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人人都说我是死神(63)

作者: 看水是水 阅读记录

闻着不是肉味,它不喜欢。

桑启凉凉地扫了它一眼,大黄狗只能囫囵将包子吞了下去,甚至都没怎么嚼。

看着一人一狗的互动,丛业眼睛一转,旋身坐在桑启对面。

她还勤快地给桑启倒了杯水,放在他面前,“吃了冷包子,胃会不舒服,喝点热水。”

桑启未动,盯着丛业看。

丛业就没打算掩藏自己的心思。

她清了清嗓子,对桑启说:“你能吃到这个包子吧,也有我的功劳,二冬子是为了感谢我,才顺便给你买的。”

桑启拿过杯子,一口喝完。

许是喝完水舒服了,脸色都好看了些。

“那个,我有事想问你。”丛业又殷勤地给他倒了一杯,还不怎么走心的劝,“下回包子我给你热热,你再吃。”

桑启总算给了她回应。

他冷笑一声,又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杯子放在石桌上,发出轻微一声叮。

丛业讨好地又拿起茶壶,打算再给桑启倒第三杯。

“有话就说。”桑启挡开丛业的手,不看她拙劣的表演。

“今天我在路上遇到一人,我能看到他身上将发生的事。”丛业还是更喜欢跟桑启直来直往,她说:“是你在帮我?”

虽是疑问,话意却是肯定。

桑启敛眉,略长的睫毛遮盖住眼底的情绪,他重新拿过一旁的书。

丛业凑近桑启,不掩饰自己的目的,“但是那种情况只是偶然的。”

“你既然能让我看一回两回,肯定也能让我一直看得到。”没听到桑启回应,丛业得寸进尺,“你能不能教我怎样控制这种——技能?”

若是能随意控制自己随时看得到旁人身上曾发生过的事,及死前的场景,丛业是真的能松口气了。

当然,要人家帮她,她得报答。

“你要怎样才能帮我?”丛业问。

桑启还是盯着书看。

只是丛业未回来前,他几息就能看完一页。

见桑启半晌没回应,丛业也不再强求。

这可能是人家的看家本事,不愿意教旁人也是理所当然。

丛业不至于生气,她琢磨着自己还是得自己先找法子。

正要往屋里走,身后传来桑启的说话声。

“每天做一顿饭。”

“啥?”丛业回头,一时没听明白,桑启一直没抬头,看样子也不打算解释,丛业回想了一下,眼睛亮了亮,她回神,试探着问:“你的意思是我每天给你做一顿饭,你就教我?”

桑启还是没应。

丛业自觉理解了,她笑眯眯地点头,“成交。”

为表示自己的诚意,她还强调,“明天开始我就去跟蒋婶学做饭,保证让你满意。”

“你想吃什么也可以提前跟我说。”

桑启能听出她语气中显而易见的开心。

没想到这桑启看着冷冷淡淡,却是个好吃的。

丛业当然知道桑启是个冷心冷情的人,他能退让,说不定是被她先前烤的羊腿折服。

“明天晚上我再给你烤个羊腿。”丛业大方地开口,就当是提前给桑启办谢师宴了。

丛业兴冲冲地钻进灶房,里头很快传出乒铃乓啷的声响。

桑启捏着书页的手松了些,很快翻页。

答应蒋婶要去西山村,丛业第二天早上起床,她还贴心地煮了粥。

虽然桑启只要求她一天做一顿饭,她想着能多做一顿,桑启会不会感动的就多教她一点?

第53章 张栋梁

丛业满意地闻着锅里散发出的稻米清香,转身去了蒋婶家。

昨日二冬子已经与她们说好,今天还带他们去西山村。

不过一天时间,二冬子对从业已经亲近许多,远远看着蒋婶跟丛业,二冬子跳下马车,大步朝二人走来,笑着与二人打招呼。

蒋婶瞅着二冬子头发上都沾了不少水汽,故作不悦地呵斥,“你这孩子真是,怎地这么早就来了?”

“我昨日睡得早,今早起的就早。”二冬子傻笑。

“你咋不去家里?正好还能喝点婶子煮的豆粥。”除了豆粥,蒋婶还做了窝窝头,早上刚出锅,还热乎,她忙塞了两个给二冬子,“是不是又没吃饭?”

二冬子一个人,吃穿都随意,有时早上忙,就不愿多花时间做饭。

“多谢婶子,正好我饿了。”二冬子三两口吃完窝头,对蒋婶跟丛业说:“婶子,我昨天打听了那叫张栋梁的,婶子要不要听听?”

二冬子常在附近村子收菜收干果子,那几个村里都有他认识的人。

“婶子放心,我没提你跟清云姐。”

蒋婶没怪二冬子,她虽想瞒着这事,不过若有心人打听,总也能知晓她此行目的。

要是以往,蒋婶还真是有顾忌,怕对自家闺女名声不好,不过这段日子跟丛业相处,蒋婶瞧着丛业心宽,不在乎旁人如何看她,蒋婶也学了一二分。

反正又没犯旁人的忌讳,没碍着旁人什么事,人说就说。

等出了村子,蒋婶催促二冬子,“那你跟我说说,你都打听到什么了?”

“婶子,西山村确有传言,说那张栋梁命硬,克妻。”二冬子小心看向蒋婶,“还说那跟张栋梁最配的寡妇前些日子还找上门了。”

二冬子欲言又止地看向蒋婶,斟酌着接下来的话不知该不该说。

遇到这种事,二冬子心思还是浅了些,蒋婶一眼就看出这孩子有话没说完,她压着火气,镇定地开口,“那张栋梁愿意娶那寡妇了?”

那寡妇都找上门了,莫非这二人私下真有来往?

“那倒没。”二冬子脸色古怪,耳朵也有些红,他瞄了蒋婶跟丛业一眼,结巴地说:“听,听西山村的人说,那寡妇是趁着张栋梁没在家,偷偷进他家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