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靠厨艺在娱乐圈积功德[美食](103)

作者: 三海间 阅读记录

这都不算什么,馅料里加了豆腐皮才是点睛之笔,给本来嫩滑的口感增加了一点韧劲,口感也不再单调。

江东朝越吃越香,一个吃完觉得意犹未尽,还想再吃一个。

他想再拿一个包子,被江淼淼看到:“别找了,就给你留了一个。话说,小叔你不是早上都不怎么吃东西的吗?”

江东朝拿包子的手顿住,才发觉今天早上怎么这么有食欲了。往常他可是早晨只能喝下一杯黑咖的。

江东朝收回了手,看着桌上的红烧肉、鱼香肉丝、糖醋里脊和其他几样菜,甚至还有一碗番茄打卤面,皱眉:“你早上吃这么多?”

江淼淼只看着手机,桌上的菜却一口没动,“没,我只吃了一个包子,喝了豆浆。就是你刚才吃的那个豆腐皮包子,好吃吧小叔?”

确实好吃。

早上一向没胃口的他,在吃完一个包子之后竟然觉得胃口大开。

江东朝拿过那碗打卤面,囫囵地塞了一口,眉头却又皱起来了——

没有他想象中的好吃,有鸡蛋的腥味,还有点腻,就连刚才那个包子挑起的食欲都没有了。

其实面条还是好吃的吧,可能是因为有点凉了,比刚才的包子差远了。

江东朝把面碗推了推,让李阿姨帮他煮了杯黑咖。

他抬眼就看见江淼淼都快要钻进手机里了,听着声音好像是个美食直播,问她:“你做这么些菜就是为了摆着看的?”

“诶小叔,你算说对了。看苏棠的直播不摆一些吃的闻味道,你刚才下楼就可能看到在阴暗爬行的我。”

江东朝蹙眉:“这一桌菜你不吃是准备倒了?你念了这么多年书就是教会你浪费粮食的?”

他家虽然不缺钱,但老一辈也是了苦过来的,看见孩子浪费粮食肯定是要全家通报批评的。

江淼淼冤枉:“欲加之罪啊小叔,吃不完可以放冰箱里。小江奇和我二叔家的双胞胎不是在奶奶家吗,等我中午正好要去奶奶家吃饭,就让赵姨别做饭了,热热我们一起吃。”

她说完,江东朝就更不同意了:“你们就算了。再加热的食物不新鲜了,你给小孩和老人吃?”

江淼淼忽然凑过来,神秘兮兮地问:“小叔,刚才那个包子好吃吗?”

江东朝不明白她想做什么,老实地点头。

江淼淼嘿嘿一笑:“那可是两天前的包子。李阿姨的孙子特意从西郊县城里带来的。本来是给李阿姨吃的,但是李阿姨血糖高吃不了带馅儿的,就便宜我了。嘿嘿,现在也便宜你了。”

“怎么样小叔,冻了两天的包子还好吃吗?”

看着江淼淼一脸坏笑,江东朝沉默地喝着黑咖。

真的挺好吃的,即便是再加热过也吃不出来异样的味道。

不过江东朝哪会让她那么得意,平静地说:“今天公司要去西郊那个项目视察,你和分管项目的张经理一起去吧。”

江淼淼立即苦着脸说:“江总,我今天请假行不?”

“行,”江东朝眼皮都没掀,喝了口咖啡说道,“看一天江奇、给他开家长会,和去视察西郊那个项目,选一个。”

江淼淼想起江奇小魔王的派头,立即选了后者。

她哀叹了一口气,从这里去西郊开车要一个多小时,她还得先和分公司的张经理汇合,现在就得走。

她看着直播间里苏棠正在买菜,连声叹气,在群里发了个哭哭的表情。

【AAA钣金涛哥[群主]:呜呜呜姐妹们记得录屏,社畜要去上班了。】

这个群就是当初江淼淼上大学时建立的,里面天南海北的人都有,都是一起打游戏的朋友。现在那个游戏她们也不玩了,这个群就变成了分享日常的群。

群成员大多都结婚生子,做了现充退群了;就算现在还留在群里的人也不经常聊天了。

还是那天,江淼淼误闯入苏棠直播间,看到了美食之后欲罢不能,录了屏随手发在了群里,这个群才又活跃了起来。

得到答复后,江淼淼换了一身衣服,又抢过江东朝的车钥匙,耷拉着脑袋准备出发。

临出门前,江淼淼还被江东朝叫住:“蒋总监,记得空闲去县城帮我带回那个、豆腐皮包子,谢谢。”

……

江淼淼很怀疑自己小叔意图不轨,不过她没有证据。

西郊这个对于江家本来就是小项目,不过江家为了培养孩子大小项目都要参加。像江淼淼这样的去了也只跟在后面学习为主。

张经理和江淼淼算是熟悉了,知道是江淼淼来也没觉得惊奇,给了她个安全帽,嘱咐了一些事,就像带着下属一样去了工地。

今天虽然不是什么隆重的日子,施工方的老总和项目经理都来了。视察完之后,张经理蹙眉:“施工进度比计划上慢了一点,保质保量的前提下还得抓紧啊。”

本来,施工进度比合同上慢了一个星期这件事可大可小,以前合作过的甲方代表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这么说一句,不过也只是走个形式提醒一下。只要好处给到位,反正别管怎么样最后完成了就好。

这位张经理虽然没收过他们的好处,那不是他们还没机会给吗,之前他一直出差,现在才来正式视察。

刘恒和施工方的老总没把那句话当回事,一心只想着怎么好好招待甲方爸爸们。

而且为了让甲方放心,他还特意让工地的小领导们要求工人今天中午必须在食堂吃饭,不然今天的工钱就别想要了。

等张经理和江淼淼来到食堂时,工人们已经排队打饭了。姿势一个个垂头搭脑的,开起来就不怎么开心的样子。

上一篇: 死对头竹马骗婚后 下一篇: 曾听旧时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