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嫁给庄稼汉做夫郎(195)

作者: 花不棱登 阅读记录

城里就他一个人,他腿脚不好,又不爱出去串门,多无聊。

住到村里,每天早上起来都能听到一窝子的鸡鸭鹅在打闹,也能吃到新鲜的瓜果蔬菜,还有这么多人陪他说话解闷呢。

他们说定了,这回得益叔来了,就不让他走了,新房建好,同他们一起搬到新房里去,以后就与他们生活在一处。

第112章 建房(三)

建房要用的木料、石料、砖瓦、石灰土等材料都准备好之后,还有一件要紧事儿要干,那就是把老屋拆了。

从初来时的不适应到现在闭着眼睛倒着身子都能走,老屋承载了太多的记忆,对付东缘来说是这样,对自小就与它产生交集的周劲来说更是这样。

这是周劲打心眼里觉得是家的地方,小时候有他阿爹、哥哥,成亲后有他夫郎,还有两个弟弟。

小楼与眠眠不住在老屋里,但他们天天往老屋里跑,要在灶屋里洗菜、做菜、烧火、吃饭,要去横屋里拿东西、洗澡,这个地方对他们来说亦是非常有感情的。

要拆了,总会带着一些不舍。

他们做的最庄重的告别就是好好收拾老屋里的东西,让它们物尽其用。

“哥,这个碗槽还能用吧?”

“能用,先收着,等新房建起来了搬到新房子里面去。”

“那这块垫在案板底下的板子呢?”有时菜切得多,案板不够放,周劲怕洗干净的菜落到土台面上去,弄脏了,就寻了一块大板子,垫在台子上用。久了,这块板子也和土台面融为一体了。

周劲想了想,有纠结了一番才说:“留着吧,兴许还有用处。”

小楼把板子收好,高兴地说:“好!”他也不想丢。

收到最后,除了腐坏得严重的板材,被折断当了柴火,其他的,诸如外表已经烧得焦黑的瓦罐,缺了口子的瓷碗,掉了漆的板凳、八仙桌及瘸了一只垫着木块的烛台这些,他们每一样丢弃的。

总觉得它们在新家会找到适合它们的用处,所以都留着。

墙上付东缘画的那副画周劲动了铲子,连带着背后的木墙皮一起铲下来,他不敢用手撕,怕撕毁了。

画弄下来后,他小心的收着,弄到竹屋里去,再来回来拆房顶,拆他和哥儿量过身高的那根吊檐柱。

这根柱子周劲也要留着,哥儿第一回亲他就是在这根柱子前,他还记得自己那时的反应,又羞又紧绷又无处言说。

每次看柱子上的刻痕,回想哥儿亲自己的那个吻,周劲下身都会不由自主地跳一下。

这根柱子留着,往后可能有大用处。

土灶拆了,但搭灶的砖周劲还留着。

这已经是这些砖头第二次的回收利用了。第一次它们在正屋里,陪伴了周劲小时候的时光,但因为占地方,留着它们就没处铺婚床了,被周劲拆了,移动到新搭建的灶屋里。

第二次就是现在,一块块被烧得黢黑的砖被周劲挪去了竹屋边上,在那搭了两个临时的土灶。

建房这几天他们也得吃饭不是?得有灶啊。

而且房子建好,是一件大喜事儿,要请村里人吃饭的,到时候还得用这些灶来煮东西。

想到这儿,周劲又觉得两个灶不够,又去砖场搬了一些砌灶用的火砖回来,又砌了两个临时的灶。

从老屋顶上拆下的茅草顶,经过多年的日晒雨淋,还有上回的大风与冰雹,用处不大,扯开,一捆捆盘折起来,扎好,当柴火烧。

灶膛里要起火,用这些烧最快了。

炒青菜、炒豆干也好用,火大,猛烈,炒出来的菜还有柴火味,香。

把墙板支柱梁子一一拆下,能用的放这,不能用的劈了做柴,一摞摞地堆好,建房那几天给前来帮忙的人做吃食的时候烧。

这些都弄好了,老屋凭空消失了。

地上留着支柱、墙板树立过的坑槽,以及被他们踩得硬实平整的地面。那片区域泥土颜色的深度与外头不同,所以格外明显。

那天周劲、付东缘、小楼、眠眠四个,坐在竹屋的竹台阶上,盯着老屋消失的身影,静坐了一个下午。

长在记忆里的东西,就算它的形没有了,眼睛望去时,脑子也会自动地把它的身形补出来。

所以这时看的是空地,但眼睛里的场景,不尽然。眼睛里的情感是悲伤吗?也不尽然。

可能各人看它都有各人最珍重最愿意回想的画面。

做了这么久的准备,新房终于开始动工了。

这一天是黄道吉日,老低头说的,他说他特意去找人算的,所以好说歹说劝这一家子把新房的动工日移到今天。

周劲与付东缘这两个当家做主的自然是依了。

他们家开始动工那天,半个河源村的人都来帮忙了。还有几个是外村来的,王管事叫来,都是一身腱子肉的那种,力气很大,叫他们去做什么他们就去做什么,办事效率高得没话说。

男人负责挖地基、挑石头、运木头、砌砖墙……家中的女人和夫郎呢,给付东缘送来了一些自己家的心意。

有去墟市上割的两斤肉,有自己家种的土豆、红薯,有早上母鸡刚下的蛋,十几个,用竹篮子装着,有刚用镰刀割下来青菜,有山里挖的竹笋、捡的菌子……多数都是各家力所能及的东西。

贵重倒是不贵重,就是送得人太多了,加在一起就贵重了,要把付东缘暂时用来归置东西的竹棚填满。

他第一回经历这些,不晓得要不要收。张玉凤在边上教道,这些是要收的,是他们这几个村子关于建房的礼节,不收等于跟送礼的人家翻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