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159)+番外

作者: 连三月 阅读记录

算了,自已在这思考再多都没用,还是问问客人意见,便道:“周掌柜,你帮我找些客人问下,若是可以做到一锅里有两种汤,但是汤底要提价三成左右,赞同的有多少。”

周勤:“如何做到一锅里两种汤?”

李青禾:“这就需要去铁匠铺定制一批区别于现在用的锅。”

周勤:“好,那我找客人问下。”

周勤办事效率很高,第二天就告知李青禾,说他问了一百多个客人,其中有六成以上的人愿意多用三成的钱,点有两种汤底的锅子。

既然愿意多花钱的客人多,那肯定要满足他们,于是当天她就画了一套鸳鸯锅连带炉子的图纸,拿去铁匠铺,“掌柜,这样的锅能做吗,能做的话给我做五十套。”

铁匠铺的掌柜看了一眼图纸,道:“做是能做,只是比较费功夫,一套收你三两银子。”

五十个就是一百五十两,如今生意这么火爆,很快就能把这钱赚回来,便道:“可以,麻烦尽快帮我做出来,越快越好。”

掌柜道:“这个活比较精细,一个铁匠一天最快只能做一套,所以最快也要十天。”

李青禾:“行,十天就十天。”

十天之后天气也冷不到哪儿去,还没到火锅最受欢迎的时候。

忙碌的时间过得很快,铁匠铺终于在第十一天送来这五十套锅和炉子。

周勤看着这锅,圆锅的中间被一块厚铁皮隔开,还真可以做到一个锅子两种汤底,心想自已当初怎么没想到,问:“这种锅可有名字?”

李青禾道:“就叫鸳鸯锅吧,我们拿下去看看这效果如何,这辣汤会不会渗到骨汤那边。”

周勤:“鸳鸯锅?到时候这一红一白的汤,倒是契合这个名字。”

两人带着一个锅来到厨房,洗干净之后,分别倒入麻辣汤和骨汤,这两种汤泾渭分明,辣汤一点也渗不到骨汤那边。

李青禾很满意,便回到大堂,给送过来的掌柜结剩下的帐。

就在这时,有三个客人又来纤云楼吃火锅,周勤认得其中一个就是最先提出说想要两种汤底的人,便亲自向他们推荐了鸳鸯锅。

三位客人一听,同时点两种汤,价格却只比平时点一种汤贵三成,立即来兴趣,大手一挥,就点了麻辣烫和猪骨汤,又点了一些爱吃的菜。

之后又叫伙计告知来吃火锅的客人,店里有鸳鸯汤底。

“何为鸳鸯汤底?”

伙计解释道:“就是一个锅里,既有麻辣烫,也有骨汤。”

感兴趣的客人就毫不犹豫的点了鸳鸯锅,等见到这鸳鸯锅的时候,都啧啧称奇,甚至奔走相告。

没两天纤云楼的鸳鸯汤底在继麻辣汤底之后,再次传遍青石县的各大酒楼。

春风楼的薛掌柜背着手来回踱步,心想李青禾这丫头片子怎么如此多点子,就这麻辣汤,就已经让自已酒楼鞭长莫及。

他也让大厨研究过麻辣汤底,但是如何做,味道都差一些,最重要的是,就算把麻辣汤底研究出来,酒楼的干辣椒也已经不多,如今又买不到辣椒。

第145章 掌柜们来访

不仅是薛掌柜,其他酒楼的掌柜也一样犯愁,当初得知纤云楼是李青禾开的时候,就隐隐地觉得不妙,一开业,果真抢走不少客人。

后来心想纤云楼的规模在清石县中,只算中上,容纳不了多少客人,到时候纤云楼一坐满人,晚来的那些客人还不是会来自已酒楼,哪知她又弄出一个茶座,竟让客人边听书边等着,客人也愿意吃这一套。

在各位掌柜一愁眉莫展之时,又从纤云楼那边传来一个重大消息,说是今日纤云楼新出了个汤底,叫番茄汤底。

一听到这个消息的掌柜们,由衷升起一股无力感。

番茄啊,这可是今年夏天风靡清石县的果子。

麻辣汤底出来时,自家酒楼就竞争不过了,如今这番茄汤底一出,谁还能比得过纤云楼。

这个季节,怎么还有番茄?还是说番茄可以一年四季都在生长。

于是几个掌柜都决定去探个究竟。

李青禾见如今天气渐冷,打开过番茄酱的坛子,番茄酱也不容易变质,于是跟陈氏从宅子里把只装了一半番茄酱的坛子搬到纤云楼来。

这番茄酱比新鲜番茄还浓缩了几倍,只需在骨汤里加入几汤勺的番茄酱,再次烧开,就可以得到一锅番茄汤底。

李青禾尝了下味道,番茄味道不是很浓,但是用来烫火锅刚好。

这番茄酱数量不多,只有三百多斤,她打算只在纤云楼卖,价格能高些。

客人对新出的番茄汤底十分追捧,仅次于麻辣汤底。

几个酒楼掌柜站在纤云楼,看着里面宾客满堂,几人面面相觑。

薛掌柜:“你们怎么也来了?”

莫掌柜:“明知故问。”

田掌柜:“来都来了,不如我们一起去试试。”

莫掌柜:“甚好。”

几人同去,比自已一人去好,没那么丢份。

于是周勤见到几位同行齐齐进来时,挑挑眉有些得意,看他们这样,就知道是为什么而来,一时庆幸自已的东家是李青禾,不然他可能也在这几人之列。

装作熟络的模样,上前迎接,“哎呀,不知道什么风把这几位吹到这里来啊?”

薛掌柜:“周老弟,这话说得,你们纤云楼不是酒楼吗,那我们大家来吃个饭,不也正常?”

周勤点头道:“薛老哥教训得是,那你们几位是一起的吧,可惜这会儿没位置,不如几位先到旁边听会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