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农门福女(250)+番外

作者: 连三月 阅读记录

李青禾打趣道:“你想吃纤云楼的饭菜呀,那简单,我过些天就在京城开一个纤云楼。”

陈氏瞥了她一眼,“怕不是你自已本来就想开,这会儿正好赖在我身上?”

“哎呀,被发现了。”李青禾给她夹一块蹄髈肉,道:“我确实想在京城开一家纤云楼,不过也要等中秋节过后再说。”

关于生意方面的事,陈氏一向不会插手,毕竟自已啥都不会,便也不多说什么。

几人吃过午饭,见也没什么好逛的,就先回去了。

府里除了他们一家人,也就石梅、奉笔和一个洒扫的婆子,洒扫婆子是雇的人,有家在京城,李青禾就放了她的假,让她回家过团圆。

人少清净,中秋团圆饭还是得靠李青禾出手。

午时一过,李青禾就开始炖鸡汤,将老母鸡切块,放入砂煲里,再放入适量的虫草花,加入清水,小火慢炖。

石梅跟方桃也没闲着,都在处理食材。

早上在逛菜市场的时候,发现了芋头,那摊主说是南方那边的稀罕食物。

这个时候,芋头在北方来说,确实很稀罕,所以一个小孩脑袋大小的芋头,就花了五十文钱。

反正也很少吃,就吃个新鲜,李青禾也不心疼。

既然有芋头,那就做一个芋头扣肉。

洗干净一块方方正正的五花肉,冷水下锅,加入葱姜黄酒去腥,煮出血沫后捞出,泡一会儿冷水。

李青禾又找出几根竹签,捆在一块。

捞出泡好的五花肉,擦干净水分,然后用那捆竹签,不停地扎五花肉的皮。

扎完后,抹上盐跟酱油,腌一刻钟左右。

起锅烧油,这次她用的是大豆油,植物油还不普及,她也是在京城看到有卖。

等大豆油烧至八成热后,将五花肉皮向下,炸至金黄捞出,等晾凉后切成厚片。

又将切成厚片的芋头都倒入油锅中略炸。

再以一片扣肉,一边芋头的排列方式,放入蒸碗内,淋上酱油、米酒,放入姜片八角,然后将蒸碗在在蒸笼里开始蒸。

第231章 中秋团圆夜(二)

趁着锅里的油还热着,她又放入裹着水淀粉的里脊,炸至金黄捞出备用,等会儿做一个糖醋里脊,又将去好虾线的大虾放入油锅,炸好捞出。

李青禾正想休息会的时候,菱儿就小跑进厨房,笑眯眯地道:“大姐,奉笔说今晚外面灯会,我们吃完饭也出去玩好不好?”

这点小请求,不能不答应,于是李青禾掐一把她脸道:“好啊,那你去把葡萄拿出来洗洗,我们晚上早些吃饭,吃月饼。”

“好。”菱儿答应完,就开心地跑出去了。

要去看灯会,那就要早些吃饭,李青禾看看天色,继续干活。

锅里的油凉的差不多了,就倒在一个大碗里,留着炒菜用。

让石梅重新烧火,锅里还有刚才炸东西剩余的油,等油热后放入葱姜、八角、香叶炒香,随后放入方桃剁好的鸭块,翻炒出油脂,然后倒入适量的米酒,再加入一大勺酸梅酱,加入半瓢清水,盖上锅盖,炖煮一会儿。

等炖煮时间够了,再揭开锅盖,大火翻炒收汁,这样一道酸酸甜甜的酸梅鸭就做好了。

接着做下一道糖醋里脊,她先是在小碗里加入陈氏她们从清石县带来的番茄酱、白醋、白糖、淀粉和水,将糖醋汁搅拌均匀。

然后起锅烧油,倒入调好的糖醋汁,加入适量的盐,中火煮开,期间不停的搅拌,直到汁液冒泡,将刚才炸好的里脊条倒入锅中,翻拌均匀。

盛出糖醋里脊后,又将锅洗一遍,继续起锅烧油,依次放入葱姜、花椒、鲜辣椒段,炒出香味后,倒入刚才炸好的虾,再放入适量的盐、酱油、孜然粉,翻炒几下,又可以出锅了。

之后又做了一道芹菜炒瘦肉,一道韭菜炒猪肝,一道豆腐酸菜炖草鱼,一道清炒藕片,一道清炒小白菜。

做完这些菜的时候,芋头扣肉也早就蒸好了。

打开沙锅盖子,一股浓浓的虫草花鸡汤味飘满整个厨房,金黄的鸡汤看着就诱人。

九菜一汤上桌,李青禾又找出她现在花大价钱买的百年好酒,除了菱儿,一人给倒了一杯。

她不会品酒,喝着跟平时的相比,只是没有那么辣口呛人,但李用跟李承武两个经常喝酒的,都喝得眯起了眼睛。

李用:“好酒。”

李青禾给他续上,“那自然。”

毕竟那么贵。

李青禾先是夹起一块芋头,外面炸过的表皮有点劲道,内里粉糯咸香。

扣肉肥瘦相间,一口咬下去,肥而不腻,肉质烂而不糜,芋头有肉香,肉有芋头香,这两搭配,味道还真不错。

米酒跟葱姜,减少了鸭的膻味,酸梅酱中和了剩下的鸭味,咸酸中带点甜味,十分刺激味蕾,让人忍不住一块接一块地吃起来。

……

吃完饭,天才蒙蒙暗,李青禾将葡萄、点心、瓜果等东西都摆放在花园凉亭的石桌上,一家人边吃边闲聊。

菱儿拧着一对小眉毛,“大姐,去看灯会。”

李青禾往嘴里塞一颗葡萄,“不着急,这天还没黑呢。”

说完还问其余人,“等会儿你们去看灯会不?”

陈氏摆手道:“我这老婆子就不掺和了。”

方桃:“我也不去,你们去的话看好点菱儿。”

李用:“那我在家陪你娘她们赏月好了。”

李承武:“灯会有什么好看的?”

李青禾斜了他一眼。

李承武挠挠头:“不过听着还挺热闹的,我去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