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运动养饕餮(173)

作者: 田一亩 阅读记录

陶铁:“……”

夜黑如墨,陶铁头顶挂着一个白炽灯泡,一个人在后院锅铲子挥出残影……

到了半夜,陶铁迷迷瞪瞪倚着沙发打瞌睡,“铃铃铃……”一阵闹钟响,他垂死病中惊坐起——

得去厂里烧夜宵!

第79章 经济改革

“呲…根据党中央最新指示,国发1978104号文件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改革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广播中抑扬顿挫的女音让关小言内心燃起一片激荡,总算等到大展拳脚的这一天了!

在这一年多的等待里,她家小打小闹的给人家做红白宴,陶铁带着她妈和儿子,也算闯出点名声和默契。

陶铁炒菜,关小宝切菜,她妈洗菜,自己收钱,四人形成一条完美的流水线。

没错,在天天只想赖床不想去幼儿园的年纪,大名“陶风”,小名“掏粪”的关小宝已经是个能帮亲爹切菜的好副手了,谁看见不戏称一声“小陶师傅”?

但…也不知道是孩子越大越懂事还是他亲爹遗传的不好,关小宝从小就不爱上学,巴不得每天都有人家结婚死人请他爹去做席,他跟着去切菜。

一开始她还跟父子俩严肃陈述了学习的重要性,坚决制止这种向幼儿园请假去切菜的恶习,哪知父子俩一块儿抗议,大的说不让关小宝替他去切菜他就罢工不做席,小的说不许他切菜他就不让外婆去洗菜。

真真是一个技术工一个关系户,哪个都得罪不起。

掌管财政大权的关小言默默叹气。

“妈妈,我放学啦!”

伴随清脆童音,“咚咚咚”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还不等关小言关心两句,人把书包和大铁锅一扔,拉着腿慢刚到门口的白老太转身就走:“奶,咱们快去收破烂。”

关小言:“……”

她对关小宝这坚持劲也是佩服的。

每天放学雷打不动的要去捡垃圾,从不要她和陶铁去接,只要白老太,俩人一出校门就沿着路找破烂,绕一大圈再回来。

其实自从那次丁爱山来警告她和陶铁不能违法乱纪后,白老太就不敢大咧咧的在洋房区倒腾家具了,平时也就在附近晃荡两圈寻摸寻摸,运气好能捡到人家不要的破桌烂椅旧书旧报。

大概是有次带关小宝出门,俩人正好碰见有户人家扔破暖水壶,白老太捡起来一看,发现里头内胆好的就外头编藤坏了,立马去废品站卖了给关小宝换俩糖。从那以后,关小宝就爱上收破烂这项“事业”了。

天天拉着白老太出去寻摸,要是遇上“大买卖”,还把他爷给喊上,把丁爱山好好一个退休老干部整得像与民争利的抠搜汉。

“吱——”大门轻响。

关小言扭头一看,果然是丁爱山回来了。

丁爱山还没放下鱼竿和水桶便问:“你婶还没回来?”

关小言心里啧啧两声,果然是夕阳红的老男人,一回来就知道找老伴。

“嗯,和小宝出去捡破烂了。”

丁爱山没说话笑笑。

关小言在心里咂摸又感慨,当时俩人说要在一起搭伙过日子时把大家吓一跳。

陶铁还凑到她耳边小声讲老头不地道,偷摸惦记老太。

差点把她整笑。

后来没过几天,丁爱山退了公家分的房搬过来一起住,惹得陶铁又悄悄说老头心眼挺坏,还会近水楼台追求老太。

把关小言笑死。

……

夜幕降临。

一家子准备吃晚饭。

自从恢复高考,关磊他们校长深知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动员学生寄宿,秉承自愿原则。

关义爱学习,不想把时间浪费在早晚回家的路上,便和王素芬和关小言说自己要寄宿。

关磊不爱学习,一读书脑壳疼,但无奈自家弟弟是个爱读书的学霸,只能麻溜收拾行李舍命赔弟当学渣。

所以饭桌上只有五人——

当房东的奶奶,无血缘的爷爷,半路归家的亲爹,食物链端的亲妈,加上爱捡破烂的娃,重组成新的一家。

此刻,作为家庭纽带之一的关小宝,小手舞着筷子挥斥方遒:“今天大家都夸我炒的菜好吃,比食堂还好吃。”

爷爷丁爱山坚决不让乖孙的话掉地上:“是嘛,咱家小宝真能干,以后当大厨师!”

关小宝露出奶牙嘻嘻笑着,他就爱听爷爷讲话,好听,多说点。

陶铁嗤一声:“呵,那么能干,学校领导咋不请你去食堂烧饭?”

关小宝咧着的小嘴耷拉下来,顿觉无趣的坐回到椅上,爸爸说话真难听,扫兴。

丁爱山立马去瞪陶铁,嘴里哄人道:“不会说话就闭嘴,幼儿园每月的厨艺大赛,我家小宝最积极,每次辛辛苦苦背着铁锅去,哪家孩子这么能干?”

关小宝闻言支棱起来,对亲爹把头昂得高高,就是,他最能干了!

孩子大了爱表现了,每天喜欢夸夸他。

关小言对此深有体会。

在关小言的警告下,陶铁撇撇嘴没说话,在心底偷偷吐槽:背个铁锅就能干了,那乌龟岂不是天底下顶能干的家伙?

饭桌上的话题落下一帷幕,只余细碎的碗筷碰撞声。

不消一会儿大家吃完饭,白老太带着关小宝一起收拾桌子,关小言拉着陶铁走到门外,准备把三轮车检查一番,明天正式出门做买卖。

这一年,关小言又陆续从积分兑换商城淘到几个好东西安在三轮车上,小到放置锅铲的架子,大到蹭光瓦亮的大铁锅,车屁股后头连接了个一米长的板车,底下安俩轮子,堪比货拉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