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1)+番外
这样乱的世道,边疆服徭役,可以说是九死一生了。
听到判决,堂下哭声一片。
“大人,求求您饶了我们吧……”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卫诤厉声道,“将犯人带下去。”
衙役们将罪犯拖了出去,大堂上渐渐恢复了平静。
卫诤看向姜初,眼神清明,“接下来,还要辛苦你安置那些女子。”
姜初点头,“大人放心,这是下官应该做的。”
旁听的人相互结拜离开,显然是对判决信服。
而有些被吓破胆的就先忽略不计,可能是做贼心虚吧!毕竟青州官商勾结,风气糜烂,谁知道张田春收集来的少女有没有赠送过这些人呢?
当然,这些内情是姜初自己私下要了解的,迫于平稳,卫诤都没多问。毕竟青州的钱大部分是流向杨谙的,人处理多了,引起反扑就不好了。
接下来的事就简单多了,清点库房,除去抚恤金和收殓尸骨所需的银钱,其余的卫诤全部叫人登记成册,连粮库都被清点出三分之二。
姜初还额外申请了一批赏钱,毕竟除了捕快么,帮忙的人那么多呢?
所以卫诤人还没走呢,清点好的财物已经在装船出发了。有条不紊的往京城去。
季师爷是生生心疼病了,躺在房间不出门。
姜初想着,等东西运完,估计卫诤就会走了。所以每天兢兢业业的办公,督促李石等人通知人认尸,核实信息,发放补偿金。
又偶尔慰问缩在她后院的女子们,有没有想起家在那的,可以提供护送服务,可惜这些女孩子好像认定了县衙后宅,稍微恢复精力后,天天抢着干活。
后院的李子树,连树叶都被精心擦拭过了。
姜初还把两家名下的田契整理出来,准备分配给田地少的贫户。而有些查实是被强卖的田地,也物归原主。
这一系列举措,让姜初民心大涨,连路上遇到个三岁小孩都想把嘴里的糖抠出来送给姜初。可见大家多喜欢她了。
如此又过了五日,卫诤终于表示要走了。
姜初立刻挽留,再三挽留不过,姜初才放弃,情真意切的表示要请卫诤吃饭饯行,卫诤当然是应了。
旁观的谢辰表示,他都快不认识情真意切这个词了。当然,也可能是嫉妒,因为吃饭这事他并没有被邀请。
第十章 饯行
因卫诤已计划好翌日一早便出发,所以今日傍晚姜初特命人准备了饯行宴。
菜品贵精不贵多,因青州有码头,所以光是海鲜都有好几道。
姜初还准备了本地特色酒,别误会,当然不是美人酒了,张府搜出来的美人酒已经全部销毁。
甚至很多百姓都参与了砸酒行动,就全部碎在女儿坟,县衙为孤骨选的山坡,现在改名女儿坟了。
山坡的酒香几日都没散尽。
而青州本地的酒,就叫青酒。是用正经粮食酿造的,口感也是极好。
卫诤前来赴宴只带了两个人,一个是堂前记录的书记员,一个侍卫。
因为县衙空房间都被堆东西,又挤了不少女孩子,所以卫诤一直都是住客栈。
“卫大人快请入座。”姜初连忙招呼,又殷切的提起酒壶,边倒酒边道:“此次多亏卫大人坐镇,不然下官不知如何忙乱,敬大人一杯。”说完抬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姜大人什么都好,就是过分谦虚,此事就算没有我姜大人也必定会做的非常好。”卫诤含笑着也饮了一杯酒。
姜初连忙继续倒酒 ,“卫大人折煞我也,当不得如此夸奖,卫大人若不嫌弃,叫下官一声子初便是。”
姜初,字子初,在听到卫诤一声声姜大人的时候现想的。
“子初小友,那我就托大当一回小友的正言兄了。”卫诤从善如流,很是亲切。
卫诤,子正言,及冠后就有的,其恩师取的。
姜初心中警铃大作,卫诤,三品钦差大臣,又是太子的老师,居然对自己一个七品小县令如此礼遇,所图盛大啊!
他图我什么?难道是我的祥瑞之名,姜初心想。总不能图我文化低吧!
不管心里怎么想,姜初表面非常惊喜,激动的叫了一声:“正言兄。”
“哈哈,好......”卫诤畅怀大笑。
“兄快吃菜,都是青州特色。“
“不错不错,这虾比我以往吃过的都鲜美。”
两人推杯换盏,酒过三巡,相谈甚欢。都有些脸色发红,眼神迷离。
站在一旁书记员和侍卫早在两人称兄道弟的时候下去吃饭了,找的季师爷陪同。
现在席间,只剩两人。已经吃饱开始喝茶了,喝的是姜初从庙里带回来的桃花茶。
“子初你性格豪爽,又与太子年纪相仿,若是太子认识子初,必会将你引为知己。”卫诤抛出橄榄枝。
“正言兄慎言,我等怎配与太子殿下相提并论。下官虽然当官不久,但是对殿下亦是敬佩不已,身心折服。”姜初正色道。
姜初说的是实话,太子殿下名声极好,是个真正为百姓的,姜初是敬佩的,但是不多。
“哈哈,太子为人爽朗,最是爱交友,子初不必妄自菲薄。”卫诤大手一挥,“待我明日便书信一封,为小友引荐。”
“那就多谢正言兄了。”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姜初自是答应,也有些疑惑。
他竟然是要拉拢我,可是我有什么好拉拢的,难道要我做细作?
可是杨谙的消息我是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参与不到啊,知道的还不如季师爷。
又或者是被我的人格魅力折服?可能是酒喝多了,姜初有点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