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小宫女上位记(143)
顿一顿又道:“姑娘若是不嫌弃,跟着我们也好。”
正说着,就听外面有人在喊:“二爷回来了,二爷回来了。”
李夫人对梨云道,“是外子回来了。”
叫梨云先稍坐片刻,自己去迎人了。
梨云仔细看看四周的家具摆设,更加确定这是个富贵人家。那李夫人又说是回京城,要不自己就应下来留在李家,去了京城再作打算。
当下打定了主意,就等那李夫人回来了。
这时那李二爷知道了闺女落水被救的事,于情于理都要过来谢一谢恩人。
“谢恩人救了小女一命。”李二爷笑着朝梨云拱手行礼。
梨云见这人倒也相貌堂堂不似那奸坏之徒,稍稍放下心来,“李爷客气。”
当下分了宾主落座,李二爷再细看看梨云,心里却犯了嘀咕,这姑娘怎么看着有些面善呢。不该呀,应该没见过才是。
“在下李诚,听夫人说姑娘家遭了难,姑娘可有何打算?”李诚道,“姑娘若是不嫌弃可跟着夫人一起,等到了京城再做打算也不迟,也好叫李某报答恩救命之恩。”
梨云沉吟不语,心中暗自琢磨,自己如今也没个去处,跟着他们倒也还好,到了京城就算找不到胤禛,再另谋生路也比现在强。就是和这李家确实是萍水相逢,不知根底呀。
李诚似也看出了梨云的犹豫,又笑道:“姑娘别担心,要说我们李家也是有点名气的,家兄李卫,如今蒙圣恩升了职,正四品的盐驿道……”
李卫!梨云听得心里一跳,难道是雍正时的李卫不成!差点要脱口问出,现在是雍正几年。
梨云这边暗自心惊,李诚那边也是一拍大腿,想起来了,为什么觉得这姑娘面善!
当下对梨云的挽留又多了几分热切,“姑娘放心就是,我们李家是正经人家……”
“好,恭敬不如从命。”梨云答道。
啊,答应了呀!
“好!好!”李二爷高兴地连说好。
李夫人也很是高兴,“这样才好。”
又叫了丫鬟过来,陪梨云去歇息。
李二爷叫停了船,李夫人派人去岸上给梨云采办衣裳。
不一会,丫鬟抱着衣裳过来,“姑娘,夫人说了,姑娘将就着穿,等回京了再重新置办。”
“麻烦姑娘代我谢过夫人。”梨云也没多客气,接了衣裳。
如今梨云一人住在这舱室里,倒也便利,又去把原来那包衣裳拿了过来,找个机会剪碎扔了。
又套了夫人派来丫鬟的话,知道如今正是雍正元年。
雍正!元年!
梨云又惊又喜。没想到自己真又回来了,而这一别竟是隔了十多年,胤禛也当了皇帝。
只是不知,自己又穿回来的清朝还是不是原来那一个,胤禛是不是还是当初的胤禛。
一路无话。
行路多日,终于到了京城。
站上京城的路上,梨云才觉得踏实起来,离胤禛又近了一些。
李家人口简单,李诚没有妾室,李夫人育有一儿一女。一家四口,父母都已去世。和兄长李卫虽然分了家,但兄弟处得好倒也家庭和睦。
梨云便在李诚家住了下来。
李夫人又提议,既然都姓李,又是过了命的交情,不如认了干亲。
梨云倒无不可,正想搭着李家的交情看能不能见一见胤禛,便应承了下来。
李诚认了梨云做妹妹,梨云便对二人以兄嫂相称,李家的两个孩子叫梨云姑姑。
梨云和一家子处得倒也和美。
到了年下,李卫回了京。李诚听说兄长回来了,连忙去找兄长。
两兄弟没了父母,李卫对这个弟弟倒也不错,很是提携。李诚如今可以说是靠着兄长过日子。
“大哥,你可记得那回在你家看得那画像?”李诚问过兄长安,直奔话题。
“什么画像?”李卫一时没想起来。
“就宫里的,苏总管……”
第78章 我慢慢等就是,总会见到……
李卫记起来了,有这么回事。
当年皇上还是雍亲王的时候,苏培盛给的画像,叫王爷的几个心腹人照着画像找人。应该是王爷的爱妾没了,王爷思念过甚,苏培盛才出此下策。
不过,找是找了几个人,好像都没了动静,王爷应该不喜,这事也就撂下了。
对,二弟是看过那画像。
“怎么了?”
“大哥,如今我遇到了那画像上的人……”
“什么画像上的人,那是皇上身边的贵人,你如何能遇到。”李卫倒叫二弟这话说乐了。
“确实很像。李诚又道。”
知道二弟向来不打诳语,他说像看来很相像了。
李卫心里一动。如今皇上还在孝期里,没选秀,可朝中众人都蠢蠢欲动了。想想年羹尧,还不是妹妹成了贵妃娘娘,他也水涨船高。
谁还嫌富贵多权势高,都盯着后宫呢。
若真是有这么一个人,献给皇上,皇上高兴了更好,不喜欢也没什么损失,倒是不错!
不得不说,李卫能从捐的官做到皇帝的心腹,这阿谀奉承的心思还是很有一套的。
既然知道了这么个人,又听说认了亲,李卫便要去看看那李云。
听说李卫要见自己,梨云倒也不慌张,反倒有些心喜。
梨云见了李卫,大大方方,叫了大哥行了礼。
李卫倒有些惊奇,原以为也就长得像,到底是小地方出来的,没报什么期望。哪知一见面,竟是如此气派的一个人,就是大家小姐怕也没这个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