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怪谈:从入门到入土(22)
饱含恨意的红色,渗进土地里,牢牢扎进红屋的土地。
红屋的玻璃窗被尽数打碎,只余下尖刺型的残渣插在窗框上,还在顽钝固执的防着风。
门是开着的。
房子内果然如新发布的规则所说,空无一人。
里面倒是出乎意料的正常。
尽管地板上有很多被石头砸出的坑,桌子椅子也伤痕不断,但它们摆放有序,并不杂乱。
有人耐心地整理过这里。
温念直奔二楼。
《保姆守则》——不要进入玛丽的房间。
温念握住门把手。
(此条针对你所有的工作时段。)
温念推开房间门。
她现在可不是保姆。
房门大开,无事发生。
温念身体晃了晃,呼出一口气,定神朝里走了进去。
窗户破损,家具和墙壁上都有小坑,不过和楼下一样,这里被人仔细打扫过,仍残存着些温馨之意。
温念将所有的抽屉翻开,没什么收获,里面基本上是一些生活用品。
她没死心,目光又落在了床上。
掀开床单后,果然在床垫和床板的夹层里摸到一个硬壳笔记本。
……其实也只是胡乱试试。
笔记本外壳上印着崇德出版社,是空白本。
它整体上很新,只有寥寥十几页上有使用过的痕迹。
温念从前往后,翻开读了起来。
笔记本内的绝大部分内容没有日期,像是使用者随手记下的片段。
扉页写着“我生命中所有值得感恩的事”。
这是爱玛的笔记。
【很难形容我现在的心情……但无论如何,我们总算是安家了。崇德镇多么高尚啊!我真希望我出生在这里而不是蒙特镇!罢了,罢了……】
【布拉德利先生帮我安排了护士的工作,他说我们崇德镇都是互相关怀,形同一体的。我们崇德镇!这么快,我就被这里的人认可了!当然,我什么都不懂,只能从头开始接受培训,但大家都很耐心,我幸福极了。】
目前来看,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我了解医院的知识越来越多,工作越来越忙。那些老人每天晚上都要呕血,他们一定要将那些吐出来的血放在自己身边,哪怕病房里已经充满血腥味了,他们也不愿意让我处理掉它们,说它们即使浑浊,也是有用的。医生告诉我这是崇德镇的习俗,我立马和她保证,我完全尊重并理解这些,唉……】
血在崇德镇里,似乎很珍贵。
不过爱玛为了能融入崇德镇,也是什么都敢理解。
【崇德镇真是太好了!大家的心肠都太好了,照顾孩子这件差事在这里惊人的受欢迎,并且他们不需要多高的报酬!玛丽很高兴,她画了幅招聘海报送给新保姆,非常简单的简笔画。我知道,她很高兴。】
怪不得红屋里保姆的待遇那么好。
【医院近些天的情况并不好,原来这里只有老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住了进来。短短三天,已经死去七个孩子了!镇长非常沮丧,我告诉她我很担心玛丽的身体,她对我说玛丽不会有事的,放心待在家里就好。】
两个信息点。
一、崇德镇的医院里只有老人。
二、爱玛在崇德镇的处境要变了。
【镇长要我别理会那些流言,但医院还是不再让我上班了。他们凭什么认为是我们带来的疾病?就因为我们是小镇唯一留居的外来者,玛丽是唯一健康的小孩?】
这会儿镇上的孩子已经都死了吧。
【我尽量让家里看起来无事发生。玛丽总会被那些打在墙上的石头惊醒,她的画一天比一天复杂,甚至开始重新画蒙特镇。我克制住自己,没去斥责她。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她懂什么呢!发生那样的事情,我已经回不去了……我必须想办法重新让镇上人接纳我。】
……什么事?
【镇长邀请玛丽去她的家里聚会,她和凯斯都保证,这次聚会后,镇上人会重新接受我们。她一定要玛丽独自前行,因为镇上人想重新看到孩子的样子。她保证一切都会没事的。我答应了。希望一切顺利。】
爱玛要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去参加一场全是由刚刚丧失孩子的家庭组成的聚会?
“真是疯了。”温念皱眉,忍不住说了出来。
更何况这些家庭都认为是玛丽带来的疾病。
【聚会很有用,已经没有人在夜里来了。大家变得不怎么出门了,不过偶尔碰见,也会跟我热情打招呼,顺带向玛丽问好。玛丽很乖。】
【玛丽不停的在画画,每天都有不同的人来取走她的画,家里到处都是她丢下的蜡笔。我和别人说起这件事,他们的回答出奇的统一——不要干涉玛丽。】
【我好像看到马德里太太抱着一个婴儿?或许是我最近精神不好……玛丽总是在半夜醒来看着我笑,第二天,又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的样子。虽然很难承认这点,但我现在确实有些害怕她的笑容了……】
玛丽是去了镇长家的聚会后变得不正常,同时的,三十七个孩子复活。
【她不是玛丽。我要做出点什么。就像之前一样,我会做好的。】
至此,爱玛的日记结束。
温念将这份日记和早上的梦建立联系。
结局很明显,爱玛将玛丽带到了湖边,想溺死她。但事与愿违,最终她被沉入了湖底。
日记的内容也不难看出,爱玛从蒙特镇逃离后,极端地想融入这里,为之不惜让自己的妹妹涉险。
不过还能看出来,玛丽在一开始,确实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