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小宫女上位记(142)
难道我竟是又穿回来了?
梨云一阵惊喜。再看看自己,还是穿着那日去圆明园的衣裳。
唉,若真是穿越的话,也不知道又到了哪里。
正彷徨间,却听得水声哗哗,旁边不远处是一条大河。
梨云朝河边走去。这里四下无人,去看看或许那边有人在。
到了河边,却见河上有船只行驶。梨云只得悄悄伏在一旁灌木丛后面,仔细观察。
一时却听得河中船上有人高喊,“不好,小姐掉河里面了。”
船上的人都慌了神,这个喊那个叫,响成一片,可是没人下去救人。
梨云在岸边看得有些着急,那么多人倒是下去一个呀。
马上又有些明白了,远远看去,船上的人都是古装,应该不是现代的人。古代讲究什么男女有别的迂腐之礼,女子会游泳了又没几个,再听着是喊小姐掉下去了,应该是个有身份的人家,所以就没人下水了。
有人拿了长杆子来,试图叫落水的人抓住杆子。可水中那人正扑腾着,眼看着就要沉下去,哪有能力去抓杆子。
有妇人在甲板上大哭,“我的儿呀,我的儿呀。”
梨云看着要糟,落水的人最忌瞎扑腾,反倒沉得更快。
来不及多想,梨云跳到了水里,她要去救人。
亏得梨云水性好,河也不算太宽,梨云很快游到了那落水者身边。
是一个女孩子,正兀自乱折腾着,眼见就没力气了。
梨云游到后面,从她背后绕过一边胳膊抓住了另一只手,带着她努力朝大船游了过去。
船上人见是一位姑娘救了自家小姐朝这里游来,早有几个壮硕的婆子妇人握着杆子伸了过来。梨云抓住杆子,船上的人连拉带拽把两人拉上了船。
一时有丫鬟婆子围了过来,拿披风的拿披风,上前扶人的扶人,把两人围在了中间。
透点风啊喂!
梨云马上想到了,是这家子人怕小姐落水身子都湿了叫外人看见了,这可是大防。
忙接过披风披在了身上,再看那位小姐,也是被裹住了披风,看情况好像还行,没喝多少水,人也清醒着。
幸好我救得急时,也幸亏我会游泳也知道如何救人,要不也是玩完了。梨云暗自庆幸。
“我的儿,你怎么样?”一位夫人上前哭着问道,看来是这女孩子的母亲了。
“这位夫人,小姐落了水,就怕会受凉,还是快点换上干衣裳才是。”
“对对。”那夫人忙指挥着众人把小姐扶进船舱里,又对梨云道:“多谢姑娘救命之恩,快先进去换了衣裳再说。”
梨云点点头,跟着众人进了船舱。看看四周应该也是秋季的样子,天不算太凉,可是湿衣裳穿久也是要命。
船舱很大,看来是位富贵人家。再看看众人打扮像是清朝汉家的装扮,梨云不由暗喜,难道真是穿了回来不成!
婉拒了丫鬟的帮助,梨云进了一间舱室自己换好了衣裳,又叫丫鬟找来布袋子把湿衣裳装了起来放好,这可是现代的衣裳,不想被人发现只能藏好了。
丫鬟端来温水梳洗一番,这才走了出来。
“姑娘,我们夫人请您过去。”丫鬟引着梨云去了待客的舱室。
见梨云进了门,一屋子人都站了起来,那位夫人满面堆笑,“恩人,快快请里面坐。”
梨云微微一笑,“夫人您客气。”跟着那夫人进了里面,在客座上坐了下来。
那夫人仔细打量着梨云,原先忙乱中没细看,只觉得衣衫褴褛的是个穷苦人家的孩子,没想到竟像那富贵人家出来的。
再看身上穿的是匆忙中找到的丫鬟的衣裳,那夫人不由讪笑一下,“没有合适恩人的衣裳,只能叫您凑合着穿一下了。”
“没事。夫人不用客气。”梨云却不太在意这些,本来还愁那身现代的衣裳没法子换呢,这回正好换下了。
有丫鬟端了一碗茶来,那夫人道:“您先喝了这碗姜茶再说话。”
梨云也怕受了凉,也没多客气,道了声谢便接过姜茶喝了。
这时那位落水的小姐也换好了衣裳过来了,一看也就十五六岁的模样,是个乖巧的孩子。
夫人先叫闺女喝了姜茶才又说话,“快过来,给恩人磕头谢救命之恩。”
小姐答应了,依言过来要给梨云磕头。
梨云忙起身,“实不敢受此礼,不过是遇到了顺手的事罢了。”
夫人却知道这是谦虚的话,本来会水的女子就少,又要顾忌闺女的名节,再耽搁下去人就没命了。
这样的救命之恩不是磕个头就能还了的。
梨云拗不过,坐在那里受了一礼。
那夫人又自我介绍了一番,原来是这家人姓李,夫妻两个带着闺女从家乡回京城。“外子上岸办事去了,没想到就出了这个事情,幸好遇到姑娘,真真是老天有眼。”
“夫人您不必客气才好。”梨云笑道,又思量着人家都自报家门了,自己也该说说了。
这里可能是清朝,就是不知现在是哪个皇帝当政,梨云这个名字怕是不能再说了。
梨云想到了看到的那个李家村,一时计上心来。
给自己安了个李云的名字,家在李家村,村里遭了洪水和家人走散了。
“家里人都不在了……”想起爷爷奶奶,又想起了胤禛,梨云的眼眶都红了。
李夫人见梨云要哭却努力忍住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姑娘也是苦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