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方面,大清的人是不如洋教士的。
康熙时候,朝廷针对于天文历法,就曾经有过一次比试,洋人和钦天监的比试。以利玛窦为首的洋人,两次大获全胜,打败了朝廷钦天监,然后得了康熙允许,在京城修建了观测星象的天文台。
至今,雍正继位,那天文台都是保存的好好的,还时不时的有洋人上去呢。后来呢,钦天监出了个年希尧,年希尧有大才华,在看日食这事情上,胜过了洋教士,为朝廷扳回来了些脸面,年希尧也就年纪轻轻,得康熙看重,做了朝廷三品大学士。
可年希尧也那么一个,总不能将年希尧给弄到船上去吧?要带也只能是带洋人,但人家好不容易来了大清,想要人家回去,那就需得一些利益了。
耿文华沉吟片刻,就笑道:“之前我那悬赏令,听说在西洋那边也传开了?找个洋人,让他在西洋那边负责这事儿,若真能带回来一个缝纫机,那他这个负责人,也能得一万两银子。”
想要人干活儿,就需得让人吃饱。
一万两呢,有许多人在大清奋斗一辈子都赚不到。
在船上跟着一个来回,顶多三年。三年一万两,血赚。
弘昼就知道该怎么办了,瞧着时候也不早,就起身:“那我先去办事儿,回头再有什么稀罕事儿,再回来和额娘说。”
耿文华摆摆手,打发了弘昼之后,又去书房整理自己的设计图,衣服不能只追求一个实用性,你还得有美观性才可以卖的出去,不然人家自己做的,能给自己做个好看的,你卖的难看的要命,就算是能节省些时间,也不会有人去买啊。
她自己整理了片刻,就叫知春:“回头你在宫里也问一问,看谁愿意画这样的图纸,若是觉得自己画的还行的,你就花钱给买下来,半两银子买一张。”
知春就笑道:“娘娘要多少张?”
“多多益善吧。”耿文华说道,知春就应了下来。正说着话,外面就来了人,是景仁宫的嬷嬷,说是皇后娘娘有请,让耿文华过去说话。
耿文华也就忙将手边事情放下,跟着嬷嬷往景仁宫去了。
进了门,她就察觉气氛有些不太对,李氏竟是跪在中间的,年氏因着住得近,来的也早,正坐在另一边。她忙上前给那拉氏请安,那拉氏摆摆手,耿文华就在自己位子上坐好。
她这边刚坐好,那边钮祜禄氏就来了。
那拉氏就说道:“人都来了,那本宫就直接说了,齐妃李氏,因着违反宫规,本宫决定罚她禁足三个月,另外抄写佛经十卷,再扣除月例半年。”
说完之后看李氏:“齐妃,你可有不服?”
李氏抬头,隐隐有些不服气:“妾身不服,娘娘今儿叫了妾身来,一进门就让妾身跪着,妾身虽说不解,但因着是娘娘吩咐,也就一直跪在这儿了。可现在娘娘一张嘴就说妾身违反宫规,就算是官府行刑,也需得让人明白是错在了哪儿,您要处罚妾身,是不是也该让妾身知道,妾身是错在了哪儿呢?”
这话说的,可就十分不客气了。
那拉氏却也并
没有很生气,而是说道:“既然你要问,那本宫就和你说个明白。宫里明确规定了,后宫妃嫔,不许和前朝勾连,不许夹带文书,这点儿你是清楚的吧?”
就算是见自家父亲兄弟,那也是需得和皇后提前说一声,皇后会安排人在乾清门那边等着,外男也是不许进后宫的。乾清门有侍卫,也有太监,众目睽睽之下,说话是可以的,但想说什么私密话,那就不行。
见自家娘亲嫂子姐妹这些呢,也是需得和皇后说一声的,但说了也就算了,皇后并不如何管,你愿意见就见,不愿意见就不见。见面的地点可以选自己的宫殿,自己的卧室,总之你喜欢在哪儿都行,御花园也行,这种见面呢,是可以说些私密话的。
但是,绝不许夹带文书进出。
别说是一封信了,就是一张纸条都不行。
那拉氏示意了一下宫女,宫女就端过来一个托盘,上面放着一本书,那拉氏伸手点了点:“你以为这宫里都是愚笨之人,看不出你这点儿小把戏?”
李氏还嘴硬:“妾身不过是送一本书出去,因着听说三福晋最近有些喜欢出门,妾身想要她安分些,特意选了女戒送出去。”
耿文华也才看清楚,那书上还真写着女戒两个字。
那拉氏轻笑了一声:“真要让本宫当众给你没脸?来,既然你心里不曾有鬼,那就将这本书打开,最后一页上,写了几个数字,你根据这些数字,翻找页数,再来寻找同样位置的字,连起来读一读?”
李氏脸色瞬间惨白。
耿文华则是大开眼界,原以为这种密码应该是特殊年代才有的,没想到,现在就有啊?是她小看这些古人了吧?看看,人家李氏,一个后宫女眷,都能搞出来这种密码本。
不过,也太明显了点儿,竟是将数字写在了后面。反正三福晋也是女眷,她干脆将三福晋给叫过来叮嘱一下不就完事儿了吗?还用得着这样费功夫?
不对,既然这样费功夫了,那说明这本书不是给三福晋的,而是给不能进宫的一些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