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雨季(76)+番外
否则,无论是周颂宜,还是徐致柯,无论如何都不会继续在一个公司里面共事。
“就这样吧,挺好的。”周颂宜不再看他,“你需要冷静一下,而我愿意给你这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请你不要来打扰我。”
“就这儿,停车吧。”
他并未停车,“我送你过去。”
一路上,相继无言。下雨天,路上堵车了一会,比往常多费了点时间。
“等你气消了,我再接你回来。”靳晏礼侧头看她,并没有跟着一道进去,“你说的这些,我会考虑的。同样的,我希望你也能考虑考虑我说的。”
和周颂宜结婚那天起,他就没想过离婚。
在他的认知里,并不觉得两人会分开。只是,她确实得花点时间来适应、接受他的存在。
欲速则不达。
人总要学会忍耐。尽管,这个过程也许会有点难以忍受。
周颂宜离开前,对他说:“希望你记住自己说的话。”
她倒不意外他的这番话,一年的相处说短不短,说长也有点儿勉强。
靳晏礼给她的印象一贯如此。
像他这种人,如果哪一天真的爽快地答应了自己,或许那才是反常。
*
在周家住了几天,心情好转不少,原本连绵的雨天,也渐渐有了放晴的趋势。
不过对于自己不着家,整天窝在这处,周颂宜已经替自己的问话找好了理由。
这几天,她除了待在自己的房间,就是跑去老太太的屋子。
或是聊聊天,或是一块儿听听新请来的戏班子唱戏。
“这几天,怎么想着祖母了?”老太太拍着周颂宜的手,慈爱地问,“不着家,不怕晏礼那孩子记挂着你?”
周颂宜:“我想您了。就想在您身边多待一会,难不成这就嫌我烦了,要赶我走了吗?”
“怎么会呢,”老太太隔窗见屋外天色阴沉,“这几日总下雨,你待在我身边,我也好放点心。晏礼那孩子,我终归还是放心不下,比起自家人,多少心没那么细。”
她沉默一瞬,“我自己会照顾好自己的。”
“好,好。”老太太一连说了几声好,转头又聊起其他话茬,“不知道颂宜今天能否给祖母泡盏茶。我听梅婷说,你这孩子泡茶手艺一绝,不过这么久过去,我竟然还没有尝过一次。”
“我都是三脚猫的功夫,梅姨肯定是夸大了。”周颂宜起身,“要是您不嫌弃,我现在就去一程。”
“好。”
老太太说完,侧着头看向身旁的秋花。几十年的交情,无需开口,对方已经心领神会。
秋花走到颂宜身前,“颂宜,我带你过去。”
“嗯。”
周颂宜被领到一间专门放置茶叶的屋子。
茶叶被搁置在百子柜里。
类似于早期的中药柜,只不过柜子里放置的不是药材,而是分门别类摆放着各种款式的茶叶。
老太太有惯常爱喝的茶叶,不过周颂宜选了一种更适宜老人家喝的。
茶喝多了,本就有碍睡眠,况且她夜里总会翻来覆去的失眠。
-
温壶、烫杯、投茶、冲茶、刮末、出汤。
过了一道道工序,周颂宜将茶斟在绿瓷杯里。右手拇指喝食指端着杯沿,中指护着杯底,端到老太太的面前。
“祖母,请喝茶。”
老太太笑着接过,品了一口,“看来梅婷道得没错。”
周颂宜也笑了。
“舒樾这孩子已经高考完,再过一阵录取通知就要下来了。这孩子踏实,成绩向来不错,我倒也不担心。”
老太太低头吹了吹青绿色的茶汤,“咱们周家风风雨雨这么多年,也一路过来了。公司上面的事情,我现在也管不了,但自珩能力足,相信未来也会闯出一片天,感情上和沈家丫头也稳定。”
“就剩下你这孩子了。”
她将茶杯放在桌沿,“泡一壶好茶,泡茶人最需的就是懂、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时间与知识的累积,要沉得下心。”
“祖母知道,我们家颂宜从前是这样一个人。性情稳定,现在也依然是,只是有些情绪在面对晏礼那孩子时,就变了味。”
周颂宜没有说话,瞳仁在听到靳晏礼的名字时,眼睫轻轻颤了颤。怕老太太发现异常,于是低着颈,将情绪全部掩住。
老太太看在眼底,顾自道:“或者说,是他改变了你。”
“祖母。”她张了张嘴,却哑口无言。
“平津粗心,有些事心终究看得不够细。可他看不出来的事,祖母我未必看不出。”
她叹了声,“你还年轻,有试错的资本。再不济,周家也会为你撑腰。”
“有些事情没有想开前,只有将就下去,或者不愿将就而选择离开。”
“小宜,你是前者还是后者呢?”
*
转天上午,周颂宜离开了老宅,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室。
昨天,在老太太的问话下,她终究是有点心动了,和她摊了牌。
有些话可以说与某些人,却并不代表着要让所有人知情。
尤其是周平津。
这阵子,她不是待在周家,就是回到工作室里捯饬自己的稿子和雕刻。没有了时间拘束,有时候难免颠倒了时间。
会在画完稿子后,倒头就睡。
和靳晏礼分开的这几天里,他也遵照了约定,没有再过来找她,给彼此留足冷静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