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116)

作者:春有雨 阅读记录

和朱棣一样,他也觉得老五胆子见涨。

不过一向没主见又没想法的儿子,突然勇敢一回,老朱想了想,决定纵容儿子一回。

反正等他自己吃瘪就知道了。

这边,老朱家在年三十简单聚了一下。

朱元璋看着突然少了好几张熟悉面孔,想到就藩的老二和老三家,还有在凤阳的老五家,一时愁绪上头。

儿子们大了,总是要离家的。

燕王喝了酒,手脚很热,牵着儿子小胖手一步一步往停在宫中的马车边走,燕王妃早早坐马车回府了,毕竟是双身子的人,马皇后怕她冻着。

父子两一步一个湿脚印,夜空不知不觉又飘起了小雪,落下即溶。

朱棣撑伞,大半朝朱高炽这边倾斜。

一旁的侯显见状,正要上前接过伞柄,又被朱棣眼神一扫,他就默默退一边儿了。

朱高炽伸手接住空中飘落的小雪花,小雪花落在白胖小手上,没多久就化开了。朱高炽眨眨眼,还想继续接,小手就被一只滚烫大手握住了。

“天冷,小心着凉。”朱棣说。

朱高炽就乖乖哦一声。

没一会儿,朱棣又说:“北平也会下雪,到了冬天白茫茫一片,到时候爹爹带你打雪仗。”

“爹爹,我们什么时候去北平啊?”朱高炽问。

朱棣看向夜空,嘴角一勾,“快了。”

这个快了是真快了,但在这之前,朱高炽没想到还有一件大事要发生。

当天夜里,燕王府静悄悄的,守夜的下人都靠着炭盆打起了瞌睡。

朱棣和徐妙云并排躺在床上,两口子不约而同地失眠了。

徐妙云是敏感地察觉到有事要发生,朱棣是他刚领了一份亲兵都尉府千户的差,等休完假就要去朱元璋手下办事,他也隐隐觉得有事要生。

徐妙云就问:“怎么不睡?”

朱棣:“想点事。”

两口子又沉默半天。

徐妙云:“别想了,早点睡,反正父皇要做什么,我们听命行事就好。”

过了会儿,徐妙云没听到回应,转头一看,朱棣闭上眼睛,紧随而来的就是一阵响亮的呼噜声。

徐妙云:“......”

你真是猪吗?

第50章 第50章 洪武帝大开杀戒

徐妙云在耳畔震天响的鼾声中, 睁眼望着顶上素色锦缎床帘,脑中快速闪过近一年发生的大小事。

她是徐家女,父亲徐达,大明朝开国功勋, 跟着朱元璋一路吃苦打天下的穷兄弟。也是淮西勋贵集团的一员, 更是淮西武将一派的领军式人物。

如今, 朱元璋最看重信任的依然是徐家,徐达。

这不外乎是父亲一直以来谨慎行事, 唯朱元璋马首是瞻,君臣从不逾越一步的结果。

她父亲徐达,徐家,无疑是朱元璋最忠实的拥护。

但有时候徐妙云也会想, 从古至今多少帝王疑心重重, 哪怕是再如何开明的皇帝到后来也昏招频出,为皇权、为继承人扫除一些可能会存在的‘障碍’。

徐家....是否也会沦落到那个地步。

当然, 她父亲徐达的忠心是不需质疑的, 而洪武帝朱元璋也明白这一点。至少从面上看,朱元璋不想动徐家, 父亲和徐家也能得一个善终。

但徐妙云近来时常会因为朝中动向感到心惊。

有些人天生有异于常人的敏锐性, 有的是艺术上的, 有的是军事方面的, 总之各种方面都有可能。而徐妙云大致是在政治上的嗅觉有些敏感。

她本人并不觉得, 只是从小爱读书, 涉猎广泛, 尤喜史书

野谈之类的书籍。又常从父亲徐达那听行军打仗的大小事,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

徐妙云从小才思敏捷,她和东宫太子妃常氏, 一人好武梦里有个女将军梦,一人好文喜欢出谋划策,小时候和人玩闹,两人配合,少有人能把她们欺负了去。

只是小孩子逐渐长成少女,又各自成婚,开始了生儿育女伺候夫君管理后院大宅的生活,儿时那些异想天开终于也变成了梦。徐妙云依旧喜欢看书,从书中看到不属于她的世界。

这个时代对女子规训甚严,洪武帝朱元璋更是明令后宫不得干政,哪怕是马皇后也不能。

不过朱棣没那么讲究,他有时候回家会和徐妙云讨论京师府发生的大小事。只是朱棣一心逐梦大草原,最感兴趣的就是军事,徐妙云从小听父亲谈论这些,倒也能和他说得你来我往。反而是在朝堂政治上,朱棣不感兴趣,徐妙云看朱棣不甚关心,她也没话可说。

本来这些也不是她一个女子该关注的。

只是,对于一些不同寻常,或者说不合乎常规的事情,她就会多想一想。

徐妙云也大多是自己一个人瞎想,她无人指导,也无可参考,只是本能性地觉得不太对劲儿。

一开始,她倒也没想太多。

大明朝初初建国那几年,甚是艰难,处处是战火留下的残垣断壁,在这样一片饱受磨难的土地上建立一个新的帝国,要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

徐妙云是很佩服洪武帝朱元璋的。

也是因为这份佩服,她下意识开始留意朱元璋在朝堂政令、政治谋略上的一些动向。并不全是看得懂的,应该说,一开始是跟都跟不上的。

只能在事后,多思考他的用意。

也是如此,徐妙云才逐渐对洪武帝朱元璋有了一些她个人的了解,而不是对那个喜欢动手揍儿子,看起来很粗糙豪迈的公爹朱元璋。

近一年,徐妙云渐渐有眼前迷雾散开一点的感觉。

但又觉得自己想太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