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115)
以前周王多是研究花草,名贵的有,不知名的有,本来他是对草木药用价值这块更感兴趣的,不过经过这段时间和朱高炽的通信,他突然有了一个冲动,一股热血从内心深处涌出来。
他想弄出更高产的粮食,想在解决百姓温饱问题上尽一份力。
朱棣:“......”
他让周王把信交出来,他要看看自家儿子是怎么给他胡编乱造的。
周王以为朱棣要烧了那些信,更不可能交出来了。
其实信上内容也没啥,除了偶尔几个算术问题,更多的是周王在说。
朱高炽就提了一下自己还记得的一种叫杂交水稻的东西,还有最近梦里闪过的关于农学方面的知识。
他还在想,自己前世也许真是农学生。
不然怎么知道一些农学小常识呢。
当然了,朱高炽也知道搞研究没那么容易,条件有限,想要和前世比是不太可能的。可是稍微提高产量,改善一下百姓温饱问题,应该也能做到的吧。
反正周王叔喜欢研究这些东西。
朱高炽收到他爹爹控诉的信,他就挠挠小鼻子,那个啥,他真没给周王叔说奇奇怪怪的东西啊。
他就是....鼓励了一下周王叔,想去做就做。
这个应该不算奇奇怪怪吧。
人有梦想不奇怪啊。
朱高炽很无辜地眨眨眼,面对他娘亲徐妙云的询问,他也是无法可说啊,还把信件都一股脑儿掏出来,让她
看看,以证自己清白。
徐妙云一一看完,发现儿子也没说错,虽然有把梦里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写给周王看,但那些换个人来就当小儿梦话了。
可是.....
那些激励之语就是罪魁祸首啊!
徐妙云看看自家白嫩可爱的儿子,看他长睫无辜地忽闪忽闪的,徐妙云吸气,再吸气——
行吧,自家儿子就是个爱说好听话的甜心团子,她又不是不知道。
连朱元璋偶尔都能被他一张小甜嘴哄得晕头转向,笑得合不拢嘴,更何况老实人周王啊。
徐妙云最近一见周王妃冯氏她就有几分心虚。
她可是知道,冯氏还期待怀小宝宝呢,女医说的那些话都一一照做,太医开的药再苦也一口一口全部咽下,就等另一个当事人周王回来了。
哎——
又不能叫朱元璋知道了。
要不然周王说不定要被揍。
但徐妙云很快就知道,这事儿啊,瞒不住的。
周王决定不回应天过年,就写了信给马皇后,他还是不敢直接给老爹朱元璋说的,就让马皇后转述。
马皇后:“.....”
马皇后看儿子难得这么明确自己的想法,叹息一声,就决定支持儿子一回,但朱元璋一听,不乐意了。
“他以前搞些花花草草,老子也就随他去了,现在怎么还上头了?”朱元璋一拍桌子,“再过一两年他也该就藩了,不趁现在陪爹娘过年,以后就藩哪有空闲来回跑。”
“.....什么叫花花草草,朱重八你眼睛不好了,老五明明说了,他想为百姓出一份力,研究如何提高粮食产量问题。”马皇后不满道。
朱元璋横眉一竖:“就他?”
不是朱元璋看不上自己儿子,而是,专业的事要交给专业的人,他真以为弄点花花草草就是个农业人才了?
他老朱种过田,知道没那么简单,他老朱都不敢说出那种大话。
经验丰富的老农都不敢有他这般志向!
朱元璋当然知道是好事,但合适的人才来做,真做出来了,那才叫好事。
马皇后也砰地一声,掌心拍打桌子,脸色不善道:“我儿子怎么了?”
朱元璋就:“......”
朱元璋气焰萎靡不少,摸摸鼻子道:“我还不是怕他玩物丧志,年纪也不小了,等到就藩还要掌一地军政之事,当务之急是多学点干实政的本事,真想种田啥的,自己府上,郊外田庄弄一块就成了。”
“种田叫玩物丧志?为民生问题努力叫不思进取?”马皇后不爽,连连回怼。
总之,这天就周王问题,帝后两人各执一词,最后朱元璋说不过甩袖怒走,回去刚要下一道旨意,但想了想,旨意改为了家书,叫太监快马加鞭送过去。
周王接到家书,正是朱棣带着弟弟们收拾行装,准备启程回京过年的时候,朱棣也正让几个弟弟来劝周王。
以后还有机会来凤阳的,不急一时。
但周王知道,自己这次回京,再来凤阳说不定就不知什么时候了,明年,也许后年,他就要去就藩了。
开封的王府修建好了。
就藩后,他需要处理军政杂事,哪还有时间干这些。
周王不想就藩了,他就想待在凤阳。
但这个不现实。
即便弟弟们不说,他自己也知道。
而且,他心中也下了一个决定,只是谁都没告诉而已。
收到朱元璋亲笔写的家书,朱棣他们都以为,一向很怕老爹的周王这下总该听话了,谁知周王把信一放,抬笔写下两封。
一封给朱元璋的,一封给周王妃的,让朱棣帮忙转交。
朱棣:“......”
这老五,胆子见涨啊。
也是这时候,朱棣才拍拍他肩膀,“行了,既然是你想要的,那哥哥也不劝了。”
周王留在了凤阳。
周王妃冯氏也在朱棣回京这天收到了信件,怕冷的她,琢磨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进宫见了马皇后,然后一回府也简单收拾了下东西,赶赴凤阳找夫君去了。
朱元璋看完信,嘴角抽搐半天,最后翻了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