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调(284)
令,叫那两个畜生也去掌刑所挨板子。
“打完后,他们不能留在城内。寻个地方,服十年苦役。”
韦伯林松口气,朝我谢恩。面对咄咄逼人的女人,又皱起眉头:“娘娘,您擅自差遣羽林卫,已经不是第一次。这项可是大罪。”
我接口:“是我叫人去的。你闭上嘴,管好自家的事。”
他一副忧国忧民,视我如昏君的表情:“陛下,切不可如此纵容…”
你有什么资格说我,抓起砚台扔过去,大声吼:“滚!”
小冰,因为我临幸一个女人,你就要治我的罪么。我没觉得做错什么。她冷冰冰望着我,是等我道歉,还是等我解释原因。我没什么要说的,身体的忠贞根本不重要,可是你不会认同。
这段窒息的沉默维持一会儿,我俩谁也不服软。崔流秀进来了,说地上都是碎片,他要收拾一下。
“娘娘,你让让,小心划到脚。”
他把小冰扶到椅子里,觑眼瞧她:“怎么气鼓鼓的?娘娘,小心老毛病又犯了。你一生病,陛下就发脾气,苦的是咱们奴才啊。”
接着又跑到我跟前:“陛下,刚才王将军捎信回来,外面卖的珠子不行,还得找东海那种,又大又亮的,夜间挂在屋里,比蜡烛强得多。少不得去问东海要那贡品了。之前您不是说过,找十二颗拳头那么大的,专给琼华宫照亮。”
我的确怕小冰旧病复发。她生气激动,轻则满身红疹,重的就抽搐晕厥。晕厥后,有可能永远醒不了。尤七这么说的时候,我并不相信,没有亲眼见过的事怎么相信。可我内心存着恐惧,所以迫切想治好她。
那老头念叨着,屋子的空气缓和不少。我走近她,想告诉她,没必要介意这事。
伸出手,想碰她的肩膀。她立刻闪开,面色苍白,忿忿说:“你骗我,走开。”
第92章 鹣鲽情深(十三) 这事过去好几天,她……
这事过去好几天, 她一直对我很冷淡。有一晚去看她,她要我答应今后不去九鹿,除非她跟我一起。其实我什么都会答应她的。只要她缠着我吵闹不休, 我嫌烦了, 就会点头答允。可这次不同, 她如冰柱挺立, 纤尘不染, 睥睨恶畜,就如当天威逼韦伯林那模样。我顿时火了,同她吵了一架,之后赌气搬到中殿的卧室睡觉。
隔日逢开阁日,心不在焉独自坐着。面前的李户老谈论豆子麦子的事,我想起什么,问问铜雀台那片地收成如何。他说比往年差些, 河工征了不少佃户,干农活的不够, 水患又淹了一片,怕是更穷了。
我耸起肩膀,这是怪我咯,没好气回答:“你多调些粮食过去, 免得又闹出流民的事。”
李户老就说其它郡县也不富裕,不如向渤海国买一些, 库里的金币今年没用过,十枚金币能换数十车口粮。
我问:“从前也这样做?”
李户老笑道:“是的, 那里的黑土养庄稼,每年的玉米豆子吃不完,常常同咱们做些交易。不仅换口粮, 另有人参海味,也可拿金币去换,从前老主最喜欢吃这些。”
我点头:“好,那你去换。库里的金币存着多少?”
李户老答道:“庆禧四年前存着许多,后来鼓城封关,渐渐就少了。”
收起涣散的目光,意识到他在提点某件重要的事。
韦伯林一直垂首静立,这下没忍住,抢在他人前解释:“陛下,鼓城往西便是黄金城堡,地下有金矿,金子和渤海国的庄稼一样多。景泰老主在位时,每年相赠堡主寒雨空纱,那里的小城邦主见了都喜欢,索要渐多,他们就运金子回礼。如此成了习惯,大伙在鼓城做交易,看中中土什么好东西,就用金币换。多年下来,外库攒了好些金疙瘩。”
原来这样,那如今怎么不做交易了。
金士荣笑道:“陛下,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堡主早已换人,再者,镇国公在那里往生的,从此鼓城封了关。”
清了清脑袋,捋了捋思路,依然是铜雀台的问题:“渤海国要不要绢丝?我拿这个换他们的粮食。”
何红山立刻说:“哎哟,那地方冷飕飕的,谁要穿那个?陛下,那些人土得很,就喜欢亮闪闪的物件,一块金币能换一盒老参呢。”
那没办法了,只能用库存的金币换。我叮咛李户老省着点用,今后每年用多少金币呈报上来。
之后褚白纱汇报河道工程的进度,他说到一半,我就打断了。
“听说有个江头赖十分出名,官道上行驶运粮运工料的骡车,都要交给他过目,工曹派去的督监非但不管,还帮着管理秩序。他是什么人?”
褚白纱见我神色,又见桌上褐皮奏本,猜到是闵代英告的状。
“陛下,江头赖是侯府的人,做过冯大人的管家,后来蒙恩典放出来,依然留住铜雀台做些买卖。当地山路水路崎岖,他告诉运车的如何走路,如何避开危险,这有什么不对?陛下莫听一家之言,大公子不熟悉河道的事,脾气又坏。就如雍州那回,有人不听他的话,他就想办法支人走。”
我扔出奏折:“闵代英还没说自己身份呢,就叫人扣住十来天。若不是有人相救,他就没命了。褚老师,这位江生搜罗完人家行李,将我的御诏直接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