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273)

作者:春有雨 阅读记录

朱高炽回北平了,老朱一个人干活嫌太孤单,就把前段时间侍疾的朱允炆叫过来。朱允炆被叫来做农活是开心的,可他一个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书生,不添麻烦就不错了。

这不,第一天下地就把老朱辛苦忙活两天的劳动成果踩烂一半,老朱赶紧叫停,让他别下地了,就搁一边儿待着去。

看朱元璋都急黑脸了,朱允炆脸红红地退到一边,懊恼羞愧又无措,站那都不敢动弹了。

朱元璋可没功夫关注他敏感的心思变化,心疼自己的菜地无辜遭殃,下意识脱口道:“你怎么连这么简单的东西都不会。”

而听见这话,朱允炆脸上的红更明显了。

朱元璋也就随口一说,他说的也是大实话,没有故意刺激朱允炆的意思。

某些方面来说,朱元璋确实是个神经大条的粗汉子。他的聪明睿智都用在了军事战略、治国理政上,在与儿孙、妻妾相处上,能用的天赋才智实在不多。

朱允炆天生敏感多思,随着年纪增长,心思更加内敛,面上学会遮掩了,但内里愈发敏感。

朱元璋不过随口一两句话就能让他脸上血色褪去一半,眼神闪烁几下,垂着眼眸乖巧又抱歉道:“是允炆不对,害得皇爷爷白辛苦一场,下次,我一定会好好做的。”

朱元璋正弯腰拯救被踩乱的泥土,闻言头也不抬地说:“你先在一边儿看着,看会了再下地。”

“嗯!”朱允炆用力点点头。

但是第二天,朱允炆刚下地没几分钟,朱元璋就大喝一声,“停!”

吓得朱允炆以一个失衡的动作定在那,身体左右摇晃几下,然后一屁股跌坐在泥地上。

人都摔傻了,一声的脏污泥迹。

朱元璋:“.......”

“算了算了,你还是回去吧。”朱元璋心累地摆摆手。

这农活真不适合他干。

朱允炆却神色一怔,随即耷拉着脸,有气无力道:“哦。皇爷爷,我还是在一旁给您递东西吧。”

“......有啥可递的。”朱元璋就怕他给自己找麻烦,不过看朱允炆有些沮丧,又改口道:“那你就在旁边看吧,有需要朕在叫你。”

“好的。”朱允炆高兴点头。

就这样,在朱允炆的陪伴下,朱元璋兴致勃勃地干了好几天的农活,到底是缺乏运动,等一大块菜地都弄好,朱元璋累得腰酸背痛的。

虽说朱允炆干活不行,还是能给人捶捶背的。

朱元璋念他孝顺也没赶他走,就留他陪着,看起来爷孙相处倒也温馨。朱允炆能感觉皇爷爷对他比从前亲近不少,心里也是开心的。

见朱允炆坐在一边休息也手不释卷,总是在读书,朱元璋心情好的时候还会指点他学业上的问题,只是老朱会结合一些实际问题来展开讨论。朱允炆时常会接不上他的思路,只能留着问题回去找人讨论,等到下次再回朱元璋。有时候答得让朱元璋满意,还会得到赏赐。

对朱允炆来说,这段日子比之前朱高炽在京城的时候要开心、满足多了。以往朱高炽在的时候,这些都是属于朱高炽的。

他在一旁看见过,皇爷爷喜欢指点朱高炽学业问题,两人你一嘴我一嘴地讨论问题,有时候越说越广泛,他一头雾水跟都跟不上了,就见两人又开始拌嘴了。

但更多时候皇爷爷都是含着笑意,眼中明明有骄傲,但嘴上却说:“你这个臭小子还嫩着呢。”

朱高炽就一扫在外人面前的谦和温良,有些得意道:“那可不是,皇爷爷你是老腊肉,我还是小鲜肉呢,我当然还嫩着了。”

然后两人又开始新一轮的拌嘴和笑闹。

每当这种时候朱允炆都插不上嘴,更融不进去。

虽说那时候他也会被顺便问上两句,但每次不管怎么答,都像是一个陪衬,一个用来衬托朱高炽的绿叶。答得好或不好,似乎都得不到皇爷爷的重视和关注,有朱高炽在,他就像个可有可无的边缘人物。

无力又彷徨,想挣扎却更难受了。

朱允炆侍疾结束回到东宫,本来想找朱标请教更多课业和实政的问题,但朱标很忙,朱允炆是不好打扰他的,朱标却不知从哪儿得知他最近的烦恼,专门找他聊了一次。

从那之后要是朱标没空,朱允炆有问题也能请教东宫官署的臣子。

如今,朱允炆激动又开心,每次从朱元璋那领到解不开的问题就像是领到什么藏宝谜题,回到东宫找黄子澄等人讨论,解开谜题再聆听朱元璋的教导。

朱允炆得了赏就会拿给朱标看,朱标笑着摸他头,夸他做得好,再没有比这更让他精神振奋的了。

如果.....

如果朱高炽不来应天读书就好了。

藩王子弟本就不用来京城读书。

朱允炆摇了摇头,甩去脑中思绪,重新翻开一本书,正要静下心来,门外就传来脚步声,朱允炆听见也没在意,以为是宫人来送东西,谁知没一会儿就听到吕氏的声音。

“怎么不休息一会儿。”吕氏一进来就见朱允炆捧着本书看,不由关切道:“午休半个时辰对身体好,你常常读书到深夜,白天再不补一下,小心把身子骨读坏了。”

吕氏身后的宫女还端着一盅汤。

“母妃给你熬的滋补汤,你喝一点再读书吧。”

闻言,朱允炆只好先把书放下,“谢母妃关心。”然后就坐着等宫女盛汤,他视线也落在汤盅上,吕氏看他不说话,眉头轻蹙一下。

“母妃听说你最近很刻苦,经常找人请教学业问题。”吕氏声音天然绵软好听,可她接下来的话却让朱允炆神色淡了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