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150)+番外
说着,就把绣着绿竹的帕子还给李海棠。
李海棠笑道:“你喜欢就好,那这条我等会儿拿去在绣庄老板娘看下。”
“你绣得这般好,定然能入那绣庄老板娘的眼。”李青禾鼓励她。
李海棠点点头:“嗯,希望如此。”
“行,你跟我去一趟城南吧,晚点我们在去绣庄看看”,李青禾邀请道。
“好啊。”
说着两人就去城南。
“纤云楼,不错,我有些好奇,这个名字取自哪里?”周勤问。
李青禾笑道:“取自一首词,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偶然想到的。”
周勤读的书也不多,没听过这首词,但也不妨碍他夸赞,道:“好一个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如此,我这就去定制牌匾。”
“好嘞,那我们回去了。”
告辞周勤,两人去了风荷绣庄。
老板娘这会儿正在招呼客人,两人便在一旁静等。
等客人走后,李海棠才把绣着绿竹的帕子给递给老板娘,道:“这是我绣的帕子,老板娘您过目一下。”
老板娘笑着接过帕子,看起来,这针法看着有点凌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却能绣出竹子的神韵以及不屈不折的气节,心里疑惑,教这丫头刺绣的人,都没有跟她细说各种针法的区别吗?
李海棠见老板娘久不做声,不由得紧张地攥着衣摆。
“老板娘,你要不要看下这条帕子,也是她绣的”,李青禾把李海棠送给她的那条递出去。
老板娘接过来,这菊花活灵活现,仿佛能闻到花香一般,不过跟这翠竹一样,毫无针法可言,便问:“教你刺绣的人都没跟你讲解过针法吗?”
李海棠被问住了,犹豫道:“我姑姑出嫁前教过我一阵子最基础的,只是那会儿我才七八岁,后来都是我自已摸索的。”
原来如此,老板娘心下了然,难怪这丫头的针法杂乱无章,仅靠自已摸索,能把竹子跟菊花绣得这么有灵气,天赋过人呐。
她不想埋没这好苗子,便问:“从你的绣品看出,你在刺绣这方面很有天赋,不如留在我绣庄当学徒?”
李海棠闻言,有些激动:“真,真的可以吗?”
老板娘笑道:“自然可以,只是先说好,学徒是一分工钱都没有的。”
“没有工钱我也愿意”,李海棠赶紧表态,直觉告诉她,若是错过这个机会,她将会碌碌一生。
“行,那你明日就来吧,对了,你叫什么名字,我叫杜风荷,你叫我杜娘子便可。”l
“我叫李海棠。”
告别杜娘子,两人走出绣庄,李青禾夸道:“是吧,我就说你的绣品定能过老板娘那关的,如今不仅过关,还邀请你去做学徒呢。”
李海棠心情尚未平复,声音还有些激动,道:“我也没想到,真是谢谢你,要不是你把我救出来,带来这里,我怕是就要嫁做他人妇,只能在田间劳作一生,哪能有这么个机会。”
“嘿嘿,好说。”
杜风荷见两个小姑娘走后,就拿出纸笔,给远在京城的妹妹写一封信。
次日开始,李海棠就天天就绣庄学刺绣,白天一边帮绣娘们打下手,一边学习刺绣的技巧,晚上等绣娘下工,杜娘子才有空跟她讲解针法之道,所以每日二更过后,才能回去。
对此,杜娘子担心她一个姑娘家走夜路危险,便提议她搬到绣庄来住,绣庄有很多房间供绣娘们住。
李海棠也担心自已每日这么晚回去,影响李青禾她们休息,便就搬过去了。
对于李海棠的决定,李青禾一家也很支持,不是嫌弃家里多一个人住,而是也怕她每日回来这么晚,这么个小姑娘,每天走夜路,难免会遇到心怀不轨之人,还不如就住在绣庄,偶尔回来吃顿饭。
第137章 搬新家
陈氏这边也看好日子了,就在八月二十五这日。
八月二十五,宜搬迁,嫁娶,祭祀,出行。
在蒹葭巷这个院子住了一年多,东西自然不少,陈氏便去码头请几个短工,帮忙搬家。
从清晨搬到午时,才把东西尽数搬到梧桐巷的宅子。
“我要荡秋千”,不出李青禾所料,菱儿很喜欢这个秋千,一进门,就跑过去,踮着小短腿,吃力地想要爬上去,最后还是没爬上去,开始撒娇求人,“大哥,抱我上去。”
小文把她抱上去,让她坐好,就准备去忙。
“大哥,给我推推。”继续撒娇道。
东西是都搬进来了,但还需要收拾,小文只给她推了一下,道:“你自已先玩着,等我们忙完,再陪你玩。”
“哦,那我也,来帮忙”,菱儿说着,就想下去,奈何腿太短,下不去。
小文无奈,便又把她抱下去。
一家人忙碌到申时,午饭都没吃,才把东西都安放在它们该在的地方。
等东西都收拾好后,陈氏点上香,又在门口烧了一串爆竹。
望着新宅子,陈氏哪哪都满意,最满意的还是后院,那片地够种不少蔬菜瓜果呢。
菱儿更开心,坐在秋千上咯咯咯地笑着,两个哥哥给她推。
李青禾跟方桃在厨房忙着做晚饭,今天是住进新家的第一天,自然要庆祝一番,所以道道都是硬菜。
大约酉时,林义叔侄带着冯倩儿,手里提着一壶酒,还有一盒糕点上门。
李海棠下了工,跟杜娘子告一声假,也回来了。
贺氏母子两人,还有张嫂子一家三口,都一起带着礼物上门。
陈氏笑呵呵地接待着,“哎呀,来就来嘛,带什么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