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八零夫妻人生小记(417)

作者: 陈财主 阅读记录

本来万云还想着,干脆熬到国庆再去的,不必又再浪费四百,可这对兄弟人这样大方好说话,弄得她也很心动,给了两百块,提前进场,能早一日开业,就早一日。

周长城和万云两人对着这对潮汕兄弟谢了又谢,那小弟说:“大家都是做餐饮的,我们保持联系,广州就这么大,往后多的是合作机会。”

生意人结义不结仇,在这对兄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原本万云是打算和袁东海一起合作开餐饮公司,名字叫云海,但鉴于目前两人闹成这样,万云去□□的时候,就改成广州万周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了,法人是万云。

周长城拿着那张新鲜出炉的经营证书说:“多谢万老板,让我在这个店也有了一席之地。”

万云只是笑。

等朱哥介绍的泥水师傅走后,万云抱着周长城的胳膊,站在那不到二十平的店铺里,四处张望还未拆除的原来的痕迹,满脸憧憬和兴奋,出口的嗓音却是缓慢又低沉:“城哥,我们总算有了自己的第一份产业。军功章,你一半,我一半。”

周长城搂着她,心中澎湃,没有贪功:“主要是你的军功章,我跟着沾光了。”

夫妻两个依靠着对方,都笑了起来,在这陋室里久久没有说话。

桂春生和裘松龄两人得知万云没有和袁东海合作,而是自己一个人接下这个门店的时候,都由衷为她感到高兴。

桂春生和裘松龄说:“这么小一个店面,还要分两份,刚开始我就担心得不得了。现在阿云想开了,自己单干,我心都安乐晒。”

“少操心,少操心。”裘松龄劝他,“阿云和阿城都不是那种没有成算的孩子,说不定中间还有我们不知道的事。我们且想想,等他们开张了,送什么礼物好些。”

桂春生哈哈笑:“你说的是!”

等潮汕兄弟搬走后,就是开始进场做装修,朱哥也来了,帮着出谋划策,大家拿着纸笔画了个简易的设计图,说好第二天就动工。

这话在家里说的时候,桂春生反对:“你别急,我找之前那位吕道长帮你选个动工的日子、开张的日子,还有财位,全都一起选了。”

周长城和万云两人听了,呆了一下,但看桂老师坚持,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没有动工,他们夫妻两个跑去测量后厨的尺寸,又开始去看二手厨具,选了几件看起来八成新的。

因为后厨在一楼,而且对着一条少人走的过道,可利用的空间较大,万云就想里头装两个灶头,一个烧煤气,一个烧木柴,要两个灶,也是她小心谨慎起见,附近有两家煤气站,生意不错,可用煤气的人也多,万一有接不上的时候,柴火灶就能派上用场了。水槽则要往外头做一些,不刮风下雨的天气,就可以在外头洗菜,污水和垃圾也更好处理。

但那对潮汕兄弟提醒她,正是因为这一条路上的餐饮店后厨都是开着后门的,才更要小心,原先就有过两家店竞争生意,其中一家往另一家的菜里丢死老鼠的事,特别是水管这些东西,用完了就赶紧往回收,不然被用心恶毒的对手往里头抹点东西,就麻烦了。

这些事听得万云心里惴惴的,不过她也不怕,谁敢惹她,她就敢惹回去,万家寨出来的姑娘可都不是孬种!

那位吕道长来帮万云挑日子看财位,是桂春生和裘松龄陪着来的。

还以为裘阿姨一个华侨不信这些,没想到她听得比桂春生和万云还认真,对着吕道长的话点头又点头,让向来高贵的她又多了两分烟火气。

财位定好,还是之前那对潮汕兄弟说的西北角,只是周长城和万云不拜关公,就请了赵公明元帅,开工和开业的日子时辰也都写在纸上了。

桂春生再三对吕道长表示感谢:“多谢道长,请多关照我们家里的小孩。”

“桂老师客气了。”吕道长依旧仙风道骨,几年不见,风姿不减。

三人客气地把道长送出门。

临走前,裘松龄对万云提了个建议:“你在后厨或者收银台这头,留个冰箱,专门用来储存肉菜,广州夏季多雨,可适当囤菜。”

万云为难地点点头,听进去了。

裘松龄说的那种专门放在厨房的冰柜不便宜,因为数量不多,二手的也要两千来块,建议很好,可万云实在是囊中羞涩。

装修装修,除了装,还得拆,原先那对潮汕兄弟墙边和屋顶留下的东西,全都要拆开了才好走电路,另外还有钢架橱柜、桌椅、杯盘碗碟、热水壶,这些能想起来的,都已经去下了订单,算起来都是钱,这里已经去了接近八千。

门头上遗留的符纸,是周长城和万云两人一起撕的,周长城动手,万云嘴里似模似样地念叨:“各位神仙老爷,原先的潮汕兄弟已经搬走了,我们是新来的主人,现在要送您离开,有怪莫怪。”

撕完后,就用灶头的火全都烧了。

这是万云的第一个店铺,总有股不一样的感情,虽然手头的钱紧紧巴巴的,可总想做到尽善尽美,每一日都跟着师傅们泡在店里,倒也认识了几个隔壁开店的邻居,都说好请往后多多关照。

这些是前面招呼客人的地方,后头的厨房,贵的还在这里。

朱哥介绍的专门做厨房装修的师傅过来看现场,敲开油烟管道的一块砖头,发现里头早就堵死了,一股子呛鼻的煤灰味,那厚厚的一层,且看着有几年了,这个地方必须重新拆开再安装,保持出烟口的畅通,不然等以后火烧旺了,就容易引发火灾事故,或者油烟味倒灌进餐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