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瓷佳人创业日常(62)
“好啊,过几日我们便一起去找老神医,他接受能力强,就先从他开始。”
听了这话,何秋月自是欣然答应,随后又低下了头,定定地看着熊熊燃烧的柴火。
薛清安也没有再开口,只是静静坐在她的身边,也抬头看着不断跃升的火光。
“噼里啪啦”声越来越响,在达到顶峰后,又逐渐越发微弱,盛极必衰,有始有终,万物皆是如此。
也不知过了多久,何秋月凝望着零星闪动的火苗,终于开了口。
“薛清安,我怎么感觉身边的人,都逐渐离我而去了……”
少女的声音极轻,微微低垂的脖颈宛若上等的白瓷,精致而又易碎。
即使是被刀剑包围,薛清安都没见过她如此惶惑的神情,就像个迷途中不知所措的孩子,站在十字路口徘徊,渴望得到一个答案。
心里登时柔软得一塌糊涂,他握住那双颤抖的手,心想再不会有这样的人了,明明怕得要死,却还是坚韧地不肯放弃。
带给周围的人明媚的阳光,却自己躲在暗处舔舐伤口,他心上的女子,有着和他一样倔强的性格,和一颗纯粹的心。
“缘来缘去终是空”,薛清安看着那双杏眼中自己小小的倒影,温柔的声音满是坚定,仿佛在许下一生的誓言。
“不过,你只需要记住,无论何时何地,哪怕黄泉碧落,我都跟定了你,甩也甩不掉。”
被他严肃的神情唬住,却听到了这样一句话,何秋月忍俊不禁,抽出手轻轻捶了他一下。
“胡说什么”,她脸颊微红,声音中多了几分羞怯,“谁要你跟着,烦不烦……”
“那怎么办,我家娘子总爱胡思乱想,却又不愿意同别人说,我若不跟着,谁来陪她聊天谈心?”
灵巧避开何秋月的当头一脚,薛清安从怀中取出一支碧色的桂花发簪。
虽然并无华丽的点缀,但仅是那并蒂而开的桂花,便足以显示技艺的精巧,绝非凡品。
一面将发簪斜插在发髻中间,薛清安一面柔声开口,“愿如这支玉簪,年年岁岁,常伴身侧”。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道理何秋月自然是懂得的。
只是,他们之间,能不能走到那一步,尚且还是未知。
“这桂花玉簪是我爹娘的定情之物,当年父亲知晓母亲擅长制瓷,便特意请教匠人学了一个多月,才亲手做了这玉簪。”
似乎回想起了往昔的美好,他嘴角都牵扯出一抹微笑。
“最初父亲本想做个瓷簪,奈何实在手艺不济,而母亲也戴了二十年,在我来耀州前才转交给我。”
仅凭三言两语,便足矣感受到往昔的温情,何秋月喉间一涩,还是将顾虑说了出来。
“如此贵重之物,我还是不能……”
“何秋月,从前我不说是不想平白耽误你,也许我也会被调离耀州,但只要我还有一口气,不论多难,我都会回到你身边。”
他漂亮的瞳孔紧紧锁住眼前的人,声音中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定。
“何秋月,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离开你,所有的分别都是暂时的,谁都不能将我们分开。”
何秋月定定看了他半晌,随即露出一个真心的微笑。
“好,我信你。”
第36章 外出送货 所以何秋月,你可怜可怜我好……
寒冬里的大漠, 即使是在最热闹的新春,也充斥着山林独有的空灵与静谧。
被积雪覆盖的山头高低错落着,暖黄的日光下, 置身其中,宛若进入冰雪的仙境。
严寒和烦恼暂且抛在脑后, 眼前只有雪白的景色,耳畔只有呼啸的风声, 山路的行人只能专注脚下,尽可能避免不慎摔倒。
极端的环境下, 光是走完这段路就耗费了太多精力,所以回到暖乎乎的家时, 内心会不由自主地被幸福包围。
赶了一夜马车的老齐和秦挚便是如此, 老远望见随风摇曳的火红灯笼时,疲惫的身体突然恢复了能量,打了鸡血般牵着马向着铺子狂奔而去。
“冻坏了吧,快进来烤烤火”, 何秋月听到动静往门口走, 正好瞧见了气喘吁吁的两人,赶忙牵过马把他们往里迎,还不忘冲着屋里招呼。
“周叔, 齐叔和秦挚回来了, 劳烦您给他们熬两碗热汤, 这寒冬腊月的, 可真是冻坏了。”
刚大年初四, 不仅巷里的铺子大多没有开张,连过路的都没有几个,何秋月索性就关着门, 但也没有落锁。
有生意便做,没人叩门也不主动去迎,这冰天雪地她都嫌冷,更不能让这几个伙计遭这没用的罪。
“热汤来喽”,即使放了假,老周还是保持着从前的习惯,早早起来就熬上一锅黄糖枸杞水,何秋月刚说,他就端了三碗出来。
“哎呦,就盼着这一口,喝进去五脏六腑都跟着暖和了。”
老周瞪了眼表情夸张的老齐,又无奈地看向被烫得呲牙咧嘴的秦挚,“慢着点,锅里还有的是”。
他这么一说,原本就被冻得满脸通红的秦挚,这下更是红得像要滴血,何秋月见了忙笑着打岔。
“那还不是周叔您的手艺好,往后我还得时刻小心着,别哪天松鹤楼把您挖过去当大厨,我们几个还得活活饿死呢!”
这话说得讨巧,再加上何秋月一张娇俏可人的面容,更是让老周生出了对女儿的慈爱,见她碗里空了大半,便张罗着要去再盛一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