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163)
“这么快?强叔,两个地方远不远?上去的路好走吗?”林泽迫不及待问道。
人多力量是真大,建房子、种菜、上山砍木头都是同时进行的。
林郁强道,“我们听你的,不找太远的,就留心附近,恰巧山上有一处能瞧见下面村庄,若是晨间,应该还有一层白雾。另一处则是一方山间凸出的平地,站在那,往远处就是很多的山,想来你们挺喜欢的。”
林泽低头想象一下,这两个真可以。
“强叔,等诗会后我随你们走一趟,麻烦大伙继续留心。强叔,山上有什么桃树、还有好看的花,烦请大伙都弄些回来,咱们种在村里。”林泽道。
到时候桃花坪可以名副其实,他记得好几首关于花的诗。
林郁强见这事帮上忙,不由心里美美的。
头偏过去,就想憨厚客套一二,眼尖却看见有一行人沿着小清河的路往他们这边来。
“族长,那边好像是石桥子村的人来了。”挑着水桶的汉子疾步赶回来,肩上的桶都没来得及放下,就连忙对老爷子报告道。
老爷子眼神一变,站起身,往小清河的路上看去。
林泽也跟着起身,隐约觉得跟白天从孙大郎那听到的徭役有关。
老爷子一摆手,又坐下来,淡淡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村子里的人都不待见石桥子来的,任谁被坑了钱,还被侵占自家田地,都不能给好脸色。
没有一棒子打回去,已经是为了林泽父子俩叮嘱的话忍住。
林泽没猜错。
许里正大儿子和四儿子一块带着五六个石桥子村的汉子上门,其中徐大强和许三郎更是来赚过钱的。
他们见来到桃花坪,没人理会,甚至在路过河边时,打水和洗碗的林家人全当他们不存在似的。
直到许衙役沉沉吐出一口气,主动开口,“各位,你们族长在不在?”
低头干活的老老少少先是手里的动作顿了顿,沉默许久,才由林郁文回道,“在。”
石桥子村的人见林家村人这个冷漠的态度,心里就很不乐意。
你一群外来户,横什么横?连自己的田地都不敢吱声,装什么装?
许衙役是个沉得住气的,今天来可不是为了掐架的。
三位叔公一早就跟老爷子坐一块,林郁盛林泽等几个核心年轻人都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
妇人、娃们已经转移战场,去新建好的茅草屋收拾,今晚村里的老人和娃儿就能住进去。
“林族长、各位,这么早吃饭啦?”许衙役脸上露出微笑在石块上坐下,朝林家村这边寒暄道。
石桥子村的人自己找地方坐下,陪着许里正两个儿子。
林老爷子老脸也挤出一道客套的笑,“许衙役,你们这个时辰上门,都吃过饭了吗?我们这今儿吃得早,下回你们上家来,提前说一声,好准备几双碗筷,大家一块吃点。”
“老爷子盛情,我们下回一定提前招呼一声。今儿实在是有些重要地事,得跟您商量。”许衙役见老爷子面子功夫仍做得
很足,知晓对方暂时不想撕破脸皮,这对他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结果。
三叔公笑呵呵接过话道,“里正大哥的身子咋样?可还好?人这岁数上来,难免有些不爽快的时候,日常饮食作息多注意。”
“谢您关照。”许衙役转头看了眼三叔公,这话里话外就有些针对地意味了。
看来这两个是一唱一和给他下绊子。
许里正大儿子急性子,当即就瞪了眼三叔公,这话是咒他爹得病。
“你们等等,家里灶台上烧的水快开了,没什么招待,这热水总是有的,你们别嫌弃。”老爷子笑眯眯道。
既然对方有事,他肯定不急,只要许衙役不说,他就能一直扯东扯西。
许衙役知道天色已经不早,他和大哥从县衙赶回来,又回家喊人,没办法,都需要时间。
“林族长,县衙里要安排徭役,这回咱们这边是修缮两座驿站,各村都要出人手,这不,紧赶慢赶回来通知各位。”许衙役从怀里拿出一纸文书,他知道林家村有读书人,这事糊弄不了,因此文书等手续一应俱全。
林泽就代为接过文书,林家村这边识字的全都细细看了好几遍。
确实是县衙下发的,他们小清河这边其中五个村出一百人,修缮石潭镇的两座驿站。
这个修缮驿站并不只是修修房子,那根本用不了这么多人,而是连驿站之间的官道也要一起修。
林泽马上在心里算,五个村一百人,如果按村子去,每个村二十。
但这就涉及,有些村子规模比较小,可能就十来户,那抽二十个成年男丁是很困难的。
而像石桥子村这种人数较多的,抽二十个,可能每三户出一个男丁就可以完成指标了。
而这些关窍就是里正能操作的空间,县衙是不指定怎么抽人的。
因为他们对实际情况并不清楚,最了解各村情况的,肯定是本地的里正。
老爷子自己就是管这个的,心里门清,都不用林泽和林郁盛提醒什么,将手里的文书还回去,问道,“不知要我们林家村怎么配合?”
“呵呵~林族长果然是识大体的,咱们五个村,按照往年的旧例,轮流出人。这不是林家村没去过,这回先由你们这出五十人,剩下的另外一个村出。”许衙役非常自然地说出他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