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169)

作者: 春有雨 阅读记录

离京之前秦王还去祭拜了马皇后,一切妥当这才领着亲兵护卫返回藩国。

待到出城,秦王骑在高头大马上,一拉缰绳,回首望向繁华热闹的京师,他眼底阴鸷逐渐扩散至整张脸上。

终有一天....

秦王冷冷收回目光,扬起马鞭,“驾!”

回到藩国西安,秦王一如往常地衙门、王府两头跑,练兵、巡防、和属下商谈处理下边传来的军务,看起来忙得很。

直到半个多月后,他才骑马来到城里一座古寺中。寺庙年份悠久,住持大师也是一名高僧,历经元、明两朝,擅长谈经论佛。

但秦王来找的可不是这位住持大师,而是一位借住古寺的青年和尚。说是青年也不准确,只看那双眼睛就能知道,他年纪应该不小,这人有种矛盾的既年轻又年老的感觉。

大概是经历的太多,见过的凡尘苦难也太多,所以在那双平和的慈悲双目深处,总有种令人看不真切的雾霭萦绕。

秦王一到古寺,吩咐亲兵守在院中,一把推开禅房的门,就见和尚坐在蒲团上,闭目念经。

听到动静,微阖的双目睁开,与秦王阴沉目光对上,和尚微微一扯嘴角,“王爷此行可还顺利。”

闻言秦王嗤了一声,径直坐在靠窗的木椅上,拿起茶壶倒了杯水,“老头子再气,我也是他亲儿子,难道他还真会为了别人打死我。”

语气里有些不屑,还有些讥讽。

“王爷此举还是过激了些,一不注意容易打草惊蛇。”和尚微微一叹,敛下眼皮,念了声阿弥陀佛,端得一个慈悲为怀,只有秦王看着脸上讥讽之意更甚。

这和尚要真是个安分的出家人,怎么会到他身边做谋士。

“不是你说,留下李文忠是个大隐患吗。”秦王似笑非笑地看着假慈悲的和尚。

针对李文忠的陷害诸事,还是这和尚提议的,本来以为能遭到老爹厌弃,在神不知鬼不觉利用病情要了他的命。

谁知道....

秦王一双布满阴鸷的眼眸闪过浓浓不甘之色。

老头子倒是什么好的都想留给太子,从小到大都是如此,太子不用开口要什么,他就把所有好的一一喂给太子。

老头子想得好,要培养出一个完美的继承人,可却养出一个文文弱弱的书生,被那些儒家大道理给洗了脑,假仁假义,优柔寡断,为了维护那些文官一次次站在老头子对立面。

老头子是不是也后悔把儿子养得太好了?

呵呵,太子慈和?说得好听,看他差点被打死不也在旁边装聋作哑,等到时机差不多才站出来做个好人。

这种满嘴道德仁义的伪君子,为的还不是那群读书人嘴里的名声。

秦王真是厌烦了朱标那副嘴脸,不过是生得早了点,就理所当然得到所有好的资源,得到所有偏爱,所以才能做出什么都不计较的大度姿态,反正,他不用说,老头子也会给他扫清所有障碍,他们这些儿子连争一下的资格都没有。

秦王嘴角勾出一抹阴冷残酷的弧度,这个世上只有靠自己争取才有机会。

看着秦王燃烧着勃勃野心的眼神,和尚轻敛平和眼眸,那一闪而逝的雾霾也随之藏于深处,只有那天生微微上翘一分的嘴角,仿佛是在说心情不错。

“静安,接下来又该如何做?”秦王一口喝完手中冷茶,斜斜看向打坐的人。

和尚又闭上双目,手指拨动一串木质光滑的佛珠,“不急,王爷现在该把手头上的事做好,一张一弛,您既然惹了皇上不高兴,也要做些让他高兴满意的事。”

本来朱元璋派秦王就藩西安,也是因为有重要的军事任务交到他身上。

....

北平府。

随着朱三宝、朱四宝百岁宴落幕,徐妙云身体也调养得差不多了。如今面色红润,身形也没有发胖臃肿,步伐轻盈有力,精神气儿十足。

这都要多亏柳冉和沈良两人。

柳冉在药膳一道又精进一些,她在沈良返回开平卫前一有空就找他交流医术,府中一开始有流言生起,徐妙云把多嘴多舌的惩治一番,很快流言就散去了。

被徐妙云如此护着,柳冉嘴上没说什么,伺候起来却更用心了。她从小经

历太多,心中总是防备更多,可自从阴差阳错来了燕王府,日子就一天比一天好,她能在医术一道钻研,没有徐妙云支持是走不到这里的。

天气逐渐暖和,沈良也启程回开平卫了。

小奶娃一天一个样,燕王府也一日比一日热闹,似乎外面的风风雨雨根本飘不进来。

朱高炽一颗心暂时扑在家里人身上,也没太关注外面的事。有些事即便是他知道了,也很难改变。

如果是身边亲近之人,毫无条件信任他的人,也许还能勉力试上一下。

比如,梦中画面闪过的洪武十八年即将发生的‘洪武四大案之一’的郭桓贪污案。

朱高炽不是为难自己的人,他做不到的事就不会刻意给自己压力。

皇爷爷不是他现在的亲爹朱棣,对他做梦啊、心声啊、生而知之什么的瞎话统统接受,一点不大惊小怪,还能抱着他揉来揉去。

“哈哈哈哈哈我儿果然是仙童转世投胎。”

朱高炽:“……”

如果不是朱棣无条件的信任,朱高炽一开始就不敢弄什么火器改造、现代练兵法。

可有的话他能说,有的话不能说,有的事儿能管,有的事儿管了就是越界了。

除非....

他不顾及家人,凭一股热血莽劲儿往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