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版难民生存指南(321)
破题就是点明题意,这跟现代高考语文作文还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但八股文花样多,破题还分三种类型,破意、破句和破字。其中破意为上,破句次之,破字为下。
刚才林泽打稿就是要想清楚怎么破意,如果你要直接说题意来破题,等于重复,会被判为‘骂题’。
这道题的题目很长,林泽需要用两句话来破题,要做到既能概括题意,又能解释题意。
万一出的题目短,那就通过这两句话增加内容,把题目说透。
典型的甲方要求,五彩斑斓的黑,简单中带着复杂…
‘百姓足,孰与不足’
破意之法的开头,林泽斟酌仔细后确定的思路是,底下的百姓富足,上面的天子自然而然就富足了。
破题只能用两句话,现代书本都有标点符号。
比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实际上在这里时算两句,“学而时习之”和“不亦说乎”。
除了句数有要求,最好还是对仗工整的对偶句。破题这部分虽然只有两句,但对文章的成败却至关重要。
就像语文老师说的,开头那是决定改卷老师印象的地方。
破题部分写完,林泽顺着思路,很快就将后面的承题、起讲、如题、分股和收结依次完成。
整篇文章林泽要代圣
人言,实际上就是每个论点论据都是来自圣贤书中的观点。
并且文中不能直呼圣贤姓名,提到孔孟、文王、武王这些人,都要用“圣”“圣人”。而孔子门下弟子如颜渊、曾子等,则是称为“贤”“贤者”。
凌晨一点到凌晨三点半,林泽写完这篇文章,已经累得头昏眼花。
蜡烛用到第三根,还剩一半。
对面还有两个考生在奋斗,林泽不管别人,仍然按照自己节奏来。
收拾好东西,林泽续上一支艾香。气温回暖,蚊子不知道从什么犄角旮旯里孵化出来,到处骚扰人。
林泽侧着身体,用薄衫把脸全盖住。
第二天醒来,林泽刚坐直身,就听见隔壁号舍传来猛烈的呕吐声。
鼻尖还传来一阵风,携带着后面茅房浓郁的臭味。
林泽一时没反应过来,吸了一口,顿时觉得人瞬间脏了,一点胃口没有。
火速转身去翻找出口罩,带上后,总算勉强止住那股恶心感。
谁知道还没等他闭目进空间缓缓,对面号舍那位大兄弟直接当他面吐出来。
而且是那种止不住的,林泽感觉自己肠胃要起痉挛。
站岗的官兵在对方的号舍前查看情况,只见他虚虚地摆手,青着一张脸歪靠在墙壁。
林泽敏锐地发现对方丢在一旁的食物,顿时有点猜到原因了,赶紧把他自己带的干粮拿出来。
果然,那小包不耐放的点心,已经有臭味。
食物变质!
林泽往深里想了一下,不由头皮发麻。
要不是他有空间,就算弓着身体睡觉能抗过去。这些细菌超标的水和发霉的吃食,一不留神就能把他干趴下。
注意力被对方转移这一下,林泽很快就冷静下来,强大的理科思维不是那么容易被破坏的。
林泽调转方向,把里面的横板挪高,自己面向墙壁作答。
早饭吃不下,林泽当即决定先写道题,看看能不能过渡一下。
耳朵堵上棉花,口罩捂鼻。
风油精那股浓郁的味道涌进口腔、鼻翼,将其他味道强势挤出去。
两耳不闻窗外事,写完一道,林泽直接收好试卷。趴在横板上,意识进入空间。
他还是吃不下东西,勉强自己啃了两个小面包。
最后没办法,开了瓶功能饮料喝两口,天热,喝两口还不至于频繁上厕所。
靠着这玩意,午饭一口没吃,林泽一连写到下午,身体关节都僵硬麻木才肯放下笔。
还有一题,林泽将答卷放入考篮。
臭味越来越浓郁,而且高强度的思考答题,加之没有足够的食物摄入,他的精神力也被拉得越来越紧。
转身时,余光不经意间扫过对面号舍,对门的兄弟不知什么时候已经不见。
林泽愣了一会,隐约想起是肠胃炎昏死过去,被官兵抬走。
这时候,他已经没心思管别人的事,精力快要消耗殆尽。
整整一天,他一边抵抗身体本能,一边强行透支精神。
很饿,但不敢在空间吃东西,怕出来后受不了直接吐掉。
这样的后果比忍受饥饿,造成的损伤更严重。
另一边是不停喝功能饮料,强行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精神力像一把弓,现在被他不顾后果地拉到超过的承受范围。
林泽已经没办法想,弓弦断裂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他必须把最后一道题写完!
晚餐又只吃了一个小蛋糕,林泽难受得眼睛不自觉要流眼泪。
甚至因为焦虑,不敢待在空间里,他不知道身体什么时候就撑不住。
能量摄入不足,两手有些发抖。林泽尝试吃薄荷糖,缓解这种低血糖的症状。
像巧克力这种更高热量的东西他不敢吃。
很幸运,冰冰凉凉的薄荷糖,没有出现呕吐反应。林泽几乎时掐着大腿把最后一题写完。
撑着最后一口气,把卷纸收好。
林泽感觉眼前一阵发黑,晕眩感来势汹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