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调(196)
这世上有各式各样的女人。赶到京都郊外的那个清晨,前桥阁又派来一封急件。平康王居然死了。信里还说,郭池和金士荣会在城外长亭等候。天气有些热,我跑得满身汗。行至长亭,郭池等在最前方,他和身后众人一般,都身穿素服,所有马车的红顶裹着白缟,风吹过,白缟都扑腾起来。他看见我了,老远就挥起手。
“陛下,你可回来了。” 金士荣跪到脚边,大声感呼。
四下张望。小冰呢?为什么她不来接我。
“先回中殿吧,大伙儿等着呢。”他知道我想去镇国公府,缓缓拦住,“有件事要先禀告陛下,平康王是自戕而死。如今棺柩停在寿堂,等陛下前去祭一祭,尽兄弟之情,君臣之义。”
停下脚步,沉吟片刻。这是谁的主意。
“中殿的几位大人共同商议的。”郭池瞧一眼金士荣,“这样无损皇家声誉。幸好那天先赶到的是镇国公府,他们都会确认,王爷是因为羞愤而自毁的。”
羞愤。他杀了长丰,又想翻我的江山。果然应当羞愤。
于是我点头:“天气热,办好丧事,早点送去茅山落葬。”
金士荣立刻说:“下官也如此想
。只是老丞相又伤心又固执,非要给王爷守满七七四十九日的丧期。幸好陛下已归,快去劝劝他吧。”
马车一路飞驰入城。在城门口的间歇,我叫王琮先去镇国公府,将小冰接到宫里来。中殿的后院里有五间大屋,三明两暗,皇叔的书房寝室都设在此处。我喜欢这里的格局,所以一切陈设如旧。绕开前厅大门,从两翼伸出的回廊,可以直接回到后院。
金士荣迷惑问:“怎么了?陛下不去见他们吗?”丞相大人,大都府尹,太常寺卿,还有小衡王爷都等着呢。
我要先见小冰。平康王死的时候,那些人又不在。
金大人有些为难。
我瞅着他笑:“临走前交代你两件事,你一件也没办好。叫你每天去一趟前桥阁,有要紧事就递信过来。结果呢?娄柱尘半死不活,前桥阁还给冯坚占了;让你看好小冰,别让她乱跑。结果她竟然给抓到九鹿去。”
从脚上拔下靴子,朝他扔过去。他眼疾手快,一下子接住了。
“哎哟,三小姐哪能听我的话。”他觑我的脸色,“您比我知道她的脾气…”
“她一走丢了,羽林卫立马围住半座城。”他下意识朝周围看看,要找人证明似的,“幸好小女机灵…那天我的半条命差点蹉跎没了。”
我没啃声,心头冒火。
金士荣低头,轻声微喘:“是我疏忽,下官甘愿受罚。明知王爷心怀不轨,却不懂防患于未然。”
而小冰竟然为一个相似的背影,可以浑然失去理智。她对她过往的亲人,实在看得太重。
长久的沉默之后,晨光捋清我的眉眼。
金大人揣度各自的心情,接着,他用轻巧的口吻说:“陛下,这位王爷在油田点火,死得不冤。”
我压根不喜欢这位堂兄。不过也没必要表现出来。
他舒口气,接着解释另一件事:“至于前桥阁那头,娄兄的病是家事,三小姐不让我多嘴。冯坚的脑子有问题,这种人碍不着陛下的路,压根不值一提。”
瞧他头头是道瞎掰。幸好提早回来,幸好城墙安稳,街市繁荣。
门口有两位內监,热水备好了,他们来问要不要沐浴。正好王琮赶回来,他把小冰带来了。
从永昌回来的路上,每次想到小冰,总忍不住将她和南宫世家联系起来。回到故土的两年,这个姓氏一直纠缠着我。小冰也不再是那个失魂落魄的女孩了。有一天我猛然意识到,当年她跑到邺城找我,就是为了复兴家族。南宫世家轰然倒塌,它的继承人要找新的依傍。那年在万家庄,我曾经清醒过,骂她利用我。那时的她对我而言,只是迷恋的一个女孩。于是没过多久,气就消了。如今却不同,这个姓氏压在胸口。世族联姻与血脉共融,雍州的风可以吹到中原每个角落。我对她的迷恋,等于让这个家族再度兴盛。
初夏的风轻轻吹,地上散着桃粉色的花瓣。她依然是那个模样,长裙曳地,轻罗束腰。只是面色很苍白,再仔细看,她又瘦又苍白。她见我不吱声,就轻声说:“昨晚喝了药,睡得太沉。没去长亭接你,陛下不会怪我吧。”
于是和上次一样,刚才的揣度和顾虑都抛诸脑后。我一把抱起她,她后脑勺堆起的头发真好闻。想起王琮在邺城对相好说过的情话,我依样画葫芦说了句,我很想你。
她很自然搂住我的脖子,坐在长案上,正好与我面对面。对于我炙热的感情,她从不口头回应。摸一摸我下巴的胡子,就轻轻咬我的下唇。我从心里笑出来,一手将她按倒,案上的笔筒砚台撒了一地。于是外头的內监敲了敲门。
小冰推开我,捏捏鼻子,说我身上怪臭的。
我便拉起她:“你帮我洗澡,还要洗头。我不要他们碰我。”
浴桶放在厢房,跨过门槛,她瞧了內监几眼,又同他们说几句话。我回头叫了一声,她才慢慢跟过来。
“陛下,你挑近身的内官,可要仔细。”头发散开,泼上皂液,她轻轻揉几下,“能看见刀光剑影,却看不见棉里针。想想宣和主君是怎么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