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厨艺在娱乐圈积功德[美食](129)
相隔几米,谢临闲看不到苏棠具体在做什么,但苏棠神情认真,动作小心,他不敢上前打扰,就站在不远处等着。
这好像还是他第一次看苏棠做菜,谢临闲看着看着,脑海里不由自主浮现出另外一张脸,他这才意识到自己联想到了谁,匆匆垂下眼皮,收心敛神。
鱼肉切好腌制,陈导和徐林还没到,苏棠只好先做一些准备工作,她把山楂洗净,再一个个去核改刀,再慢慢熬制用来浇汁的酸甜卤。
苏棠早就看到了倚在门边的谢临闲,等她把山楂洗好时才问:“谢老师这是在对戏吗?”
剧本里确实有这场戏,岳云华有个习惯,今天如果这出戏演得极好,他便会让徒弟烧一道松鼠鳜鱼。他站在一边,静静地看徒弟手下灵巧地做出这道菜,然后吃得一丁点都不剩,才算高兴。
剧本写得隐晦,此时的岳云华对徒弟陈春生是有着别样情愫的,因此他每次看徒弟做松鼠鳜鱼时,眼神都算不上清白。
恰巧刚才谢临闲看过来的眼神眼神复杂,苏棠还以为他已经入戏了。
谢临闲收回视线,走了过去,坐在一边,问:“山楂是做什么的?”
“做酸甜卤汁。”
“不是番茄汁吗?”
“那都是近几十年为了参加国外的比赛才改良的配方,为了更贴合外国人的口感罢了。其实也可以用青梅的,不过那个时候的北城也弄不上青梅,只能用山楂代替。”
谢临闲挑眉:“那个时候似乎鳜鱼也不是寻常人能吃到的。”
苏棠当然知道这个,不过她记得那时重要的日子,她的朋友还是能弄到一条鳜鱼的,献宝似的给她拿过去,鱼都没什么活气儿了。不过就这样他吃得也心满意足。
看苏棠不甚在意的样子,谢临闲微微蹙眉。
对于红豆的事,他是不能这么轻易下定论的。
锅里熬着山楂,苏棠闲了下来,和谢临闲大眼瞪小眼。两个人各怀心思,谁都没先开口。
还是谢临闲终于憋不住了,问她:“你……喜欢戏曲?”
苏棠本来想说“还行吧”,那一世天天耳濡目染,朋友又总拉她听他新改的词曲,她便渐渐也入了门,不过苏棠还是喜欢做菜多一点,也没听朋友开玩笑说让她也进梨园。
不过,刚才在谢临闲面前已经立好了人设,哪个戏迷票友会说“还行吧”这几个字的。
苏棠想了想就开始胡编:“小时候院长奶奶喜欢听,我们都跟着一起听着长大的,所以慢慢也就喜欢上了。”
谢临闲点点头,似乎是被她说服了,“能否请教一下,刚才你说的我个子高,不适合演花旦这事……”
他话音未落,徐林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坐在料理台前对着苏棠说:“有水吗,快给我来瓶水!”
她说完才看见一旁坐着的谢临闲,尴尬地对谢临闲笑笑:“谢老师也在啊。”
谢临闲比她还小个十几岁,可这个圈子也不按年龄来论。
谢临闲从旁边箱子里拿了一瓶矿泉水给她,“您不是去接陈导了么?”
怎么就一个人来了?
徐林摆摆手:“别提了,我刚接上陈导,那边他助理给陈导打了个电话,我们两个又忙去了剧场,这才给你了电话请你帮忙接苏棠,麻烦你了。”
谢临闲微微倾身点头,表示不用谢,等徐林接着解释。
“你知道张九乾张团吧,这部电影的艺术顾问,陈导好不容易请来的那位。今早就是她给陈导亲自打的电话,我听着电话那边好像是气大发了。
之前陈导不是给他们剧团牵线要拍一部京剧宣传片吗,正好是今早开拍。节目组计划是请一位明星以观众视角走近剧团,体验一下剧团一天的生活,再让这位艺人和副团长一起上台比划两下,就算成了。”
苏棠疑惑:“角度挺新颖的,这种宣传片应该很受欢迎吧,张团怎么还这么生气了?”
徐林喝了一口水,接着说:“坏就坏在请的这位明星上了。打一进了剧院就开始嘟嘟囔囔嫌这嫌那,到了体验环节的时候,直接受不了吐人一后台……”
苏棠和谢临闲对视一眼,一齐看向徐林,“不、不至于吧?”
“就是唱戏化妆时不都要弄那个头吗,他非说人家给他勒得太紧了,是故意的什么的。”徐林压低声音,“不过就算是人家故意的我觉得也情有可原,我就去那几分钟,停见他一直在骂这个骂那个,盛气凌人得,嘴上也一点都不干净,也难怪人家要收拾他。”
徐林叹了口气:“不过人家是赞助商推荐的,可能也换不了了。陈导就留在那边调解,跟我说改天再面试吧。”
也就是说,陈宇民导演今天来不了了。
徐林问苏棠:“你今天还有其他安排吗,要不和我回公司?”
苏棠看着改好花刀的鳜鱼,还有锅里逐渐浓稠冒泡的山楂酱汁,对她笑笑:“来都来了,要不我做完鱼再走?”
她这话是和徐林说的,可谢临闲却一点想走的意思都没有。
苏棠也不管他了,直接做她的松鼠鳜鱼。
麦穗一样的鱼肉挂上湿粉糊,再均匀地沾上干粉,起锅淋油,等鱼肉像花瓣一样绽开,色泽变得金黄,她便把炸好的鱼身鱼头一起摆在盘子上。
徐林看着面前的松鼠鳜鱼,鱼头高昂,鱼尾翘起,鱼肉绽开,真得像是松鼠蓬松的大尾巴一样。
“这就好了吗,怎么没有酱汁呢?”徐林不怎么喜欢吃甜口的菜,但也知道松鼠鳜鱼是什么样子。
她刚提出疑问,苏棠端着一个小号铁锅走了过来。她拿着炒勺舀起一勺红艳亮泽的卤汁,缓缓浇在了鱼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