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303)

作者: 幸运小甜酒 阅读记录

采了棉花之后,就是剥壳、排出毛刺和枝干,然后就是晾晒。

但李嫦曦让工匠搞出烘干机。

这也是第一次实验。

使用烘干机去除籽棉中的水分。

然后扎棉,清理,打包。

再用工具弹棉花、擀棉花、纺纱、织布。

钱王妃等人看着一套加工织造程序都惊叹不已。

“弟妹太能干了。”

钱王妃真的自愧不如,都是当过皇后的,但她这个曾经的皇后是真的很惭愧。

和李嫦曦一比,她感觉自己好废,什么用都没用。

“皇嫂想学也可以。”

李嫦曦脑里有个设想。

让后宫里孙嫔她们也忙起来。

这几个人是真的太闲了。

她想让孙嫔几个学纺纱纺织。

人闲了,就容易多想多思,也容易出问题。

让她们忙起来,她们就不会每日惶惶不安,抑郁成疾了。

倒不是她多仁慈。

而是这些人对她构不成威胁,李嫦曦也不希望这些人死了。

且留着她们,更能彰显她和朱祁钰的仁慈。

毕竟孙暖香和朱祁镇赐的人都能宽容,还好吃好喝的供着,那得多宽仁大度,善良仁慈。

这会不说钱王妃了,就是杭惠妃都学起来。

第三天,大臣们就来了。

朱祁钰没回宫,但大臣们还是要过来跟他商议政事,还有送奏折过来。

这一来,大臣们也不想走了,他们还很聪明的把家中的女眷给接过来。

毕竟这里有太后和皇后惠妃、钱王妃等,家里的女眷过来,更好的交流。

大臣们在这里体验一下不算太劳累的秋收,在皇庄里好吃好喝,还能泡温泉,赏景赏月,又能吃烧烤。

这日子简直不要太美好。

于是大臣们也加入了秋收体验。

各种赞美的诗词文章,描写的场景,绘画,对帝后的歌功颂德都出来了。

看着一床床棉被现场制作出来,这可是皇室精良出品,尽管朱祁钰说是皇室留着自用的。

但大臣们还是抢着买。

而且李嫦曦种的这些棉花已经被陆母给包了。

大家想买就去锦绣棉坊购买。

锦绣棉坊是陆母开的店,李嫦曦和陆母一人一半。

这是皇后亲娘的嫁妆铺,所以没人说什么。

而且有李嫦曦这个靠山。

陆母的嫁妆铺生意非常好。

这个时候有大臣说起了朱见澹在河南的事。

朱见澹下令旨让灾民们捕蝗虫,一斗蝗虫一斗粮。

一石蝗虫,一石粮。

这没什么问题,可他们吃蝗虫是有毒的。

朱祁钰自然为儿子找补,“太子让太医和大夫们去除蝗虫的毒素,是可食的。众卿放心,今日朕也让侍卫捕捉蝗虫,与众卿一起共享美食。”

众大臣:……

第262章 铁皮罐头

油炸蝗虫,色泽金黄,香气四溢。

烧烤蝗虫,色泽暗一些,但洒上孜然粉,香气扑鼻。

一众大臣一脸的便秘,表情僵硬,笑容勉强。

“油炸蝗虫是朕吃过最美味的食物之一。”

朱祁钰夹了一个蝗虫放到嘴里,嘣嘎脆。

他也不再招呼了,直接开吃。

文官们还没动,武将们就跟着吧唧吧唧吃了起来。

“哎哟麻,真香。”

“可不是么,太香了,从前打仗,我都是生吞的,要早知道油炸的这么香,我怎么能错过这么多年。”

“以后蝗虫就是我饭桌上的美食了。”

……

文官这边,于谦夹了一个吃,眼睛微微一亮,给了一句评价,“肉质鲜嫩,味美如虾,还有一种谷草的清香气味。”

首辅陈循,尝了一个,微微扭曲的表情立马震惊,“外酥里糯,咸香可口,竟然如此美味。”

王文尝了之后,也是赞口不绝,“这个时候要是再配点小酒,就好了。”

其它的大臣见此,也纷纷闭着眼睛品尝。

本来是为了应付一下的,没想到真的好吃。

这个时候大家都非常认同王文的话,真想有碗酒,边吃边喝。

蝗虫美酒,绝配啊。

现在,只能配茶。

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蝗虫似乎也没有那么可怕了。

而且太子殿下在河南那边还搞出了去毒的蝗虫。

百姓也跟着一起吃蝗虫宴。

从古至今几千年的蝗灾大患,终于有了解决的方法。

李嫦曦这边,吴太后和杭惠妃还有钱王妃以及陆母一开始也是不敢吃的,这会尝试之后,也不停的点头。

小孩子就更不说了,根本不怕这些,吃的叫一个香。

吴庶人和建庶人两家从前被扣克粮食的时候,连老鼠都抓来吃,更不说蝗虫了。

这会一吃,觉得蝗虫是天下最美味的食物了。

但也不是个个都爱吃的,有些大臣家眷勇敢的尝试觉得好吃,有的大臣家眷不敢尝试。

李嫦曦摆手,让她们不用勉强的。

不喜欢吃可以不吃,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这里摆了许多食物,也并不单只有蝗虫可以吃。

少量的吃油炸和烧烤不会上火,但吃多了还是会上火。

至于常德公主,早就和驸马回南京了。

这之后,油炸蝗虫、烧烤蝗虫美食风靡整个京城。

河南,朱见澹这边也是举办了大型的蝗虫宴。

油炸蝗虫,灾民们免费品尝。

只是河南旱灾,依旧严重缺水。

这个时候河南与河北交界处的官员们也组织灾民开通渠道,成功的将水引入河南。

“有水了,有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