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小宫女上位记(172)
太后他细打量了梨云,点点头,“倒是和以前的钱氏挺像。”这一句把梨云说得一愣,不愧是太后,就是这么任性,这要不是自己换成其他人还不呕死。
“哀家知道皇帝很宠她,想来对你也会不错。”
这话怎么接?梨云索性不吱声,听她怎么说。
太后说两句,又叫人赐坐,“怎么还站着,快坐下。”
太后面前,哪有梨云这样的没位分之人坐的道理,这算是个恩典。
宫女搬来了锦凳,梨云只得告罪了挨着凳子边坐了下来。
太后满意地点下头,是个知进退的,对梨云越发热络起来。
“以后若是有什么事,来哀家这里,哀家给你作主。”
太后这句更叫梨云摸不着头脑,这样无缘无故地示好到底有何所图呢。
梨云只得道:“如今一切都好,不敢劳烦太后娘娘。”
太后也是病急乱投医,如今十四还在景陵呢,想找个人给皇帝求情都找不到。
眼看着皇帝做得绝情,老八的爵位没了不说,老八家的都成那样了。老四,他是个狠的,什么事都能做得出,就怕下一个轮到十四了。
一想到十四在受苦,甚至还有可能更惨,太后的心就揪了起来。宫里都传着这李氏长得像钱氏,得皇帝欢心,连皇后都坐不住了。
就象溺水的人看到了稻草,也想抓住试试。这才找了李氏来,想着她如今还没位分,先拉拢了再说,以后在皇帝面前吹吹风,那十四不就有盼头了。
只是太后居久上位,拉拢得无比生硬,又遇到梨云这样的“硬茬子”,丝毫不上套。竟一时有些无措,索性直接说了,“哀家只不过想请你在皇帝面前给十四说几句好话罢了。”
听到这个,梨云更不愿意了。想想你是怎么对胤禛的,又是如何对十四的,还好意思向胤禛求情。朝堂的事梨云是不太懂,可梨云也知道九龙夺嫡,成王败寇。
求胤禛放过别人,可知别人能放过他!
“太后娘娘,恕李氏无能,这事做不到。”梨云说得干脆利落。
却说皇上,在西暖阁的桌案上发现了梨云写字的那张纸,翻开来一看,竟是写的自己的名字“胤禛”两个字,捏着纸的手都颤了,这是梨云的字!
想一想,不正是那日李氏在这里写的,拿了纸就要去承乾宫。
却有暗卫来报,说太后娘娘召李姑娘去了永和宫。
皇上这个急呀,忙叫门外的陈福,摆驾永和宫。
陈福一听皇帝话说得着急,再一看脸色都有些变了,难道太后娘娘出了什么事不成。也不叫备龙辇了,直接请皇上坐了肩撵,还快一些。
一路急行,很快便到了太后的永和宫。
进了德阳门就看到永和门的门口并无异样,皇帝倒放了大半的心。到了永和门看梁全正在站在门里面,永和宫里一片安静,皇帝长出一口气放下心来,下了肩撵。
这才惊觉,自己手里还捏着那张纸,不禁暗笑自己沉不住气,把纸收了起来,便朝里面走。
门口的人一见皇帝纷纷行礼,皇帝摆摆手,止住了他们朝里面报。
梁全也看到了皇帝,上前行了礼,“皇上,姑娘没事。”
皇帝点下头,朝正殿走去。
进了抱厦,陈福朝守在外面的宫人做个手势,宫人们默默行礼。
陈福给皇帝打了帘子,正听到梨云那句,“这事做不到。”
太后一时怒了,手里的十八子“啪”的一下拍到了桌子上,“你这是敬酒不吃……”
“皇额娘,这是要敬谁酒呀?”
一看是皇帝来了,太后脸上有了些尴尬。
皇帝上前朝太后行了礼,梨云了随众人朝皇帝行礼。
皇上虚扶了她一把,低声道,“免礼。”
梨云有些诧异地看他一眼,这人今儿怎么有些……反常!
“皇帝怎么有空来哀家这里?”太后似是想掩饰自己的尴尬,随口问了一句。
“朕今儿恰好有空,也来讨皇额娘一杯酒。”
一句话教太后脸上更尴尬了。
梨云不禁抖一抖身子,这笑话,可真冷。
正说话间,听得外面太监报,“皇后娘娘到。”
皇后也来赶这趟热闹了。
皇帝冷笑一声,哪也少不了她。
皇后倒没想到皇上也在,在外面看到养心殿的人就想打退堂鼓,可人都来了,再回去话可就不好说了,只得硬着头皮进了屋。
皇后给太后和皇上行了礼,太后倒笑了,“今儿是什么日子,你们两个都来了。”
太后和皇后的关系并不太好,以前皇后在潜邸还是四福晋时,常被当时的德妃娘娘叫进宫里,有气都是朝她发的,好话是说给十四福晋听的。
如今成了皇后,太后才有了些收敛。
什么日子?还不是听说太后把李氏叫到了永和宫,皇后想来看看热闹罢了。满以为太后是为难李氏的,没想到竟不是。皇上也来了,是怕他的小美人受委屈吗?
皇后看一看皇上,没说话。再瞥一眼旁边的李氏就想起那梨云来,晦气!
“朕事情多,来皇额娘这里少,是儿子的不是。如今皇后也来了,就让她以后每日来给皇额娘请安吧,也全一全朕的孝心。”皇帝不紧不慢道。
皇帝的话一出就把太后和皇后两个人都说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