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后,女配她在边塞种田经商(53)
“这是将军的意思吗?”高壮的仆役试探着问。
柳叶舒点头:“将军允我选几人,但我不愿兴师动众。”眼珠一转,又补充,“庄稼地也不大,用不到那么多人。”
二人领会,将军本意是让这柳管家随意差遣,是她自掏腰包要给报酬。
矮胖的奴役又问道:“柳管家,咱庄稼地有多大啊?”
柳叶舒神秘一笑:“地虽不大,收成可不一定少。”
“柳姑娘,这可是好事,能帮您秋收,我们自然愿意。”高壮的仆役率先应道,随后用手肘不耐烦地戳了戳矮胖的那个,似是嫌他多嘴。
另一人也连忙点头附和:“是啊,姑娘,我们俩都能干活,现在这地里的活我们也都在照看着的,包您满意。”
柳叶舒笑道:“好,那就这么定了。明日起,你们来帮我,多的活我不会让你们白做。”
*
次日清晨,柳叶舒带着两个仆役,一路向庄稼地走去。田野间一片金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禾草清香。朝阳穿透晨雾,洒落在金灿灿的田地上,四周尽是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
走到庄稼地边,柳叶舒远远望见父亲柳父与弟弟柳叶翎正在田间辛勤劳作。柳父弯腰驼背,动作沉稳,手中镰刀上下翻飞,割下沉甸甸的麦穗。柳叶翎在旁协助,捆扎稻草,虽年纪尚幼,却干得十分认真。
柳叶舒站在田埂上,扬声喊道:“爹,翎儿!”
柳父和柳弟正忙得汗流浃背,听到熟悉的声音,一时没反应过来,直到柳叶舒走近,柳父才停下手中的活,抬头看过去。一见是柳叶舒,他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随即喊了声:“翎儿,看谁来了!”
柳弟闻声放下手里的麦穗,抬头一看,竟然是姐姐来了,连忙擦了擦额头的汗,跑到田边,柳父也跟着走了出来。两人快步走到路边。
“姐,你怎么来了?”柳弟满脸的汗水,灰扑扑的脸上,眼中满是兴奋。
柳叶舒揉了揉他的头:“今天特意带了两个人过来帮忙。”她转身向身后的两名仆役示意道:“这是将军府里的两个仆役大哥,专门来帮咱们秋收。”
柳父听后,点头向两人致意,而柳弟则满眼好奇地打量着他们,将军府的仆役果然看起来十分干练。两名仆役上前抱拳行礼,其中一人说道:“柳老伯,柳少爷,我们奉柳将军之命,来帮忙秋收。”
柳父笑道:“多谢了,秋收正是忙的时候,你们来帮忙,我这心里踏实多了。”
“那还等什么?我们快下田吧!”柳弟神采飞扬地说,迫不及待地准备带着两人下田。
然而,当两名仆役踏进田地,目光扫过眼前的庄稼时,他们顿时愣住了。田地里麦穗金黄饱满,个个像小金塔一般垂挂在麦杆上,麦粒颗颗饱满圆润,闪着光泽。放眼望去,整片田地犹如一片金黄的海洋,充满了生命的力量。
“这……这是怎么回事?”矮胖仆役瞪大了眼睛,像是见了鬼一般。
柳父和柳弟停住脚步,对视一眼,疑惑道:“怎么了?”
他们也是第一次种出庄稼,并没发现哪里不妥,柳父心下一沉,缓缓问道:“可是这庄稼……哪里出了问题?”
高壮仆役也难掩惊讶,走上前轻轻触碰着麦穗,感受到那颗粒饱满的质感,磕磕巴巴地问道:“柳姑娘,这、这收成怎么会这么好?我这辈子,从未、未见过这么……这么壮实的庄稼。”
第30章 分外眼红 “他家田里种出的东西不能吃……
两人望着田里丰收的麦穗, 眼中充满了不可思议。边塞的土地贫瘠,气候干燥寒冷,而一路上听柳叶舒所言, 这是这家人第一年种庄稼, 能有这样的收成简直是奇迹。
柳叶舒佯作疑惑:“当初我和爹挑了五斤小麦种子下地,这样的收成算是多吗?你们知道, 正常的收成会有多少?”
两名仆役闻言面面相觑, 这位大小姐怕是从未真正下过地, 不了解农事。高壮仆役向前一步, 微微躬身, 恭敬地答道:“姑娘, 五斤小麦种子, 若按寻常的收成来说,正常情况下大约能收四五石粮食左右。”
另一名仆役也点头附和:“边塞这地方的土地本就不肥沃, 天时地利缺一不可。”
柳叶舒微微皱眉, 若有所思:“那眼下这片地的收成……你们觉得比正常的如何?”
高壮的仆役环顾四周,看着眼前沉甸甸的麦穗, 心里暗暗估算了一下, 眼中闪过一丝敬佩和困惑:“依我看来, 姑娘这片地的收成,怕是能有个十石、十二石吧。这样的收成,简直前所未见。”
矮胖仆役也忍不住插话:“对啊,眼见这麦穗颗颗饱满、金黄发亮, 质量也远超常见的庄稼。我们一路上见过不少田地, 都不及这片丰盛,莫非有什么特别的耕种方法?”
柳叶舒避重就轻:“地里基本都是父亲与家弟在照料,应是照料得仔细。”
“那可不, 我每天都来照顾这些庄稼,捉虫、松土、浇水,没让它们少一滴水!”
柳弟挺直了腰板,手里紧紧抓着镰刀,呼吸有些急促,带着少年特有的热情,激动得几乎忍不住蹦起来。
柳叶舒鼓励的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是啊,你这段时间可没少下地忙活,这些庄稼长得好,你是大功臣。”
柳父站在一旁,低头看了看儿子,又看了看柳叶舒,眼中透出深沉的温情,一直绷紧的身体也放松了,笑道:“等到八月底忙活完这些麦子,九月初又要开始收棉花和玉米了,不知道那两样作物收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