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福女(202)+番外
况且最近纤云楼的大厨们有点黔驴技穷,已经很久没有研究出收欢迎的菜式了。
如今四月,让食客们百吃不厌的火锅,也渐渐受到冷待。
李青禾最近也苦恼,她会做的菜很多,奈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这时代食材种类少,她也暂时想不到有什么新菜式。
“东家倒也不用如此烦恼,就算纤云楼没有什么新菜式,之前这些,也足够在清石县鹤立鸡群了。”周勤安慰道。
第185章 江州
细细想来,周勤说得也十分有道理。
虽然随着辣椒的推广,很多纤云楼的菜式,别的酒楼也能做,不过即使如此,纤云楼在清石县代表着美味和正宗。
这样一来,纤云楼还是最受食客们欢迎的酒楼,倒不如横向发展,多开几间分楼。
开酒楼不同于开食铺,只需挑选好铺子,再挑合适的人,很快就能经营起来。
每个对方都有地头蛇,开酒楼很容易就动了别人的利益。
就像当初纤云楼被其它酒楼针对一样,宁州府的纤云楼,在开业初期,也受过不少同行的排挤,还是她跟田掌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站稳了脚跟。
如今又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打拼,实在有点头疼,但做生意就逆行而上,若是光守着那一亩三分地,只有衰败的命。
想通之后,李青禾才问周勤:“若是再想开一个酒楼,你说开在哪里合适?”
周勤思忖片刻,道:“我认为邻近的丹州府或者江州府最合适。”
李青禾:“为何?清石县周围还有这么多县城,选其中一个县城不是更方便吗。”
周勤:“话是这么说,但人往高处走,酒楼也一样,开在府城可比开在县城容易扬名。等纤云楼的名声打出去之后,再去别的县城开,那就容易多了。”
“你说的话好像有些道理。”李青禾蹙眉苦思,“就按你说的来吧,那丹州跟江州,二者哪里比较合适?”
周勤建议道:“我认为江州最好,江州同为鱼米之乡,比丹州富裕不少,舍得吃的人自然也要多些。”
李青禾点头:“你说得在理,我得找个机会去一趟江州,了解一下那边的情况。”
话刚说完,酒楼门口就出现了一个人,让李青禾抓笔的手一顿。
“青禾,可有时间,我们去茶楼喝杯茶吧?”
申启有些神色疲惫,眼底一丝哀伤自以为隐藏得很好,实则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距离上一次在沂水亭见过一次面,他俩已经有半年没见过了。
李青禾心里还是把他当做朋友,不忍拒绝他的邀请,便道:“好,就去附近的云烟茶馆吧?”
申启:“我都行。”
一路上,两人都隔着两尺宽的距离踱步走着,谁也没有再说话。
等到了茶楼,跟小二报了想要喝的茶之后,李青禾才问:“这些日子,你过得如何?”
申启苦笑一声,道:“还是那样,一直忙着丹州那边的粮食生意。”
“哦。”一时间,李青禾也不知道该说什么,若是之前,她应该会有好多话说,但自从知道他的心意之后,好多话都如鲠在喉。
“在我不知道的时候,我娘给我定了一门亲。”申启木着表情道。
“这挺好的,哪家姑娘啊?”李青禾笑了笑,问道。
申启眼底的哀伤更重了些,艰难地开口道:“城北梁氏布庄的长女。”
梁氏布庄是清石县最大的布庄,听说他家的布都卖到京城去了。
李青禾:“跟你也算是是门当户对。”
“你……”申启正要说什么,小二就提着一壶茶前来,他便将接下来的话先吞回去。
小二给他们一人倒上一杯茶之后,笑问:“两位客官可还需要些什么吗?”
李青禾笑着摇摇头:“暂时不用了,谢谢。”
“好嘞。”小二又乐颠颠地离开了,难得有客人跟他道谢。
等小二走远,李青禾才重新看向申启,意思是你刚想说什么来着?
申启的嘴巴张了又合,才道:“你果真还是不愿意嫁我吗?”
若你愿意,我回去就跟我娘推了这门亲事。
李青禾叹了口气,心想自已之前说得也挺清楚了。
他如今又问,只能再次明确地跟他说:“我对你真的没有儿女之情,一直以来都是把你当朋友,或者兄弟,让我嫁给你,哪里都不得劲。”
申启眼神里的光在她的话语中,一点点地暗淡下去,“我知道了。”
李青禾不想看他这低落的模样,继续道:“人这一生,可以遇到很多人,我只是其中很普通的一个,你用不着这么难过。”
申启喃喃道:“你不一样。”
这下李青禾也无话可说,觉得跟他面对着面坐着,挺尴尬的,于是道:“若还没什么事,我先回去了。”
“等丹州的生意稳定之后,我可能要继续往北,以后我可能会很少回到清石县,还是再聊聊吧?”申启笑的一脸苦涩。
李青禾听完这番话,也不好再走人,只能继续坐着,气氛有些尴尬。
申启大概也觉得干坐着,调整下情绪,笑着说起了丹州府的趣事。
李青禾见他强颜欢笑的样子,有些难过,但她知道她不能心软,只能带上有些疏离的笑容,陪他谈天说地。
眼看太阳快要落山,她才提出要先回家了。
这是申启没有挽留,目送她下了楼,然后渐渐走远。
……
若说宁州府是一张四通八达的网,商业繁荣,行商往来,那江州就是一副水墨画,黑瓦白墙,墙根下还长着一簇簇的小青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