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捡仙(134)

作者: 错金 阅读记录

于是济善便这么大摇大摆地走了进去。

里头伺候的丫鬟倒也警觉,一下子在外头的纱橱里醒了,披着衣服来问济善的话,被济善推了个踉跄,又推回了软榻上去。

济善带着笑模样看了她一眼,这个丫鬟在额上贴了一个很艳丽的花钿,在昏黑的室内微微闪着光。

她喜欢这暗处的微微一点闪光,于是说:“披上衣裳出去吧,我同王爷有话说。”

济善走进内室,一面注视着从床上挣扎着坐起来的平南王,一面走到用椅子前坐下,说:“你见老了。”

她如此的坦然,熟练,反倒令人诧异起来,不急着驱赶她。

床上的老人须发白中夹黑,丫鬟来点上了灯,他便借着这个灯光仔细辨认了济善许久:“你是......你是......?”

济善不说话,那老王爷缓缓地睁大了眼睛:“你......你.......”

“陈净。”

她说。

她的声音飘渺而悠远,仿若来自几十年前。

老王爷猛地哆嗦了一下,眼里迸出光亮来,仿佛被她这一声唤醒了往昔。他从床上跳了下来,动作竟然是矫健而灵活的,忽然变成了年轻人似的。

“你是...!你是......!”

想起来了,却无法呼唤,陈平并不知晓她的姓名。最初遇见她的时候,她只是一个孩童似的神灵。

他矫健步行到济善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当年闹饥荒,是你降临,是你降临!”

“如今你又来了么?又来助我一臂之力了么??!”

济善抬手做了一个推的手势,说:“你并没有给我应得的祭品啊。”

陈净脸上的喜悦又变成了犹疑与难堪,好似疑惑为何堂堂仙人还会在这个时候来同他计较这些。

他总是觉得自己受着仙人的偏爱与庇护,因此敢讨价还价地耍起心眼。到这一步吃与不吃陈相青都不再是她需要考虑的问题,济善朝陈净笑,明明白白地说:“那么,从现在起,你重新开始供奉我。”

供奉,不是一件难做的事,更何况陈净供她本就天经地义。

陈净自诩妻离子断,供无可供,于是便只为济善献上王府中的奴仆。济善闻言冷笑:“你不是还有一个长子么?他并没有死啊。”

陈净骤然噤声。

她始终没有再见到陈相瑀,也察觉不到此人的存在,大抵是陈净用了什么法子将自己长子藏起来了。可见他供仙不是真心,或许曾经有过,但如今都散了。

善将手中的一尊白玉小菩萨像翻来覆去的把玩,看着陈净的神色。

他见老了,心却还一如既往,在感激与期盼背后,藏匿着他的狂妄与奸猾。济善也并不计较这些。

她并不明白陈净对陈相青的态度,又吝啬不舍得交出来,又不好好对待,养来养去,最后养成了仇。

他既然懂得把陈相瑀藏起来,可见并不是个完全不会不顾念儿子的人,只是独独的不懂得疼陈相青。

怪哉。

天底下竟有人能对自己亲生的孩子偏心到这个地步。

然而连陈相青都不明白的事情,济善就更不可能弄明白。

在王府的这段时日,她仗着平南王的布置,断断续续吃进去不少人。她依然会累,于是大多数的时间都在静养,睡觉,积攒力量。

她不取那些人的性命,只要求其信奉跟随自己。别的什么态都不表,陈净围着她打转,试试探探地想要讲话,但说不了几句,便会被济善无所谓的态度堵回去。

然而济善的身份毋庸置疑,她究竟是不是,二人一会面,陈净便能察觉得出来。

于是他不愤怒,人都精神了,每日在王府内活龙似的折腾,硬是将王府折腾出了生气来。

济善问他要了两样东西,一样是供奉,另外一样,则是关于自己的所有记载。

她在世间呆了这样久,有关于她的记载与研究,说不定也已经丰富到了自己无法料到的地步。

而最明显的一点,便是平南王对她的反应。

对于她还只是被捉来捉去的灵体时,他习以为常,她如今落地成人,甚至都长大了。陈净都不吃惊,也并不太过意外。

这说明他其实心里是清楚的,那个被自己封在白山上的仙人,会有落地的成人的那一天。

济善面对着铜镜,扯开脖颈上绸布,露出狰狞的伤口来。

陈相青给她的那一刀把握得相当好,溅血剧痛,却未曾真正伤到她的喉管,如今这狰狞的伤口正在恢复,说话时还会随着发声而疼痛。

这个体验对济善来说很新奇,当她疼痛的时候,她充分地感受到喉咙的存在。

她因为痛苦而新奇,也因为无法停止的痛苦而不耐和烦躁。

在某个夜晚,她独自抚摸着自己的脖颈,听着隔壁平南王因为身子难受而下意识发出的,断断续续的呼痛声时,她忽然明白了一件事。

人是为了活下去,才会对伤痛如此敏感。

假若感受不到疼痛,她永远都不会在下一次再度遇见刀锋之时,去避开它。

假若感受不到身体的苦痛,人永远不会知晓自己的身体在迈向衰竭,死亡,与结束。

而从前她感觉不到,是因为她不需要这份警告。

她的脑袋掉下来,依然活着。

如今不行了。

她的脖颈相较之前,恢复极其缓慢。自己不能再像以前一般,靠这副身躯去博。

陈净派人将所能找到的,关于白山仙人的记载都送了来。

济善翻了翻,没看出什么意思来。

里头大部分是臆测,甚至是笔者瞎编的,即便有记录,也只不过寥寥数笔,一则小记,当作是奇闻轶事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