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影视同人)诸天从红楼开始的退休生活(1111)

作者: 雷的文 阅读记录

他和孙权出来,是为了看他们想实验的经济之法。像灯笼这事,他和孙权并没鼓励,就是孙尚香自己觉得可以把纸的用途无限扩展,这样,她才可以扩大再生产,并且分文别类,比如说做灯笼纸的,做印书纸的,做写字纸的,分好生产线。

他们就看孙尚香动员了多少人,做纸不管,然后作坊闲人做竹架,还有画师画灯笼,再有向各家推销的人,送货的人。而给孙尚香干了这些活的人,都按件给了钱。每个人都干劲十足。

而孙朗还注意到,作坊的这些人,至少都割了一斤肉,给家里的孩子做一身新衣裳。出来灯会,总会给孩子买个小零嘴。钱来钱往,他们就真的看到了一个有利的循环。大家都有钱赚,大家也都很高兴。总的来说,这就是一个有利的内循环模式。他们还想着要怎么鼓励这种循环扩大,不仅是南徐,还可以在江东往江南,西南各处铺开发展下去。结果,老娘又走到前头,她让他们看的是更深一层的东西。

“聚气!”孙权点头,老百姓舒服了,大家也就都舒服了。这就是理想中的政通人和。

“对聚气!好好的聚气!”欧萌萌点头,这些人常说回复百年前之胜景。其实别说百年前了,就算开国,东汉根基就不稳。刘秀是个好皇帝,不过,是建立在那些士族扶植之下,说到底,人气不足啊!而现在,她这算不算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萌芽,对立的,就是封建地主阶级。

母子三人静静的在城楼上,安静的看着灯会,这时,他们三人内心都注入了些新的东西。

第76章 要什么

过了节,徐氏也就更不好了,大家默认要准备后事了。徐氏的父兄弟都是孙权军中大将,也都赶回。

欧萌萌这时就没法,只能装回婆婆,老实的陪着徐家的女眷。她想想,她其实还是有点隐性的社恐,在装贾母时,她就不爱应酬,到了后面几个世界,她把专业发挥到了极致。

不过算了,她来了一年多了,也就过年过节出来当个吉祥物,现在儿媳妇要死了,亲家来人,她好像是不能太过随意,好像不关切一样。

她好像看过一本书上说,真正的宫斗天花板在东汉,其它时候,那就是小儿科。因为明清时代,女子的地位不高,争来斗去,要的实在有点可怜。但东汉,不,应该说两汉的女子,宫斗到最后,人家要的是天下。

像孙权的潘皇后,在孙权快死时,就问大臣,吕后是怎么做的。然后因为潘氏性子不好,于是被宫女们勒死了。欧萌萌怀疑这个的真实性,因为感觉有点像借刀杀人的意思。这是不是有点像汉武帝弄死勾带夫人?只不过汉武帝没那些阴暗的心思,他不怕人写,直接说杀就杀,而孙权好像不会,他显得顾忌多了。

这时是不是就看出,这会女子,都是胸怀天下的主。没一个简单的。

所以这会徐家来人,欧萌萌还真不能不给徐家面子。徐氏本是吴郡豪族,徐氏之父徐琨从孙坚时代就跟随孙坚四处征战。到了孙策时代,也是坚定孙策党。孙策死后,孙权上位,他上位之路就算有张昭,周瑜,吴夫人的支持,也并不是一路坦途,像徐家,除了代表一众老臣,还代表了地方豪族。

在吴夫人病重期间,孙权就和徐琨勾搭上了,不然,徐氏能在前夫陆尚死后,就改嫁孙权。传说,若不是谢夫人被气死,原本孙权要将谢氏降妻为妾,为徐氏让路。

历史上对徐氏的记录很简单,就是徐琨女;前夫陆尚;无宠;建安十七年(公元212年)因嫉妒被废,谴回吴郡;太子孙登养母。生卒年不详!

从这些记录上,其实也能看出很多东西了。表明当时,孙权是急需徐氏一族的支持的,有什么比娶了了徐家女儿更有利的保证?徐家其实也不用孙权对徐氏好,给她一个儿子,就是给徐家一个保证。正好那年孙登出世,于是交给徐氏抚养。

虽说才过几年,但现在,孙权和徐家的关系又就变得微妙起来。徐琨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吴太夫人去世不久,在战时,中流矢而亡。其长子徐矫袭爵,

孙权现在足够的自信了,他连张昭,周瑜都不怕了,怎么会在意徐琨等人。只怕心里还多了几分怨恨!

要知道,孙权和发妻谢氏感情一直很好,虽说孙权最终为权利,放弃了发妻,但白玫瑰这会子就变成了白月光。那某人连红玫瑰都不算,就成了蚊子血,自然也就更加可憎又可恶。若不是徐家还有用,不想寒了功臣的心,孙权都不想搭理。

欧萌萌怎么办,吃老孙家的饭,还有儿女在,总得起到作用。她能做的,就是好好的接待徐家人,然后谈谈后续的条件。

徐琨夫人还在,带着徐氏兄徐矫的夫人,和徐氏弟徐祚的夫人。欧萌萌难得穿上吴国太之前的华服,请徐夫人和徐大夫人,二夫人坐。

徐琨是孙坚的外甥,徐琨夫人之前是得叫吴国太一声舅妈的,不过,这几年,大家混着过,这会儿,面对面,徐琨夫人也只能含含糊糊的叫一声“国太”!

下面的两位少夫人,也是乖乖的深蹲行礼,不管怎么说,也是孙子辈的了。

“好了、好了,快坐!”欧萌萌虚扶了一下,让人上茶。

看看徐琨夫人的样子,也轻叹了一声,不管怎么样,即将丧女的妇人,总要给点同情的。

“徐氏如何?”欧萌萌也迟疑了一下,才轻轻的问道。她真没过去过,但也让人每日去看看,不过只要孙权不要求,她保证不过去,这些日子,她也就每日听女侍说说徐氏的情况。现在,她该问什么?好像问啥也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