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明景泰妃:她李嫦曦配享太庙!(304)

作者: 幸运小甜酒 阅读记录

灾民们激动的欢呼着,他们干裂的嘴皮都根本不顾水脏不脏,直接俯下身子就喝。

朱见澹看着这一幕,心中触动很大。

灾后,又要预防瘟疫。

朱见澹在河南河北两地待到年底,才启程前往福建。

这会大明宝船火炮到了福建,在海边演习。

那轰隆的炮火,震慑诸夷。

不说海盗,就是各国都安静了。

但朱见澹既然都到了福建,怎么可能就此打道回京。

如果单是福建,吕宋和倭国、安南可能还没那么忌惮,毕竟他们几国联手,怎么也能从大明咬下一块肉。

而大明顾忌着北边,也不敢和他们硬碰硬。

但没有想到大明沿海一带的港口,所有宝船火炮水师亮相,气势惊人。

如今大明除了四千多艘宝船之外,还有楼船、沙船、战船、巡船等等。

只不过说出去的话,想收回也没那么容易。

吕宋赶紧给倭国和安南及其它国家写信,甚至大家联合起来抵抗大明的威胁。

只是大明沿海一带的水师在年底的时候扬威演习一番,又归于平静。

一直观望的海外各国又觉得大明在虚张声势了。

可这个时候,海外各国谁也不敢动。

甚至安南也没什么动静了。

朱见澹也没急着打谁,让水师们每日练兵,巡航。

渔民们出海打鱼,朱见澹在海边制盐,建盐厂。

渔民们打回来的鱼,制作成咸鱼。

朱见澹让人打包送回京城。

风干的咸鱼,海鲜等被送回京城,一共整整十辆马车之多。

李嫦曦和朱祁钰都震惊了。

咸鱼也只能配白粥。

让太医检查无误后,他们留一部分,然后就赏赐下去。

吴庶人建庶人两家送一些,逸王府送一些。

还有吴家、李家、钱家这些皇亲国戚。

各大臣送一些,然后就是三军各卫。

就是这样,李嫦曦和朱祁钰都吃了好几天的咸鱼白粥。

景泰五年春,吴庶人和建庶人申请住到农庄去,他们想种地。

朱祁钰同意了。

但朝臣们得知此事后,就一直反对。

觉得皇帝对吴庶人和建庶人太放心了,不是件好事。

就算这两家现在安分,可万一有心人挑拨利用,会造成朝堂动荡。

但朱祁钰觉得与其把人关在十王府,还不如让他们去种地,至少能自力更生。

他现在还没有恢复他们的身份,这也不急。

朱祁钰考虑着,等朱见澹上位,再施恩吴庶人和建庶人两家。

他也和这两家说过了,只要他们安分,迟早能恢复宗室身份。

吴庶人和建庶人两家欢欢喜喜的去了田庄。

后宫中,李嫦曦让嫔妃们设计衣服,做衣服,学纺纱织布,给她们算工钱。

杭惠妃最积极了。

孙嫔她们无聊,又想巴结李嫦曦,也想挣钱,自然同意了。

虽然李嫦曦也不会克扣她们月例,可谁会嫌钱多呢。

她们也想攒些体己,就是帮帮娘家也好。

至于吴太后,李嫦曦虽然没有让她参与,但每年都孝敬吴太后一万两银子。

从前捐款,吴太后把所有的体己都拿出来了。

李嫦曦做为儿媳,挣了钱了,自然也不会忘了孝敬吴太后。

而且吴太后为人和善,一心都是儿子孙子,对儿媳也不错。

逢年过节,还有生辰礼,吴太后也送不少礼物。

她手里有钱了,对儿子儿媳和孙辈也很大方。

李嫦曦做什么,她都支持,也从不给李嫦曦添乱,更不争权。

这样的婆母,李嫦曦是很珍惜的。

这会,因为朱祁钰送回来的咸鱼、虾、蟹、鲍鱼等。

李嫦曦想搞出铁皮罐头。

她看到了新的商机,想做罐头。

鱼罐头,肉罐头,水果罐头。

搞防腐剂,保质期这些。

要用到铁,李嫦曦直接找朱祁钰。

她把想法一说,朱祁钰自是无有不应。

李嫦曦想了想,决定从宫里选一个忠实可靠又适合的太监负责铁皮罐头之事。

她仔细思考着坤宁宫中每一个太监的性格和能力,最终锁定了南飞这个太监。

正是那一批舒朗送来的十四个太监之一。

惊蛰给了朱见澹,芒种给了朱见清,丰年给了朱见潢,还有十一个是李嫦曦的。

坤宁宫的主事太监是立春,年纪大,也比较沉稳。

南飞如今是坤宁宫倒数第四个太监,二十出头的年纪,但入宫已经十多年了,为人聪明机智,善于处理各种事务。

一番思虑后,李嫦曦决定见南飞。

南飞听到皇后娘娘召唤,有些惊喜有些不安。

他恭敬地向李嫦曦行礼,奴婢南飞参见皇后娘娘,皇后娘娘千岁金安。

“起来说话。”

“谢皇后娘娘。”

李嫦曦微笑点头,示意南飞起身,“南飞,本宫可能信你?”

南飞微微一怔,随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皇后娘娘,请吩咐!南飞必定竭尽全力,不负娘娘信任。

李嫦曦当下把铁皮罐头的事情说出来,让南飞去办。

南飞心情有些激动。

身为坤宁宫太监之一,在他之上的太监有好几个,他想要越过前六七个在坤宁宫出头,得到皇后娘娘的看重并不容易。

现在机会来了。

第263章 定价

铁容易生锈,铁皮罐头,是有涂层才不易生锈。

而且后世的铁皮罐头有九层涂层。

要搞成铁皮罐头,也并不容易。

李嫦曦脑里的想法不少,但想要实现做出来,还是需要一番的研究实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