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是朱棣!(168)
与其在这鬼天气里受折磨,挨冻等死,还不如到明朝边境抢掠一番,死了当解脱了,给部落省口粮,抢到手就是赚了,能给部落一个喘息。
开平卫惨状并没给草原人民带来多大阴影,真到了生存艰难时刻,没有什么阴影能让他们止住凶残本性。
抢掠,是他们在天然的厮杀环境中学会的生存技能。
这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
大明再如何强大,一时半会地也无法灭杀草原骑兵的生存天性。
朱棣领兵出塞,追杀胆敢侵犯大明的草原部落。
朱棣这一出去就是半个多月,直到把草原部落杀得东奔西逃,看着这些溜得比泥鳅还快的草原部落,朱棣咬牙,郁闷不已,只能下令收兵。收兵后他也没急着回北平,而是在各个边塞卫所巡视了一番,督促城防建设和练兵,等回到北平已经是两个月后了。
冬去春来,白雪逐渐融化,北平府又露出它原本模样。
虽然春天到了,但气温还是偏低,人们穿得棉袄子还没脱下,时不时的还有小雪飘落。
也就是这个时候,朱元璋密旨召秦王回京。
等秦王到了京师,朱元璋也没召他进宫觐见,反而是亲自去了一趟秦王府,那天,发生了什么只有跟随朱元璋去秦王府的朱标和王太监知道,等到朱元璋回宫,秦王府闭门谢客一个多月,而秦王也在京城待了将近两月才返回藩地。
朝中官员对此有不少猜测,奈何老朱和朱标兄弟都看不出啥异样,难不成真是想念就藩的儿子,喊回来看看?
不,应该不是如此简单。
只有少数‘嗅觉’敏锐的像是明白点什么,但又不敢深想,只能装作人傻眼瞎,什么都不知道不清楚。
北平府。
朱棣收到秦王回京的消息,是他带兵回到北平那一日。
几乎是同时,他抬眸看向徐妙云,正好徐妙云也看着他,两口子不用多说,只用眼神交流就知道了。
原来如此。
是秦王。
第68章 第68章 群狼环伺
秦王入京时就知道要面临什么, 但他还是理直气壮地来了,就算是要承受老爹朱元璋的怒火,他依然是有底气在的。
在朱元璋面无表情盯着他,视线锐利得似乎要穿透他内心深处时, 秦王依然一脸桀骜, 跪在地上。
“李文忠屡次和父皇唱反调, 骂父皇不仁不慈,儿子早看他不顺眼。”秦王眼神阴鸷, 跪得笔直,腮帮子咬得死紧,颇有些同仇敌忾的样子,“父皇当他是亲侄儿, 次次开恩免罪, 可儿子听说他非但不感恩,还找人编排父皇, 骂父皇是暴君, 李文忠这样的逆臣贼子就该死。”
秦王骂完,浑身煞气四溢。
朱元璋依然没啥反应地盯着他, 跟着一起来的朱标看着不知悔改还振振有词的秦王, 难得来了脾气, 指着他训道:“荒唐!你自己做错了事还理直气壮骂曹国公是逆臣贼子, 曹国公是你亲表兄, 是为大明做出多少贡献的开国功勋, 父皇心中有数, 用得着你来仗义执剑?你不过是心胸狭隘,借机报复!”
骂着骂着,只见朱标胸膛高低起伏, 喘气都有些不匀了。
秦王可不单单是谋害,他还有陷害,在曹国公闭门思过期间找儒士论学谈道,私下多有不敬之言,这些也都是秦王令人散播出来的。
“曹国公和你有多大仇恨,你——”朱标痛心疾首地指着秦王。
秦王冷冷一扯脸皮,抬起阴沉狠厉的眼眸,“大哥,虽然我和他是有些私仇,但我一开始可没想要他命,不过是给他些教训,你真以为他私下没抱怨我朱家不公,骂父皇不慈吗?李文忠居功自傲,连父皇都不放在眼里,他以后会对大明忠心,对大哥你忠心吗?”
朱标怒睁双眼,“你——”
嗖!
长鞭如蛇,狠狠咬了秦王一口,登时右脸出现大大一条血痕。
朱元璋废话不多说,一鞭子一鞭子抽在秦王身上,没多久秦王跪都跪不住,身形摇摇欲坠,他又握拳挺住,口中泛血,恶狠狠道:“儿子没错,父皇就是打死儿子,儿子也没错。”
闻言朱元璋眯了眯眼,鞭子抽打的力道更凶狠了。
房间里被鞭风带到的东西碎了满地,秦王没多久就血淋淋的,朱标一开始还闭嘴不说话,因为秦王这次做得过线了,不给些教训他下次还会更嚣张跋扈。
不过在秦王被一鞭子抽倒地上,人也晕死过去时,朱标到底不忍心,闭了闭眼就上前一步拦住朱元璋。
“父皇别打了,再打人没了。”
总不能真让秦王赔命吧。
朱元璋有分寸,他并没有气到失去理智,看人已经晕死,伤痕累累,他鞭子一收,因为抽了太久,此刻也喘气粗急,看着倒地的秦王,只冷冷丢下一句叫太医就转身大步离去。
秦王这次伤得不轻,足足养了一个月才算好,要不是有太医及时治疗,说不定还要留下病根。
但养好伤之后,秦王就跟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隔三差五进宫给朱元璋请安,之前挨揍一直嘴硬不认错,倒是一顿揍挨完了,知道在朱元璋跟前伏低做小,做出知错的样子。
朱元璋看着曾经让他骄傲炫耀过的儿子,冷了一段时间后,到底还是没硬下心肠,在秦王离京回藩地前日,沉声叮嘱道:“这次的事就算了,不过老二你要记住,以后再敢如此张狂行事,朕决不轻饶。”
秦王跪地磕头,“儿子明白,父皇保重。”
朱元璋低头凝视良久,最终一摆手,“去吧。”
等人退出大殿,朱元璋才叹出缠绕在心底的那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