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孙恬义被叫进宫了,元烈帝跟做贼似的,偷偷摸摸问颛孙恬义:“爱卿修整河道,欲征发多少徭役啊?”
颛孙恬义道:“初期五万左右。”
初期、五万左右,是五万起底。
这还只是干活的最低人数,还得有“照顾”他们的,从外地向工地运送粮食和建材的,工地上得有给他们做饭洗衣服缝衣服看病的,运河整体的修整清淤,这是绵延小半个中原,需要发动大半个大楚的大工程。
且,这五万,都要正当年的青壮,家里的顶梁柱。他们一走,剩下的家人很可能出问题,毕竟两地路远很难照顾上谁,说不定这一别,就是家破人亡,所以老百姓才如此畏惧徭役。
元烈帝略作沉吟,他登基的时候,以为自己已经没有道德了。此时此刻,发现自己的良心竟隐隐作痛。
“奴隶……”他就说俩字,其他不再多说,毕竟颛孙恬义是个聪明人。
果然,颛孙恬义只是眼珠一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不妥。
“陛下,臣告退。”
“嗯。爱卿去忙吧。”
颛孙恬义走了,第二日他就上了一封多数人都看不懂的奏折——细数关外诸国的野蛮与不仁,不只罗马与大食,连罗刹国(农奴跟奴隶半斤八两)一块儿算上了,他们国内的奴隶生活都惨不忍睹,而且价格极其便宜,甚至很多情况下,奴隶是赠品。
比如买一个盆,赠送一个专门看盆刷盆的奴隶,很多时候买家还不乐意要,因为盆拿回去就能用,不需要更多付出,奴隶带回去还得给他或她饭吃。
“颛孙大人是不是发癔症了?”“关心别人国内的奴隶是怎么回事?”
但有些大臣却沉默不语,尤其是跟颛孙恬义私下里多次商谈修整运河之事的大人们。
这些人第一反应也是“此事有失仁义”,可除了这一点外,买奴隶对他们就都是好处。
于公,不消耗民力,便宜实惠,对国家的耗费也低。
于私,那当然是上下官员能捞得也多啊,还能正大光明地盘剥,毕竟一群话都说不清楚的蛮子,他们即便上告,可谁管?就是买来消耗的。
户部右侍郎先找上来了,青衣小轿地摸到了他们家后门,递上来的名帖和糊着信封。
郭夫人从下人手上接过信封的时候,都翻白眼:“这也就是咱家,但凡换了一家,都得让守门的家奴用棒子给打出去!”
颛孙恬义拱手行礼:“是是是,夫人治家有德。”
第167章 (捉虫) 颛孙恬义:好……
167
户部有烂账在身, 急于平账。其实他们也冤枉,前任的账,薛家拍拍屁股滚了, 与他们一系的官员也陆续外放, 一群欢天喜地被提上来的倒霉蛋, 就被烂账兜头糊了一脸。
偏他们此时还不好提追责的事,因为一提追户部的责,就是追薛家的责, 不就是找太子的麻烦了?待过去了这段日子, 前人的烂账,就变成今人的烂账了。户部的倒霉蛋们, 关起门来就只剩下哭鼻子了。
“这些奴隶,可听话?”右侍郎一来,便直入主题。
目前六部的状况实在是趣,户部如今也是三侍郎主事, 看来元烈帝觉得这种三侍郎主政的局面很不错。
“得用军队看管。”颛孙恬义 道, “实不相瞒, 奴隶除了类似于咱们这边的家生子外, 最大的来源便是战俘,以及那些蛮人抓来的,更野蛮的野人。这样的人大量聚集, 若受到过于残酷的镇压,很可能出事。而且, 他们听不懂咱们的话, 咱们也听不懂他们的啊。”
“嘶……”
能扛得住缺吃少穿情况下重体力劳动的,自然得是青壮男子,这五万多奴隶虽说是分散在河道各处的, 可一伙伙的至少也得有大几千人,无论什么地方突然闹腾起来,这事都不少。
这听得户部侍郎脖子后冒凉气了。
“不过,也不用太担心,因为任何一国,都不可能一口气送过来五万奴隶。甚至可能就是几千几百地朝咱们这运。不好之处,可能……不都是送过来干活的,各处可一定要注意疫病。且咱们买来后,还需养上一阵。好处是,这些人成了批次,前人可以尽快养熟,让他们以夷制夷。”
户部侍郎一听,脸上惊恐之色渐渐褪:“确实是这个道理。”
要是一批批过来,那就好应付多了。
“他们是能吃……的吧?”
“他们不能吃。”
“不不不,下官自然不是说食人,下官的意思是……”
“牲口吃了都得嗝屁的,还是算了吧。总不能把人买过来,没挖一瓢土,就直接埋土里了吧?白费朝廷的财力。”颛孙恬义脸一拉,直接怼了。
这话问他,他能答“喂,尽管喂”吗?回头事情爆出来了,户部就能说“颛孙阁老吩咐我们的。”虽说只有两个人说话,颛孙恬义能不认,但这也是很难受的。
户部侍郎有些尴尬,但还是规规矩矩告辞了。
颛孙恬义知道为什么户部派这位有名的莽撞人过来,虽然问的话都不该说,可这些也确实是户部那边最想知道的。
工部的也过来了,修整运河,他们必定要参与的。
“这些奴隶,干得好活吗?别买来是白瞎。”
“您该也看见我家里的那些礼物了。”
“……”确实,他们来之前就去打探了。
庄子上种地的奴隶,不但穿好了裤子,也穿上了上衣,还有人盘起了发。都规规矩矩地耕地,十分卖力。虽然交流还有些困难,但最聪明的人已经能一个字一个字蹦着,表明自己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