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靠厨艺在娱乐圈积功德[美食](135)
她迟疑道:“其实师爷后来也没什么特别喜欢吃的,就是有个爱好没变,喝茶的时候必定要搭配个茶点,但是也不拘什么,有时候我还见他搭配过那个什么香芋派……”
这要做什么?
几人又把压力转向了苏棠,苏棠却轻松一笑:“那就做个豌豆黄吧,正好我家还有泡好的干豌豆。”
她本来是想准备做一些豌豆黄带去福利院给院长奶奶吃的。
每一世,她都喜欢给身边的人做一些小点心,干豌豆是最便宜易得的,所以几乎每一世,她的亲人朋友都喜欢她做的这种豌豆黄。
有时候条件好一点,她还会加一些枣子,做小枣豌豆黄;或是用山楂做成京糕,也就是山楂糕,嵌在豌豆黄里,红红黄黄的,好看也好吃,有些酸味衬托也不会觉得腻。
当年小凌霄就很喜欢她做的这种京糕豌豆黄。那时条件有限,豌豆黄做得糙,但也挡不住他每次回来都悄悄跑到厨房来找她开小灶。
粗瓷茶碗沏一碗香气缭绕、余韵悠长的茉莉花茶,再配上几块酸甜醇香的京糕豌豆黄,每次凌云霄都会感叹一句“神仙般的日子”。
“好!”
还没等人回话,陈宇民先高声应和,紧接着是肚子里的鸣叫。
陈宇民顾不上失态,对大家咧嘴憨笑:“那个,抱歉了大伙,我这不是还没吃午饭呢。”
谁让这松鼠鳜鱼的味道这么香,这影棚的排风效果怎么这么差,这都多久了,他还能闻到山楂的酸甜味,无时无刻不在刺激着他的味蕾,他不饿才怪。
徐林去取食材,苏棠被张久乾拉到角落里。
她哭笑不得地看着张久乾堂堂一个大团长,见过许多大领导的清冷美人,竟然像个孩子一样警惕地看了眼那边的谢临闲和陈宇民,确定他们听不到才悄悄问苏棠:“我保证现在没人能听到了,小棠了,你能告诉我你师父是谁吗?在哪?”
苏棠那几句唱腔完全就是师爷凌云霄的味道,刚才她走得那几步台步和身段也都能看出是专业的,基本功差不了。不说比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老戏曲演员,起码比刚进团的那些演员强上太多。
要知道她们团可是最顶尖的京剧剧团,能进团的都是有些本事的。
苏棠苦笑,她的师父严格来说还真和凌云霄有关系。当初他们都是“写”给了师父的儿徒,必须学艺七年,出徒后帮师一年才能自立门户。
她和小凌霄受了七年的苦,后来小凌霄凭着自己的本事成了挑班儿的角儿,凌老板凌云霄;她也凭着自己的厨艺和如黄巧舌干脆在戏班剧院里当起了厨子,师父和那些个角儿们都离不开她的手艺,她也成了特殊的存在。
直到她跟着戏班四处跑、进了京城,也顺利地完成了她这一世的任务,“去世”之后才算结束。
苏棠其实也没想到,她以为只是她的灵魂来到了这一世,按理说身体不应该有这些肌肉记忆,怎么刚才一张嘴、凌云霄的唱腔就脱口而出,出脚摆手都像是练过十几年一样熟悉。
这肯定跟系统有关,她现在检查不了,只能先想个借口搪塞过去。
苏棠做出伤心地样子:“我之前在国外遇到一位老人,我帮了她一个忙,她看我们投缘才跟我讲的这些,也教了我不少,还告诉我不少凌祖的事。她说她父亲是凌祖的朋友。”
“那、那位老人……”张久乾差点惊呼,她强压下自己的激动问道。
苏棠叹气:“如果她活着,恐怕现在也近百岁了。”
第51章 京糕豌豆黄和苦瓜酿肉
在过去,豌豆黄、绿豆糕这些都是穷人为了打打牙祭,偶然发明的甜品做法。
过去的北城,干豌豆易得又便宜,把它泡好去皮再蒸熟,捣烂成泥后放糖炒。过去还会再加上石膏水和枣子。等豌豆泥彻底冷却后,摆形切块。
后来再精细的做法无非就是从原料和配料上下手,白豌豆要精挑细选、摒弃白糖改用桂花蜜糖、周遭再搭配点其他点缀,彻底没了豌豆的豆腥味,口感细腻绵密,造型精美,很得宫廷贵族们的喜欢。
苏棠做豌豆黄和别人的做法不同。单吃豌豆黄只觉得甜腻,有时候会搭配着京糕来吃,可吃完豌豆黄再吃一块京糕又觉得酸得倒牙;但吃一口这个又吃一口那个也不怎么好看还麻烦。于是当初她就干脆把两个结合在了一起。一层豌豆黄一层京糕,做好之后切成菱形块放在白瓷盘里,都不用再淋桂花糖蜜,赏心悦目还十分美味。
做了一周的宽汁味厚的盒饭,苏棠这还是头一次做这种精细糕点。
精细点心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做,于是陈导拉着张久乾去一边讨论怎么改剧本,徐林则是去帮忙买了琼脂。
“需要帮忙吗?”
众人走后只剩下谢临闲自己还在这,苏棠也没和他客气,拿过一碗刚才做松鼠鳜鱼剩下的山楂给他,让他帮忙洗净去核,她则是开始将冰糖融化,开始炒豌豆泥。
谢临闲垂眼用水果刀剔着山楂核,听着另一边隐约讨论着到底要不要把岳云华改成武生。两人都忙着,没有一个人开口,倒是都在对方不注意的时候看了眼另一个人。
谢临闲皱眉盯着她看,又垂眸细细感受,却一无所获;苏棠抬眼看他时带了些探究。
她一直觉得谢临闲不对劲,说不上来哪里不对,总觉得他身上的气息让她熟悉。
刚才陈导和张团一起过来,说了一下想把谢临闲改成武生的事,谢临闲倒是没有反对,还提了一些意见。
她听得一清二楚。说是陈春生这个角色是乾旦,会很出彩,所以为了配合他,师哥这个角色就可以改成两门抱,他可以工武生和花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