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渡港(45)
听到“沈诚明”这个名字时,她心底才猛地一惊。
心脏扑通扑通的,她竖起耳朵仔细听,新闻上说沈诚明在家突发心脏病,现已送至仁和医院就医。
仁和医院是沈家名下的产业,也是香港历史最悠久、收费最高的私立医院。
萧知许不确定的声调响起:“沈……诚明?”
楚浔说:“沈濯他爹。”
晏宁回头,试图透过后车窗在茫茫车流中找到刚刚那辆迈巴赫。
第24章 第24章
仁和医院外,沈濯和沈佑不紧不慢地赶到,比记者慢了一步。
沈濯面沉如水,垂头走进医院,闪光灯连成一片。新闻讲究一个“快”字,有记者当场掏出电脑编辑新闻稿。
进入电梯,耳畔才算清静,沈濯正考虑从医院后门离开,他今天现身仁和医院,供被保安拦在门外的记者们拍张照,证明沈家父慈子孝,就算完成任务了。
犹豫一瞬,电梯门已开,走廊尽头遥遥望过来一束目光。
嘈杂的走廊瞬间鸦雀无声。
郑婉秋坐在等候椅上,面无表情,天然下拉的唇角抿着,只睁开眼看了沈濯半秒,便又闭上,嘴唇一张一合,无声地念心经,她长得慈眉善目,表情很漠然,耳畔满绿翡翠耳环泛着荧光,一动不动,犹如一尊佛像。
沈濯扫了一眼,乌泱泱一群人,几位叔伯都在,沈澈和贺羡棠陪在郑婉秋身侧。
一个长得很漂亮,甚至漂亮到有些阴郁的男人站在角落,却格外显眼。
两人的目光在虚空中交接,男人摘下金边眼镜,细细地擦拭,又戴回去,这才露出一个“原来真的是你”的表情。
沈濯饶有兴味地一挑眉。
他也来了。
邢璋。
沈诚明的私生子。
从他的名字来看,似乎他还在他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被期望是个男孩。这是一点微不足道的筹码。
可惜邢璋的母亲是个欢场女,沈诚明觉得他的出身不够光彩,DNA检测做了三次,也迟迟没认回这个儿子,任他在贫民窟里长大,直到几年前他母亲去世,沈诚明偶然发现这个刚成年不久的孩子竟然很有手段,便让他进了集团。
只是还没改回“沈”姓,名义上是养子。
这是他惯用的控制人心的手段。邢璋一进集团,便急于要向沈诚明证明什么似的,与沈澈分庭抗礼。
沈诚明乐见其成。远南集团是他的一言堂,他不允许长子沈澈顺利地接管集团,然后在将来的某一天,把他从最高的那个位置赶下去。
大家族就是这样,亲情淡薄于此,做父亲的即便日暮西山,也绝不肯将手中的权利漏出一点儿,要几个儿子相互制衡,他稳居高位,冷漠薄情地看着他们厮杀,胜出者才可以继承他的商业帝国,当然,那必须是在他死了之后。
上位者,疑心重重,上了年纪,更忌讳“死”这件事,沈诚明连自己的枕边人都不信任,不论是郑婉秋,还是他外面那些数不清的情人。
沈诚明花重金养着一支只听命于他并服务于他的团队,包括医生、律师、厨师、保镖和司机等,为了保证他们的忠诚,他或许还利用了除了金钱以外别的东西。多年来,沈诚明连入口的每一样食物都要经过专人检验。
沈濯有时候怀疑,沈诚明晚上睡觉都要睁一只眼睛。
当然,做儿子的也不见得多有孝心就是了,平日里的孝顺多半是装出来的,大家背地里不免猜测他还能活多久。
这几年,沈诚明的身体越来越差了。
手术结束,医生宣告很成功,沈濯觉得遗憾,随着众人见到病床上的沈诚明,脸庞浮肿,脸色灰白,仿佛一夜间苍老,又觉得讽刺。
有什么用,还不是病来如山倒。
女眷们在哭,嘴里念叨着些“妈祖保佑”什么的,呜咽的声音连成沙沙一片。
沈濯觉得心烦。
不知道晏宁在干什么?
沈澈提醒沈濯:“把你那副很惋惜的表情收一收。”
其实沈澈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没人在意沈诚明的死活,大家更关心他的遗嘱。
比起他们俩,邢璋装的更真情实感些。
沈濯耸耸肩,并不在意,他是在场唯一一个不依靠沈家过活的人。
兄弟二人去露台抽烟。
香港终年潮湿,刚下过一场雨,浇湿了庭院里葱茏的绿意,一股凉意裹着水汽泛上来,橘调的烟草香也湿润了三分。
沈澈椅在栏杆上看室内,橙红色的一星火明明灭灭。
贺羡棠陪着郑婉秋,细声安慰她。灯光下她的表情很平静,沈澈知道,她也对这场表演感到厌倦。
沈澈吐出一口烟圈,贺羡棠的面容模糊在一团白雾中,他的心情也跟着模糊起来。
“最近怎么样?”沈澈问。
“马马虎虎。”
“那个,陆……”沈澈一时想不起名字,“怎么回事?”
“炒作。”
“也是。”沈澈低笑一声,“毕竟当年能不顾一切地跑去美国,我猜你这辈子是不会变了。不过既然是炒作,就要早早解释清楚,不要让人家误会。”
自己的婚姻走到尽头,没想到情感导师当的得心应手。沈濯叼着烟反问:“你呢?”
沈澈和贺羡棠正在协商离婚,两人的律师见面的次数比他们俩更多,即便贺羡棠愿意在财产分割时让利,流程依旧进展得很缓慢。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来说,离婚远没有那么简单。股份、动产不动产,还有更重要的——社会影响。
沈诚明的心脏病很大程度上又拖延了这个流程,从这方面来说,沈澈觉得他的病生得很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