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203)+番外

作者:连三月 阅读记录

江州的水路很发达,城内很多支流,一艘艘小木船载着行人在穿梭在桥底。

岸上杨柳依依,细听下还能听到婉转的歌声飘在微风细雨中。

“姑娘,江州可真好看。”石梅打着一把伞,欣喜道。

李青禾深深吸了一口雨中的清新空气,随后伸个懒腰,身心总算舒畅起来:“对啊,就是一来就下雨,烦人。”

她们坐了将近十天的船,刚才终于靠岸了。虽然也可以走官道,但是官道每晚都要找地方住,倒不如水路省事。

“就是,姑娘,我们先去找地方住,还是先吃点东西?”

“先去吃东西吧。”在船上这些天,吃最多就是各种干粮,要么就是找船家买上两碗鱼汤或者鱼粥,嘴巴都快要淡出鸟来。

“好。”

自已想要来江州开酒楼,那就得先了解一下未来的竞争对手,于是李青禾向比人打听了,江州府较为有名的酒楼。

第186章 水煮肉片

而眼前这足足三层楼高,占地不知道多少的鹤颐楼,就是江州最有名的酒楼,也是达官贵人们喜欢来的。

作为江州府的第一楼,里面的招牌菜定是最符合江州人口味。

“两位客官,里边请,楼上还有雅座和雅间。”小二笑得十分热情地将两人往里请。

李青禾扫视一下大堂,这会儿午时,一楼大堂只剩几张空桌,“带我们上二楼吧。”

二楼全都是雅座,用精美的屏风隔开,有十人大桌,也有四人小桌,如此来看,三楼便是雅间吧。

她挑了个靠角落的位置坐下,对小二道:“你们这里有菜单吗?”

小二笑道:“自然是有的。”

说着就把手里的菜单递过去。

有些客人会喜欢自已看菜单,懒得看菜单的或是不识字的,就由小二给报菜名。

李青禾慢悠悠地翻着菜单,看似是纠结不知道点哪道菜,实则是想在通过菜名,研究鹤颐楼的菜式。

奈何鹤颐楼的菜式很多都写得文绉绉,喜欢用“翡翠”“珍珠”“玛瑙”之类的名字来命名。

比如珍珠白玉汤、翡翠虾仁、水晶八宝鸭等等,很难看出菜肴的烹饪方式和配菜。

“你们酒楼的招牌菜有什么?”李青禾问小二。

小二很快就报了一串菜名。

李青禾问:“有没有辣的菜?”

小二:“有,不过比较少,辣椒也是这两年才出现在江州府的,很多人还吃不惯。”

吃不惯是不是因为菜式不好?李青禾想了想,道:“你给我上三份你们酒楼的招牌菜,再上三份辣的菜吧。”

“好嘞。”小二高兴地答应着,也不管两个姑娘家能不能吃完六道菜。

菜很快就上来了,从这六道菜可以看出,江州人的口味比宁州人要清淡,少油少盐,就连她指定的三道辣菜,也只是放一点辣椒作为陪衬,吃起来只有微微的辣味。

“姑娘,这江州人吃得是不是有些过于清淡了?”石梅这几年跟在李青禾身边,吃惯了香辣麻辣的菜肴,今天霎时吃这么清淡的,一时有些不习惯。

李青禾点头,“是有些清淡。”

这样一来,想让纤云楼在江州府立足,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就算不以辣为主,各种红烧菜相对于这几道菜肴来说,也算是油腻的。

吃完饭之后,两人去牙行,租了一个小宅子,当做是在江州这几日的落脚之地。

小宅子有个不大的院子,一个厨房,一个堂屋,以及三个房间。

现在天气暖和,不需要添置太多东西,两人很快就收拾好了。

晚餐是在另一家规模比较小的酒楼解决的,这酒楼的饭菜跟鹤颐楼的味道相差无几,一样都是以少油少盐为主。

接下来几天,李青禾跟石梅吃过江州府不下二十家酒楼,无一例外,没有一家的菜肴是稍微重口一些的。

这让她觉得周勤这个提议十分不靠谱,不过来都来了,定不能轻易放弃,这日她自已买了些调料禾肉菜,打算在小院里亲自下手做几道菜,犒劳一下自已。

买菜的时候发现,辣椒在江州府不是很普及,只要少数的杂货店有干辣椒卖。

今天她决定做一道水煮肉片、一道干煸豆角。

瘦肉切成片,撒入淀粉和盐抓匀,然后放在一边备用。

再讲石梅洗干净的姜切丝,葱和辣椒切段,大蒜剁碎。

起锅烧油,将辣椒、花椒、姜丝、葱段、蒜末放进里面炒出香味,再放一勺豆酱爆炒,最后加入一瓢清水,再加入适量的盐豆子。

等水开后,放入洗好的黄豆芽,烫熟后捞出,放在一个大碗里,在将腌过的瘦肉片一片片放进辣汤里。

就在这时候,隔壁院子出来孩童的哭闹声,接着响起妇人的骂声。

妇人说话带点方言,李青禾不是很听得懂,就没有理会,只当是顽童调皮,惹了他娘亲的不快。

她将煮熟的肉片连同辣汤,都倒在盛豆芽的大碗里,随后在上面撒上芝麻、花椒和干辣椒,最后浇上热油,顿时香飘四溢。

之后她又在锅里倒入一瓢水,水烧开之后放入石梅掐段洗净的豆角,等豆角焯熟后捞出。

接着空锅坐与灶上,锅烧热后什么都不放,只放豆角,小火慢炒,炒至豆角表面微焦盛出。

锅里倒油烧热,加入蒜末、干辣椒和花椒,炒出香味后倒入煸好的豆角,直至入味盛出。

石梅已经在院子的石桌上摆碗筷,李青禾将干煸豆角端过去,就听到有敲门声。

石梅快步走过去,她留了个心,问:“谁呀?”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