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158)+番外

作者: 连三月 阅读记录

李青禾拿出五两银子给柳清清,道:“这是你第一名的赏金,除了这五两,到时候卖出话本你也有分成。”

柳清清紧紧拽住这五两银子,声音有些哽咽:“谢谢。”

李青禾看似不经意地拍拍她的手,然后拿出三份早就准备好的字契,让她签字,上面她跟田诗诗的名字已经签好。

柳清清执笔,写下清丽娟秀的三个字——柳清清。

李青禾挑眉,没想到她用的是自已的名字,其中一份交给她,让她留下住址,以后话本卖出去后,好联系上。

柳清写下一个地址,就不多留了。

等柳清清走后,田诗诗道:“我认识她。”

李青禾跟元茜赶紧问:“她是谁?”

田诗诗:“去岁春闱,清石县有两人中进土,其中一人就是她丈夫,当时我娘还带我去她家送礼,只是后来听说她因无德被休。”

元茜惊讶:“啊?那这个《柳厢词》前面被休妻还真是她的亲身经历,我刚才真不应该问的。”

田诗诗也知道她跳脱的性子,也不多说什么。

只道:“见字如见人,我感觉她不是无德被休,这其中定有隐情。”

李青禾叹了一口气,道:“可是进土老爷说她无德,谁又敢反驳?”

背弃信义的男人,不管什么时候都不会少。

元茜恨恨道:“狗男人,金榜题名就抛弃糟糠妻。”

李青禾道:“好了,这事不是我们能管的,等等看这写《复仇记》的人今日会不会来吧。”

大约等到酉时,田诗诗跟元茜以为今日那人不会来正想回家的时候,温酒来了。

“青禾,我写的得第二名诶”,温酒激动道。

李青禾夸道:“这《复仇记》是你写的啊?你真行呀。”

难怪署名酒中仙,这名字还有一点点骚。

温酒得意道:“那是,不过这故事我是从《番茄之恋》中得到的启发,多亏你。”

李青禾向田诗诗和元茜介绍道:“《番茄之恋》也是他写的。”

田诗诗跟元茜有些惊奇,这人看着完全不像是个读书人,竟还能写出这样的话本。

温酒“嘿嘿”一声,这《番茄之恋》也不是他自已想出来,只是看李青禾这样子,好像不打算告诉她这两个朋友是她的主意,他便也不多说,只是他十分好奇第一名的《柳厢词》是什么样的故事,便央求道:“可以让我看看《柳厢词》吗,我很好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第144章 鸳鸯锅

李青禾道:“等过些天我们印成册子,我送你一本,或者是你有空可以来纤云楼隔壁那个茶座听,我给你特权。”

对此温酒也没有失望,想着还要去给公子买笔墨,便先向三人告辞。

温酒走后,印册子跟卖话本的事就交给田诗诗,若是话本卖得好,再继续征稿。

之前就跟田诗诗商量过,田诗诗也得她爹的首肯,卖出一本话本,除了分给写作者的一文钱,剩下的田家书斋占八成半,毕竟纸张都要花费三成,还有各种人工费,其中有一成是田诗诗单独所有的,而剩下的一成半是她的。

……

十月之后,天气渐凉,来纤云楼吃火锅的人越来越多,禾食记的生意也如火如荼进行着。

李青禾大多数是穿梭在禾食记跟纤云楼之间,今天她终于接到冬至的回信。

按理来说送信到宁州,最多不过三天,这次却一个半月才收到回信,她隐去心中的疑惑,打开信封,把信拿出来看。

信上说最近宁州府分店的生意都极好,中秋卖月饼挣了两百多两。然后还说宁州府太大,禾食记影响到的范围较小,他提议再开两个分店。

信很短,李青禾两眼就看完,冬至这个再开分店的想法很好,于是提笔回信,先是问为何这次回信这么慢,再让他好好办好这件事,若是分店开起来,定会给他提工钱,信尾还让他帮打听一下,几年前所有杜姓官员都有谁,以及他们如今的消息。

信写好,拿起来吹干墨迹,就塞进信封里。

纤云楼每日宾客如云,手里的银子也够宁州府开分店,只是目前她还没摸清宁州府的水深,决定先等上一等。

寄完信,李青禾就去纤云楼,茶座从今日开始讲征文来的故事,第一天讲的是《柳厢词》,她特意进去看看客人们的反应。

此时正讲到柳氏被休的片段,有的客人义愤填膺,纷纷指责这梁生见利忘义,枉为人夫。

还有人觉得这梁生人往高处走,反倒是柳氏头发长见识短。

两方就此争论起来。

一人正争得面红耳赤呢,就被伙计告知,酒楼那边有位置,他可以去吃饭了。

那人正争得起劲呢,自然不愿离去,便问旁人有没有愿意跟他换牌子的。

见没人回应,只能不舍地去吃饭,走前还道:“明日我再来听一次。”

对此,李青禾也很满意,有争议,就代表喜欢这话本的人多,而且这貌似还能还给酒楼吸点客流。

李青禾也不在茶座多待,进到酒楼里面,一眼望去,吃火锅的占了大半,还大多数是点的麻辣锅。

见周勤这会儿空闲着,就过去问:“周掌柜,最近客人有对我们提什么意见吗?”

周勤笑道:“客人们对我们酒楼的菜式或者是火锅都非常满意,意见没有,倒是之前听到一个客人说每次选汤底的时候就很难抉择,想要骨汤烫青菜,又想要麻辣汤烫肉,这哪有两全其美之法,除非点两个锅子。”

李青禾一边用手指敲柜台,一边思考,现在用的锅是参考北京老火锅的那种铜锅,没有办法做成鸳鸯锅,若是改成其他的锅,烧的碳要多些,定制锅也需要成本,这样一来,汤底就要提价,也不知道到时候食客们买不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