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爸爸是朱棣!(295)

作者: 春有雨 阅读记录

毕竟如果只是被朱元璋关一下, 流放一下,再有人求个情就被赦免的话, 那就白废朱棣的人力物力了。

终于, 就在朱棣收集好足够鲁王翻不了身的罪证,正要打包借人之手送到朱元璋面前时, 鲁王突然暴毙了。

随之而来的还有当地的民乱暴动。

朱棣没有耽搁, 准备好的鲁王罪证送到了朱元璋手上, 只是不等朱棣的人救出那些被偷的小孩, 就有人领着百姓杀了过去。

这事儿, 莫名透着股蹊跷。

“儿啊, 你梦里还有没有梦到具体点的东西啊?”朱棣拧着眉,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地问道。

朱高炽也拧着眉回想了一下,然后摇摇头。

【不清楚,梦里只是些碎片。】

【而且啊.....】

朱高炽叹气, 他看着朱棣的眼睛,慢慢地一眨眼。

【有些事与梦里闪过的碎片已经不太一样了。】

朱棣也叹气,他摸摸朱高炽的脑袋,扯了扯嘴角,“想太多也没用,反正目前来看有些变化并不是坏的。”

朱高炽点点头。

父子两说完话,朱棣就下去交代人办事了,虽然鲁王暴毙,朱标也亲自去处理善后了,但朱棣总觉得有哪里不对,他要让人继续盯着才行。

朱棣的人暗中盯探,直到朱标把当地民乱处理得差不多,准备回京,也没出现什么意外。

当地局势逐渐稳定,百姓们也安下心来,朱标出来两个多月也是时候回京了。他这头刚启程回京,朱棣也正好要带兵出塞巡视。

如今草原势力争斗不停,对大明的骚扰少了些但也不是没有,时不时就像个苍蝇一样来叮咬两口。朱棣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带兵出塞巡视,一是威慑,一是探查草原形势。

秋风扫过,热气却还没完全褪去。

朱标在百姓夹道送行下,一声声太子千岁中坐车出城。

这几个月朱标费了不少心神,但看到百姓一路送行,身心的疲累似乎也散去一些。

一直到很远,路上还有跪着送行,高呼千岁的平民百姓,朱标命令护送的侍卫不要对百姓动粗,切不可伤人。

好在这些百姓不是暴民,都规规矩矩在路边送行,不敢靠近太子车架,否则侍卫们还真不保证自己不动粗、不伤人。

护卫朱标安危的指挥使刚这么想,目光就一变,锐利逼人地望向前方传来呵斥的地方。

朱标也听见了,以为是侍卫和百姓起了冲突,“去看看怎么回事。”

“是!”护卫指挥使驾马过去,很快马蹄声又传过来,待近了,

朱标就听人道:“回殿下,是一老翁携家里老小来拜别殿下,还带了些家里出产的作物,要奉给殿下,侍卫不准靠近,呵斥声大了点。”

“只是那老翁顽固。”指挥使脸色也不太好看,要不是太子下令不与百姓为难,不能动粗伤人,像这种小事儿驱赶一下就行。

“属下已命....”

话没说完,前方又传来几声尖叫,还有拔刀的声音,指挥使脸色一变,暗骂属下办事不利,不过几个平头百姓都安抚不了。

朱标自然也听见了,他撩开车帘子,一旁的太监也惊讶喊道:“殿下?”

“孤去看看。”朱标说着就要下车,伺候的太监有些急了,连忙劝道:“殿下,这种小事儿您交给王指挥吧,何须您亲自走上一趟啊。”

王指挥嘴一张也要说话,朱标却一摆手,人已经下了车,朝着吵闹的方向走去。王指挥和车上的太监只好跟了上去。

朱标走过去就见一衣衫破烂的老翁,身后是他一家老小,各个都穿着破旧衣衫,可见家中并不宽裕。

而老翁一手提着装有十几个鸡蛋的篮子,地上还有一篮子熏肉干,应该是山中野物熏制而成的。

侍卫当然不敢收下这些东西,之前在镇压暴乱过程中,有几次乱民们冲着朱标来,要不是护卫严密,朱标的安危都要出问题,从那之后,侍卫们更小心谨慎,有次就不小心误伤了普通百姓,朱标从那之后就下了严令。

像这种冲撞太子车架的刁民,放在平时侍卫直接拔刀威胁人走开了,偏偏因为太子严令,他们不得不与人说理。

换作一般刁民,见了侍卫脸色也该知难而退,吓得不敢放肆了,就这老翁听不懂人话,在那纠缠不休。

朱标过来时,正瞧见侍卫不耐烦要拔刀了。

“老翁,”朱标语气亲切地喊了一声,老翁一家颤颤巍巍地跪下行礼,朱标让人把他们一家扶起来,“你的心意孤已经收到了,这些东西你带回家去,留着家里人吃。”

老翁热泪盈眶,有些激动,颤巍巍抖着手想靠近朱标,却被一侍卫眼疾手快地一把拦住,还有人拔出刀,看着老翁家人杀意凛然。

出手的侍卫壮实有力,虽说没用大力,老翁却也站不稳摔在地上。

老翁家人都吓一跳,同时跪下求饶。

看着这一幕,那推人的侍卫也吓一跳,第一反应就是跪下向朱标请罪,他真不是故意的。

朱标倒也没怪罪侍卫反应太强烈,负责保护他安危的人,遇到有人靠近自然会出手。

他上前两步,正要亲自去扶那老翁起身,一旁的太监和王指挥同时出声劝阻朱标。

“殿下不可啊。”

“殿下稍等。”

两人话音还没落地,朱标只觉眼前一花,那个倒地上颤颤巍巍的老翁忽地暴起,包括他身后三个青壮儿子也都从袖中拔出断刃冲过来。

那老翁距离朱标很近,刀刃划过,朱标被人猛地一扯,身形踉跄着往后倒,等他被人稳稳拖住,还没站稳就听人急呼:“殿下,您没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