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调(309)
这时尤七从里屋出来,白条睡着了。我转头问他:“你看这花,孩子有救了么?”
他盯着前方,克制住惊异的眼神。事情竟以这样的方式收场。
单立又在山庄住了十天。孩子的鼻孔不再出血,手足温暖湿润,每日迫切地要奶喝。他准备回宫了,询问白条愿不愿意一起回去。白条看我一眼,表示自己的身体没养好,想在山庄多住几日。单立叫来伺候的老嬷嬷,嘱咐每日的吃喝用度,一应去内廷支取。他十分迁就白条,说完后,又笑问她还需要什么。那女人的眼波流转,她想要回那枚月牙印。
“这是陛下留给孩子的信物。”
单立走过来,往我身上一摸,他知道要紧东西,我都放进腰上的金线袋。很快找到了,他拿着还给白条。
我已经坐进马车。庄外的空地,前桥阁来了很多人,他们都在等他回去。
单立还在嘱咐:“等过几日,我和皇后再来看你们。”
白条又叫住我们,她抱着孩子,靠近我:“娘娘,您家里那种花,能不能再送我一些?”
我笑道:“可以,反正那东西比较喜欢你。”
单立不舍得孩子,又特地承诺:“你们放心住着,不会有人来打扰的。”
小花斑跟在一旁,笑道:“陛下别担心,就算皇后娘娘来了,她也打不过我姐姐。”
第101章 琼华雨
露(十五) 从九鹿回来后,我时……
从九鹿回来后, 我时常打点吃穿之物送去。除去时令瓜果蔬菜,又吩咐绣坊准备一摞夏季衣料。母亲给我一副长生锁,金灿灿的, 用大红绳串好, 让我亲手打上平安结。我不想落个悍妒的名声, 也需表现大方点, 装满两只首饰匣子一并送人。母亲总念叨何时接孩子回宫。何时去接, 还需听单立的主意。因为遇到芒种节,单立每天带人祭神祈雨,或者去农田巡视,不得空再去山庄了。
这天有些热,单立带我前往大兴田庄。天地间一片金色,麦子给阳光烘得起了烟。我立在麦穗堆起的狭长缝隙,脖颈敷着细密的汗, 凤冠的金箍硌着脑门,戴久了, 就有点不舒服。这场割麦的典仪清晨开始,直到日正当空还未结束。看得出单立心情不错,前桥阁略奉承几句,他亲自收割了一长排麦穗。我跟着他, 他举金镰,我就捧着金簸箩接, 每次接满,跟随的庄头就猛敲一记铜锣:“主上隆恩, 五谷丰登。”
正午时分终于收拾排场。我知道附近有座养蜂场,想看个新鲜,由一行人簇拥着, 移至养蜂场的凉亭休息。趁众人热闹谈论,自己拿冷水泼了泼脸。单立跟过来,也洗了脸,又帮我重新戴好凤冠。我有好几只凤冠,这顶镶红石的有些重,应该戴那只金丝绕的。是单立说红瑛冠配落霞帔,一定要我戴这个。他总喜欢我打扮得漂漂亮亮。
庄头捧着两盏蜂蜜水,笑脸说:“娘娘,喝口水吧,这水香甜又清爽。”
我便问问下午还安排了什么仪式。
这时正好跑来几个玩闹的孩子,大概是此地农户家的,年纪很小,闻着香味就跟过来。
韦伯林稍稍靠前,对我笑道:“下午原安排去磨坊,请陛下推一推磨。娘娘是跟去呢,或者歇在此处?这里的妇人预备摇蜂浆,孩子们盼了很久,都等着吃呢。”
如何摇蜂浆?原来有一排木桶,外置一把手,内装小齿轮。刮下黏乎乎的蜂块,在桶里碾成稠液。那几个孩子就蹲在木桶边,乌溜溜的眼珠瞪着底部出水口,好像等待着琼浆玉液。
我觉得有趣,想留在这里,挥手招呼庄头:“请人教教我,怎么摆弄这个?”
庄头家的女人连忙阻拦:“不成不成,弄脏了娘娘的裙子。”
韦伯林却叫那些孩子朝我行大礼,有意言说:“娘娘慈爱天地,惠顾子孙。哺育呵护稚童,原是皇后的责任。一碗蜂蜜算什么,娘娘还要教孩子们识字明理呢。”
我脸上笑吟吟的,没有否认。陪单立吃点东西,就催他去磨坊。一群人有跟去的,也有留下看的。挽起袖子,试了几下,那原料浆块实际很重,没几下就觉得摇不动。这时有人拨弄蜂窝,突然迎面扑来几只活生生的蜜蜂,我正专心使力呢,给吓得险些闪了腰。
韦伯林忍住笑,叫妇人端水给我洗手。他们这伙人,心里老对我有成见,见我出丑就高兴了。擦完手,他又慢慢套问九鹿山庄的事。虽然表面上不问内廷,他心中却了如指掌,提及子嗣得来不易,劝我珍惜这股血脉。
众人皆呼:“娘娘,请以江山为重。子嗣延绵,江山才得以延绵。”
好不耐烦,给这些梗着脖子,讲话抑扬顿挫的人教育。
韦伯林见状,又劝说:“娘娘也该多眷顾母家,雍州世家与皇脉共依共存,人丁兴旺才是长久策。”
抬起头,他的表情倒真诚。不知怎的,我突然想到九鹿那个夜晚,它不需要你的血。他们不需要南宫世家的血了。虽然时值盛春,满眼香蕊粉蝶,总有日落秋风起的悲凉。
恰好几位老臣围坐一圈,地上汇聚了长短各异的影子。
我踱步而过,凤冠的金坠子清脆作响,迎风轻叹:“许多事只能顺从自然。长河向东入海,翻山越岭,大浪淘沙,顺者昌逆者亡,无可奈何接受天地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