的什么?”怎么会这么香这么甜?
“桂花蜜。”付东缘说,“用前几天采来晒干的桂花做的。”
付东缘给周劲喂了一勺,周劲尝了以后,没觉得有多惊艳。这桂花他常闻,就是普通的桂花香。
他想,还是哥儿嘴里的那份好吃。
付东缘今天要做各式各样能用糯米做出来的小吃,像糯米糍、糯米糕、糯米饼,还有名小吃驴打滚……
周劲喜欢红豆馅,付东缘专程给他卷了一卷馅料超多,糯米超厚的驴打滚。切进盘里以后,谁的都没有他大。
口味上,小楼偏爱花生碎,眠眠则喜欢黑芝麻,付东缘就按着这几种口味都做了一点。
多做的那些,叫小楼给街坊邻里送一份,让他们也尝尝不一样的口味。
河源村的糍粑多是裹着糖,或下锅油煎,像他这么折腾的,少见。
李杏丹家的福宝吃了以后,喜欢得不行,他娘马上过来学艺了,还有吉婶,也是闻风而来。
这中秋啊,上半场,人集中在金贵家,下半场就都涌来了付东缘家,跟着他学做驴打滚。
今天的小孩也是顶开心的,满面笑容,笑声荡漾,他们围在付东缘院子里,蹦蹦跳跳,灶屋里一旦有长辈弄出了一个新花样,就叫他们进去试吃。
他们欢欢喜喜地进去,甜甜蜜蜜地出来,嘴里塞着好大一块糯叽叽甜滋滋的糯米团。
就这么边做边吃,饭也不用做了,也不分这糯米与馅料时谁家拿来的了,大家开开心心,欢欢乐乐地度过了中秋。
夜里,洗漱完毕,回屋里躺下时,周劲执着于让哥儿再吃一口桂花蜜。
付东缘刷过牙洗过嘴了,哪能依他。
他相公想吃他嘴里的桂花味儿,简单,他用手指沾些,抹在唇上就是。
这人亲着亲着就给亲没了,也不损害他的牙。
爱上桂花香的周劲今天晚上花样特别多,又是搂,又是抱,又是站,又是坐……让付东缘体会到了花样百出的快乐。
姿势在换,万变不离其宗的是,周劲在耕耘之时,一定要寻到哥儿的唇,亲上去,让唇舌纠缠得如身下那般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