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调(231)
孙姑姑忙道:“有的,嫩黄的石榴红的细绵布,松花绿的茧绸,做成夹袄裙子都行。”
小冰点头:“那就好。宫里这些人口,麻烦姑姑一一照应到。”
说完话,我将人送至门口,对她笑道:“如今公主上午要写字。不如姑姑先回去,吃了午饭,再过来量尺寸。”
她欠身道是,恰好崔流秀走出来,要陪她一起去霞光殿。
回到正殿,小冰正叹气,因为主君再过两天才能回宫。他从雍州回来,又跑去玉泉山庄了。
她愁眉苦脸,我倒不关心这个。拾起挂于椅背的披帛,披裹于她的双肩。这是去年为皇后生辰,绣坊呈献的礼物,用鸢尾花的颜色染的,名叫紫霄罗。
她感觉到了,问:“怎么孙姑姑一大早来,讲些没要紧的事?”
有些迟疑,随后才意有所指:“娘娘喜欢这件披巾么?”
“喜欢阿…”正好立于铜镜前,小冰回过神,然后微微了然,镜子里的我也笑起来。
我说:“下午要宴客,娘娘披上它,好让孙宫令放心。”
转季的时候,太后有轻微咳嗽,皇后与我每日都过去陪侍汤药。今日她吩咐我不用去,只把后院的花厅收拾干净,再去膳房叮嘱一回。皇后刚走,中殿的内官送来两份信,一封很薄,封面写为南宫小姐敬启;另一封是郭池寄来的,厚厚一叠纸。他把每个字写得又方又大,写错字还要划掉重写。虽然总说河道的事一切顺利,可我知道他强调多次,多半因为他们在那里干得不顺。
展开信纸,这次他说了实话。洛水那带民兵愚固得很,老侯爷只会喝醉酒骂人,都帮不上忙。他担心汛期到了,河堤会塌。他还担忧郑大人的身体。接着,叮咛我在内宫专心服侍太后与皇后,闲事勿理;又劝我不要想家,最迟秋天,他可以回来一次。末了,附上一幅自画像,一只黑黝黝的大兔子,两只大爪子,腰间横叉一把泥铲,咧开嘴露着牙,朝我笑呢。他把自己画成兔子,我真心笑出来。
收好信纸,匆忙往膳房走去。今天做青团糕和白酥糖,走进一些,白糖红糖,玻璃瓶封好的蜂蜜堆在一处。张嫂嫂正揉糯米团子,见我来了,忙问好让坐,接着对我说:“喜姑娘,娘娘不爱吃甜的,这些东西奉上去,妥不妥当?”
今天请了安福郡主,她爱吃;还有卢夫人会带两位姑娘来,给孩子吃的。
我又说:“青团糕多做一些,给太后送去,就说是皇后吩咐的。”
张嫂笑道:“刚才郭姑娘来,顺道嘱咐过了。她还帮我拧艾草汁子,你瞧,整整齐齐一碗,那里火上热着呢。”
我也说:“郭姑娘倒是实在人。”
张嫂立刻说:“真的。虽是太后娘娘养大的,跟咱们底下人说话很和气,借口锅还回来,还洗得干干净净。她是好伺候的,不金贵。”
我看到一旁搁置的只是普通瓷碗,就问那套青云茶杯在哪里。崔管事从库里找出来,吩咐茶会要用的。
张嫂忙说:“我锁在柜子里呢,等到装碟子再拿出来。上回金姑爷家的小妞跑来玩,不留神打碎只碧绿碟子,崔公公心疼好久。”
我便起身道谢:“大嫂嫂办事稳妥,叨扰了。”
她跟我至后口,又悄悄说:“姑娘,我在河东的亲戚过来送东西,我想出去两天,同他们叙叙旧情。烦请姑娘准个假。”
我问谁能来换班,她何时走何时回来,又揭了大柱子上贴的值班表,选好人重新写一遍。她趁机同我低语,宫里进的糖霜蜂蜜,又贵又掺了杂物,不如换个对家。如此一聊,琐碎的事越来越多,临近中午我才出来。
皇后已经回来,卧室的窗下了半边帘子,又见尤七老爷坐在窗前,翘着腿喝茶,我知道他要看诊,就退了出来。
孝姑正在偏厅吃饭,见我进来,就问:“看完了吗?我要开炉子烧水。刚才她说,想洗脸洗手,去床上睡一会。”
我摇摇头:“你慢慢吃吧,我去后面看看,先把熏炉点上,不然花厅里太冷了。”
未入宫之前,祖父和母亲叮咛过,要我细心伺候皇后,言语谨慎,不可轻言妄行。其实他们不明白,内宫生活,累的是应付各色过客,而皇后的心思并不难猜。比如下午的茶会,我很早知道,小冰为了互通与亲贵的感情,不得已才发的请柬。正因为如此,申时刚过,贵客们陆续入宫,我应
酬得格外热情。
卢夫人倒不用招待,她是小冰的亲姐姐,直接走进皇后寝室。我在宫门口迎接安福郡主婆媳,他二人满面含笑,先问皇后安好,接着又问候我。前几天看望小衡王妃,送给小世子一对金麒麟,立刻满城知道了。
安福郡主说:“王爷跟去玉泉山庄,王妃留下看屋子,她的病还没好,怕过人,今天就没来。托我带来两盒阿胶,给太后与皇后补身子。”
我接过,又问大公子安好,听说他在雍州很幸苦。
郡主大发感叹:“这孩子莽撞,到处得罪人,我也不知赔了多少不是。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等他回家,定要叫人去各处赔礼的。哎…喜儿,有句话总说不够,咱们真心谢谢你…”
她压低声音,来往喧闹,我却听得清楚:“多亏有你,把他从水里捞起来,如今他是过了这个劫。这番大恩大德,我无以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