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文华这才收回视线,顿了顿又说道:“内务府那些个将作监,若是敞开了和民间做生意……”
胤禛脸色立马认真严肃起来:“这种想法万不能再有,不说历朝历代了,就是当年汗阿玛在的时候,允礽的奶兄,靠着内务府敛财多少,你难道没听说过吗?”
耿文华是真没听说过,也就摇头:“倒是没留意过。”
胤禛叹气:“与民争利这四个字,一部分是说你别与普通百姓做一样的生意来抢夺占据他们赚钱的市场,一部分也是说,有钱有势之人做生意,就必然少不了贪污受贿这四个字。你本意可能就只想着公平公正的做生意,但你如何确保你手底下的人就不会恃强凌弱呢?你做胭脂水粉生意,那是不是民间就会盛行种植花草,就会有人出面抢占良田?”
为什么商户三代之内不许入仕,就是因为做生意这事儿,可太多空子能钻了。
你开个粮铺,就有人会将上好的粮食用中等的价钱卖给你,但是人家也不能赔钱啊,那这中等的价钱怎么买来上好的粮食呢?压到最后,所有的利润,全在上面的利益链上分掉了,只有种地的百姓,用最好的粮食换来了勉强能温饱的粗粮。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内务府一旦放开这口子,民间商户首当其冲会吃亏,再然后,就是相关从业百姓。
耿文华抿抿唇,大概明白胤禛的意思,她沉默了片刻才笑道:“倒是我短视了。”
胤禛摆摆手:“也不是你短视,你还是十分聪明的,之前你那句话说的就十分有道理,有多少的利益,人们就敢于冒多大的风险。”
所以要想掐掉风险,就必须将利润局限在一定范围内。
两个人沉默了片刻,胤禛忽然说道:“皇后也不过是才过世,朝堂上就有了请封皇后的折子。”
耿文华瞬间想到了:“所以你这几天才说是伤心过度,不愿意上朝?”
就是为了给朝臣一个态度,他对皇上情深,短时间内,最好是谁也别提册封继后的事情。
揣测圣心也是这些大臣们的必修课。
胤禛点点头,过了片刻,忽然问道:“你想做皇后吗?”
耿文华都惊了一下,仔细看胤禛神色,想从他脸上分辨一下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但奈何胤禛现在十分老道,脸上竟是不露半分,耿文华顿了一下,就摇头:“不想。”
但过了片刻又笑道:“我说不想,皇上信吗?不过,我现在确实是不想,因着我了解皇上。再者,我也愿意为皇上着想,皇上不光是我的男人,还是天下之主,还是三个阿哥的父亲。”
她说她不想做皇后,胤禛也不一定能相信,那干脆就说自己的理由算了。她体谅胤禛,知道胤禛不会册封自己为继后。
果不其然,顿了一下,胤禛脸上略有些愧疚:“朕还想着……若你非得要做皇后,朕该如何说呢,没想到,你竟是这样体贴周到。朕确实是不能……”
他苦笑了一下,做皇上也并非是随心所欲的。
他觉得以耿文华的能力见识,做皇后绰绰有余。但朝堂上,也并非是所有人都赞成耿文华做皇后的。当然,胤禛是个乾纲独断之人,若是他非得要做,朝堂上就算是有反对的,他也并不在意。
就好像他的那些改革,摊丁入亩,火耗归公,朝堂上不都是有至少七成的人反对吗?
他唯一顾虑的,是大清长长久久的江山。
他知道耿文华有许多想法,和这个年代格格不入。他也知道耿文华的来处,和大清处处不同。所以耿文华做皇后,对大清的影响,他并不敢有所保证。
最重要的是,他现在并未选定继承人。
弘历能干,但于女色上过于放纵,于生活上也是略有些奢靡。
弘昼活泼,但做事儿十分认真,也愿意下功夫,并不怕吃苦。
至于六阿哥……胤禛是不会考虑的,年家在的时候不考虑,年家完蛋了也照样不会考虑——就六阿哥那身体,皇位给了六阿哥,是害他,而不是对他好。
若是将来他选中了弘历,那耿文华做皇后就不太合适了。
但若是他选中了弘昼,那耿文华也未尝不能做皇后。
胤禛笑道:“现如今朕只能是委屈了你,幸而你贴心,朕也没什么好说的了。等过段时间,朕给你些赏赐。现在倒是不好大张旗鼓。”
毕竟皇后刚没了,他刚对外表示了对皇后的深情,转头就大肆赏赐耿文华,不说外面怎么说他了,对耿文华名声也并不好。
第221章 这话也有七八分真心。……
耿文华虽然也很想要赏赐,但她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所以也并不强求。
天气逐渐寒冷起来的时候,六阿哥再次生病,他这种遇上天气变化就生病的事儿,已经成了惯例了,太医院但凡一有天气变化,就忙给六阿哥准备汤药。
不光是吃的,还有各种泡澡的,膏药贴之类的。
但还是架不住六阿哥有些风寒,一场小雨之后,整个人就开始发烧,烧的活像是被煮熟的虾子。
年氏一边要照顾六阿哥,一边要操心年家那边,宫里的事情别说是插手了,就是问一问都抽不出来空——胤禛爱惜名声,并未处死年羹尧,只是贬官夺爵,让他去做了九品小将,因着职位太低,说是将领也不算将领,但说是士兵也不算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