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小宫女上位记(171)
“不用多礼,快看看她。”皇上一看来的是徐太医,点点头,只叫快看人。
徐太医也对承乾宫这位略有耳闻,能叫皇上亲自来看的必不是一般人,忙沉心静气上前诊脉。
绣幔早已放下,只露出一截遮着丝帕的皓腕。
徐太医诊了又诊,方才收手,朝皇上禀道:“这位姑娘身子并无大碍,皇上请放心。”
皇上听绣幔内并无动静,看来人还未醒过来。
“请皇上容臣细禀。”徐太医干咳一下,朝皇上比比手做了个请的姿势。
皇帝有些明白了,和太医到了外面。
“皇上,姑娘的身子倒也康健,只是……”
“只是如何?”太医的半句话倒叫皇上有些着急。
“只是怕在子嗣上有些艰难。”
人没事就好,皇上没由来松了一口气。
“怎么还没醒过来?”皇上又问。
徐太医一时没了话,怎么说,说人其实没晕就是不想醒过来?
徐太医觑一觑皇上脸色,斟酌道:“许是姑娘受了些惊吓,臣开个方吃了药就好了。”
皇上突然明白了,沉了脸,嗯一声。
徐太医一看忙借口开方子退了下去。
皇上想一想,干脆也走了。
听皇上走了,梨云才“醒”了过来。
倒把南香吓得不轻,“姑娘,您终于醒了。”又要服侍梨云吃药。
梨云拗不过,只得喝了两口,趁她不注意把药倒了。
还真是搬石头砸了自己脚,自讨苦药吃。
这回把皇后得罪了不说,连胤禛也给气走了。
梨云躺在那里听太医要出去说话就知道不好,肯定被识破了。也不知道太医怎么和他说的,反正人也没再回来,肯定生气走了。
走吧,走吧,走了清净。
才不会承认,是看着他和那小年糕一起来,有些叫人难受!
梨云再想一想禁不住又笑了。
自己确实有些矫情了,胤禛他,不知道自己就是梨云呀!
要是知道了,肯定不会是这样的。这一点梨云倒是非常有自信。
第93章 梨云有些诧异地看他一眼……
过了处暑天气才渐渐有了些凉意,而前朝的气氛却不像天气一样清凉,一个又一个的消息传了过来。
先是廉亲王允禩因办事不利包藏祸心,皇帝下旨革去允禩亲王之爵。正当众人惊异之时,皇帝又下了一道圣旨,令允禩妻自尽,散骨以伏其辜。①
“散骨以伏其辜”,这是叫人死了也不得安宁呀。
这得是多大的仇多大的恨!
梨云听了这消息也觉惊异,原来八福晋真的被胤禛下旨挫骨扬灰!
原来还想着,或许有机会能替她求求情,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想想她那酷似小月的脸,一时又有些黯然。但再一想她和李氏一起害了自己和孩子,又不由叫人不恨。
这爱恨交织的人世间!
佛说,世间万事,皆有因果。
而自己和胤禛的因果又会是如何?往事不能问,未来不可想。
梨云在廊下看着外面梨树,绿阴匝地,梨子已长大了许多,再过些天应该能吃上梨子了。
正发呆间,梁全过来禀道:“姑娘,太后宫里来人了。”
梨云一愣,太后?德妃娘娘?她派来人干什么,不会又要叫自己去她那里为难为难吧。
还真叫梨云猜着了,太后果然是叫梨云去她宫里。
传话的宫女倒也客气,“姑娘,太后娘娘请您到永和宫一叙。”
梨云笑一笑,“姑娘稍等,我收拾收拾便去见太后娘娘。”
梁全有些着急,太后有请就怕没什么好事,要不要禀报皇上?
“姑娘,我随您去,万一……也有个照应,养心殿那边……”
梁全话还没说完,梨云便道:“行,你也去,其他的等等再说。”
好吧。
梁全到底还是不放心,又暗中嘱咐了小太监,若是姑娘时候长了没回来,一定要去养心殿向皇上禀报。
梨云带着南香和梁全,跟着传话的宫女去了太后的永和宫。
这太后娘娘也怪,好好的宁寿宫不去,非混在东六宫的嫔妃堆里。
梨云知道,德妃与胤禛的关系向来不睦,可这儿子都当了皇帝了还和她别着劲,图什么呢。
好歹也是亲生的,和十四的差别怎么那么大。
永和宫和承乾宫离得近,只隔了条长街,出了履顺门穿过德阳门便看到永和宫的大门了。
梨云深吸一口气,进了永和门。
多少年了,以前也曾来过这里,被罚跪在雪地上,还是胤禛救了自己。想想往事,叫人难忘。
见梨云走近,等在抱厦里的宫女迎了上来,“姑娘来了,太后娘娘正等着您。”
宫女上前打了帘子,禀报一句:“娘娘,李姑娘来了。”
梨云进到殿内,殿里有些暗,昏气沉沉。太后坐在上首的榻上,把玩着手中的茄楠木十八子。
梨云跪倒行大礼,“李氏请太后娘娘安。”
太后看一眼她,淡声道:“起来吧。”
就这样轻易叫起来了?梨云倒觉奇怪,这位娘娘如今改性子了?
“抬起头本宫看看。”太后叫梨云抬头,都说这位像那钱氏,也不知真假。
梨云慢慢抬起头,倒是一惊,这位太后娘娘远没有当年的丰彩了。人老了许多,鬓角已有了白发,整个人暮气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