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妆丫鬟是皇后(97)+番外
她转身,手往花园里一指。
“夫人在花园等你。”
沈瑾后退半步,先蓄好跑路的力道,才顺着银枝手指的方向看过去。
大夫人在桃花树下的凉亭里,笑着冲沈瑾招手。
银枝先行一步,大概是用了内力,眨眼间就走到了徐二娘身边。
银枝俯身贴近徐二娘的耳朵,小声说道:
“二少夫人说,她的名字叫瑾姐儿。”
徐二娘听了,眼眶顿时湿润。
“过来,瑾姐儿,来我这儿。”
徐二娘笑得和蔼,周围看上去也没什么人。
大概应该是自己想多了,沈瑾放松了些,应着国公夫人,往凉亭走去。
“好姑娘,别害怕,府里领份例向来是由我过目。”
徐二娘刚才清楚看到沈瑾紧绷的状态,于是解释着说道。
“我叫你来,想顺道问问秋儿的喜好,以后府里好采买合适的胭脂水粉。”
徐二娘一边说,一边仔细地用眼睛描绘沈瑾的面容。
第55章 第 55 章
沈瑾先给徐二娘行了个礼。
“问大夫人安。”
懂事、有礼貌。
徐二娘欣喜地微微点头, 细细地看着沈瑾。
脸上白里透红、眼神清澈有力、衣服也穿的不错,是绸子布料。
看样子,这些年, 她过得还可以。
徐二娘眼眶又隐隐聚起泪光,但现在还不确定真相, 不是叙衷肠的时候。
徐二娘勉强把眼泪压下去,重新问她话:
“听说你叫瑾姐儿, 是秋儿的梳妆娘子?”
沈瑾的脑子在飞速转动。
此时感觉就像是她在现代玩过的剧情游戏, 每一句对话都暗藏乾坤,得慎之又慎才行。
不同的回答可能带来后续不同的走向。
话在心里衡量的一会儿,又在嘴边转了三圈, 沈瑾才开口回复道:
“回大夫人,是的。”
秉承着多说多错的原则, 沈瑾尽可能说得简洁。
不到关键时刻, 沈瑾绝不多话。
说完了,沈瑾下意识地抬起头, 想看看徐二娘的反应。
咦?
这国公夫人的眼神也太奇怪了吧!
好像······透过我在看某个人?
沈瑾的汗毛都竖起来了,直觉的雷达biu biu狂响。
咋回事?
“那真是挺有缘的。府里的三小姐名字也叫‘瑾’。”
一直低着头默默站在旁边的银枝, 突然开口,还盯着沈瑾的眼睛瞧。
桌子低下, 国公夫人收回伸出去的脚。
同时,手往银枝那边挥了挥。
银枝立刻闭嘴, 好似完成指定程序的机器人。
沈瑾恨不得立刻跑路, 这里气氛太诡异了。
又温馨、又神秘、又阳光灿烂、又毛骨悚然。
“跟我讲讲你们在楚州的日子吧, 秋儿刚进门, 我还不知道怎么照顾她呢。”
徐二娘温温柔柔地指着面前的石椅,示意沈瑾坐。
待沈瑾坐下, 徐二娘还亲自泡了一杯茶给她喝。
“小姐在楚州不常出门,一般都待在府里读书。小姐性子安静,对院子里的人都好,大家都夸呢。”
即便哪哪都不对劲,即便想跑路,沈瑾也不害怕。
该坐坐、该喝喝。
问到二小姐秋娘如何,沈瑾依然情商高,捡那好话说。
徐二娘满意地笑了,这孩子品性不错,不是个背后诋毁人的性子。
只问了一句秋娘的事,徐二娘便改口试探她真正想知道的答案了。
秋娘的习性只是挡箭牌,她真正想问的是:
“瑾姐儿,你是一直在楚州生活的吗?是楚王府的家生子吗?”
怎么又突然问起我来了,不是问秋娘的事吗?
虽然纳闷,但走一步看一步,这个问题大概不是什么坏事。
沈瑾一个词一个字地小心说:“我是一直在楚州生活······”
上半句说完,沈瑾就看到徐二娘脸上露出明显地失望和落寞。
“但我不是楚王府的家生子。”
徐二娘猛地抬起眼睛,刚才还黯淡下去的脸又迸发出热烈的光芒。
“哦?那瑾姐儿你是?”
询问的声调里都带有浓浓的期待。
嘶———越来越不对劲了,国公夫人这态度,太不正常了。
话里话外怎么总在打听我的事。
虽然奇怪,但好在没有感受到危险,沈瑾继续硬着头皮说下去:
“我是我娘的养女。我娘金嬷嬷当初离府给主子办事,在城里的河里捞到了我。”
“那是一个大冬天,据说我当时窝在一个木盆里,飘在河面上,快要冻死了。我娘不忍心,便把我捞上来,带回楚王府混口饭吃。”
其实金嬷嬷哪里不忍心,她纯粹就是贪便宜,想捞个免费劳动力回来伺候她。若是沈瑾背后的家人有一天找过去,她还能借机赚一笔大的。
但面子上不能直说金嬷嬷的不好,毕竟在别人眼里,确实是金嬷嬷救了她。
免得叫人觉得她不知感恩。
况且,除非必要卖惨,人前不要贬低自己,否则就等着被轻视欺负吧。
这是沈瑾这么多年摸爬滚打得出的经验教训,在现代和古代,都适用。
徐二娘听了,彻底忍不住了,眼泪顿时就流下来了。
她一边拿起石桌上的绸缎巾子遮住哗哗往下流的泪水,一边哽咽着继续问:
“你养娘什么时候捡到你的,你如今又几岁了?”
问话时,徐二娘的嗓子都在颤抖,带着哭音。
“十年前的冬天,我如今满十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