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274)
林泽等人一鼓作气,加快脚步到达师兄们所在的路边一片松树林里。
此时地面铺满一层松针,柔软的、泛着油性光泽的松针。
大家纷纷找个地方盘腿坐下,林泽眼疾手快,找了个有大松树的地方,坐下来时能把后背倚靠其上。
刘一阳、雷宗荣两人就没有林泽这力气了,两人几乎是互相搀扶着,踉跄得
差点被木藤绊倒。
林泽朝他们招手,示意两人过来一块坐。
待他们坐下,林泽才起身四处张望,“山长和夫子他们呢?不是在咱们后头吗?”
“啊?我们都没注意。”刘一阳两人面面相觑,靠着树干,大口大口喘气道。
林泽看见三位师兄,便同两人说一声,自己去问问。
刘一阳两人只管点头,他们真没有力气了。
“怎的瞧着林兄并不算累呢?”雷宗荣苦笑道。
刘一阳艰难拿出布包里的水囊,没有回答,先喝一口水,缓缓干涩的喉咙,“林兄身子比咱们结实多了…”
两人不由想起在书院时跟林泽说的话,对视间,默契摇头一笑。
“师兄~”林泽走到温庭山三人跟前,拱手行礼。
温庭山三人起身回礼,“师弟有何事?”
“我没事,就是想问山长和两位夫子呢?他们年岁大些,咱们要不要回头迎一迎?”林泽觉得老人家不容易,一把年纪地跟着爬山。小伙们都累得直不起腰,留着他们三在后面,一直没关,是不是太心大了?
温庭山三人听完忍不住笑了,“师弟安心,山长和夫子们是坐竹舆上山,自然不能走这样的山道。早已请了山下的农家壮汉抬竹舆。”
林泽一脸尴尬,这是他多虑了……
“师弟挂心师长,是好意,我等自当转达。歇息之时不长,你先回去喝点水,吃两口饼子,后头还有一半的路程。”温庭山温声道。
林泽拱手告辞。
回到队伍里,两人问起此事,林泽如实相告,然后大家都沉默,不约而同换话题聊。
一刻钟时间很快就过,在师兄们的号召下,大家收拾好东西,重新出发。
“到了到了!”
“哇,你们瞧,明安寺像是挂在半山似的。”
一个小时后,林泽等人终于来到目的地。
只见寺庙依山而建,从正门进去,是一座庄严的佛门殿宇,立于奇山危石之中。
林泽甚至都想象不了,这样规模的寺庙是怎样建成的,需要那么多的材料,是一个多大的工程量啊。
“诸位师弟请到一旁凉亭静坐,待三位师长到来。”温庭山再次说道。
不多时,有五位年轻的僧人各自挑着两个箩筐过来,其中带头那位,放下担子后,双手合十,朝众人说道,“诸位施主,请品一碗我寺清茶。”
林泽等人在三位师兄的带领下,朝对方同样回礼,“有劳大师。”
“不必客气,小僧法名观真。受主持之命,招待诸位。若有何需观真相助,尽可开口。”观真僧人不卑不亢,语气平缓地回道。
林泽眼里都是新奇,原来古代纯正的僧人是这样的吗?真就是修仙啊,他们的心态感觉好松弛。
观真五人从箩筐里拿出一叠叠粗陶碗,另一边框里是一大壶热茶。
也不让林泽他们这些来客动手,僧人们挨个送上一碗茶。
林泽他们走一路,水囊里准备的热水早就凉了。现在到了山上,吹着冷风。原本就有些出汗,这一碗茶确实贴心,暖身解渴。
大家一碗茶喝完,因为有僧人在,谁也不好弄点窃窃私语的小动作,一直都是各自观察,静等山长和夫子。
约莫半个小时候,坐竹舆上山的夫子们终于出现在大家视线里。
许是抬竹舆的汉子被留在寺外,山长和两位夫子是走路进门的。
“见过吴居士、李施主、石施主。”观真也瞧见来人,先是小声跟身边一位小沙弥说了句话,然后便向前迎接而去。
林泽他们一行学子也起身相迎,纷纷行礼。
吴序给观真回礼是用佛家的合十礼,李夫子、石夫子则是行儒生拱手礼。
吴序同观真寒暄几句后,便领众人前往大殿讲经处。
殿门前,身披袈裟的住持慧觉大师同几位地位不低的僧人一同迎接,“许久不见,居士可安好?”
林泽端详这位主持大师,年纪比山长还大些,瞧他的言行,好像跟山长交情匪浅。
“有老住持大师挂心,老夫一切都好,慧明大师…可准备好了?”吴序往大殿看去,眼底有些感伤之意。
林泽看出山长情绪不是很高,心里有些不解,这也算是远道而来见老朋友,怎么感觉大家都不太高兴的样子。
好像有什么事让山长和住持心情沉重。
反观两位夫子神情都是期待之意,跟他们这群学子一样,极为欢喜,都等着听大师讲经。
“请移步大殿。”慧觉住持没多说,只做出请的手势。
林泽跟随大家一同进大殿,明安寺规模不算大,殿宇自然也不会很宽敞。
正前方是一座巨大的木雕佛像,于莲座中,悲悯地垂眸目视众生,嘴角凝结着一丝令人莫测高深的微笑。
祂的头部圆满而秀丽,既有男性的庄严,又略带女性的慈和。
林泽他们早已经被事先提醒过,大家都没有直视佛像,随僧人们一同跪拜行礼,方才从侧面入讲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