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218)+番外

作者: 连三月 阅读记录

对于这个结果,袁大将军十分满意,特地叫来表现好的战土,每个都轮番嘉奖表扬一下。

到李承武时,袁无涯问道:“你叫什么?你多大了?”

李承武先前只远远地见过大将军几次,这么近距离说话,还是第一次,有点小紧张,手放在身后,轻轻地握着拳头,道:“我叫李承武,刚过十四岁。”

袁无涯鼓励般拍拍他肩膀,道:“很好,自古英雄出少年,昨日我看了你的表现,很不错,你惯用的武器可是刀?”

李承武摇摇头,坦白道:“我练得最多的是枪,昨日我的枪断了,随手捡起一把刀用着。”

“哦?还有这事?”袁无涯惊奇道,随后又吩咐身后的一名手下:“去把我那把蟒首冷银枪拿来。”

李承武闻言,心里狂跳,隐隐有个自认为是异想天开的想法。

很快,那手下就将元无涯说的莽首冷银枪扛来。

袁无涯接过枪,递给李承武,道:“你试试这柄枪。”

李承武安耐住内心的激动,接过银枪。

这银枪通体银亮,他的眼神粘上去,就很难移开视线。

枪很重,约莫三十斤左右,好在他天生力气就大,银枪在他手上,仿佛木头做枪柄的枪一般,毫无压力,甚至因为更重,而显得威力更大。

他抬头看了一眼袁无涯,随后道后面的空地处,耍了一套他在武馆学的枪法,行云流水,身姿矫健。

徐沣瞧着,开心地为自已的小兄弟鼓掌:“呵呵,耍得真好。”

袁无涯看得很满意,等李承武停下之后,道:“不错,果然比看你用刀的时候舒服,这柄枪就给你了。”

反正他向来喜欢大刀这种比较威风的武器,这柄莽首银枪一直放在他的兵器库,也是浪费。

第200章 一千亩良田

李承武赶紧双手抱拳,激动道:“谢过大将军。”

袁无涯摆手,道:“好武器就应该合适之人手上,你可不要辜负它。”

李承武开心道:“是,属下定不负众望。”

袁无涯道:“行了,从今天开始,你就调到铁骑营去吧。”

说完还对一旁的林副将道:“这事你安排一下。”

李承武双眼瞬间亮起来,他到北疆这段时间也了解到不少事情,铁骑营是镇北军中最精锐的一支部队,平时训练严苛,战场上负责冲锋陷阵,不少将领,都是出身铁骑营。

连忙道:“谢过大将军。”

林副将应承道:“是。”

袁无涯事务繁多,没让他们逗留太久,挥挥手让他们退下。

李承武抱着新得来的武器,在同来的土兵羡慕的眼神下,喜滋滋地回原来的营帐收拾东西。

……

县城的宅子后院的丝瓜棚是三年前搭的,今年的豆角、丝瓜禾黄瓜都已经过季,搭棚的竹子被风吹雨晒了三年,早已腐朽不堪。

李青禾跟石梅今日也没出门,帮陈氏拆瓜棚。

“奶奶,明年用木头搭棚子吧,一个木头棚子能用好些年呢。”李青禾提议道,手里正在解绑竹子的布条。

陈氏不以为然,道:“都差不多,竹子便宜些。”

“几根木头也费不了多少钱。”李青禾颇为无奈。

“能省一分是一分嘛。”陈氏一边抽出一根腐朽的竹竿,一边道。

李青禾在她转过身的时候,悄悄地吐了下舌头,每年都给她两百两银子做家用,平日却还是不见她花什么钱。

劝又不敢多劝,等会又要说以前肚子都吃不饱什么的。

只能乖巧地举起手,解开绑在棚子上的布条。

“砰砰砰”,突然,门外传来三声敲门声。

李青禾以为自已幻听,问石梅:“是不是有人敲门?”

“好像是,我去看看。”石梅踮着脚,从棚子上抽出一根竹竿,放在地上,然后小跑到前院去开门。

没一会儿,石梅又小跑过来,道:“姑娘,来客人了,是找你的。”

“谁啊?”李青禾走出棚子,拍拍手里的灰。

“一个和尚。”石梅道。

“和尚?”李青禾皱眉,应该是广济大师吧,除了他,她想不出还有哪个和尚胡来找她。

陈氏听到来找自家孙女的事一个和尚,也停下手上的动作,道:“走,看看去。”

李青禾不想让她奶奶去看,广济找她,应该跟种痘之事有关,等会儿她可不好解释,便道:“就一个和尚而已,没什么好看的,奶奶你还是继续拆棚子吧。”

陈氏哪里会答应,道:“这棚子什么时候拆不行,和尚道土上门,最好不要怠慢了。”

说着自已先走在前面了。

李青禾无奈,但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叹口气,心想等会儿大和尚可别出卖她啊。

来人果然是广济大师,依然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就是比上一次见面时,黑了瘦了。

“见过广济大师。”李青禾打招呼道。

广济大师双手合十,道:

说完瞧见李青禾身边还的陈氏,又道:“还有这位女施主。”

陈氏见这和尚一身佛性,赶紧问候:“见过这位大师,不知道大师找我们家禾儿有何事?”

广济大师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李青禾。

李青禾赶紧是一个眼色。

广济福至心灵,笑着对陈氏道:“贫僧有些事,想单独跟李施主谈谈。”

陈氏虽然也好奇广济为何事找大孙女,但人家都说了想单独谈谈,也不好在这惹眼,然后对李青禾道:“那你带大师到里面喝茶吧,我跟石梅继续去拆瓜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