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只是个县令啊/青州小县令(12)+番外

作者:殊宝 阅读记录

“正言兄也看到,小弟这衙门连个主簿都没有,此次审案还辛苦正见兄的人记录,孔华兄弟大才,记录罪状滴水不漏,这几日的田契房册也是多亏他帮忙才这么井井有条。”

“孔华得子初赏识,也是他的运道,不如就留下来帮子初兄如何?”

姜初欲言又止,“自是极好,但季师爷那里......”姜初当然愿意了,可这卫诤的人留下被杨谙知道了,不出三天就怕是没命了,自己也要被猜疑。

“这有何难,子初安心等着,明日一早季师爷自会来找你,主动留人。”卫诤胸有成竹。

两人算是勉强达成了小同盟,姜初也是脚踏两条船的人了。运气好嘛,当是多了一条路,运气不好嘛,就是自找死路了。

姜初送卫诤出府的时候,孔华也是浑身酒味,但是还能来扶卫诤。而巧妙的是,季师爷也来相送,对孔华的态度非常友好。

姜初耳尖的听到季师爷还交代和孔华一起的侍卫好好照顾孔华。

送走了卫诤,姜初一身酒气的躺在床上,连脸都不愿意洗,被桃香和桑紫服侍着擦了脸和脚。

挥手让两人退下,才起身自己褪了外衣躺下。

虽感觉疲累,但是大脑很清醒。在脑海中把今晚的话复盘了一遍,才安心下来。正准备睡觉,就被床边身影吓了一跳。

正要叫人就被捂住了口鼻。“是我,你别叫,我放手了。”谢辰开口,借着月光,姜初勉强看清,疯狂点头。

再不放手,就要被捂死了。

姜初大口大口的喘气,回过神来,想大声骂又怕引来人,只能憋屈道:“你是不是有病,你捂嘴就好了,捂我鼻子干什么,你说,你是不是要我死?”

谢辰心虚道:“我一时情急,见谅见谅。”

姜初坐起身,拢了拢被子,才问:“有什么事快说。”

“啧,这么热的天怕冻啊?”谢辰撇嘴,在姜初不善的目光下才说正事:“你是不是投靠太子了?”

姜初,姜初崩溃,踏马的问这么直接,这叫人怎么回答?

好在谢辰并不需要姜初回答,俨然一副肯定语气,“我就知道,好样的姜初,我对你越来越看好了。还有,我明天准备完成我的诺言,对张田春进行阉割,附赠周其一个,我来通知你一声。“

姜初一时不知道该吐槽哪一点,阉割不阉割的不重要了。

姜初只关心:“你是不是偷听我和卫大人说话了。”

谢辰意味深长道:“放心,只有我听到,我帮你们放风了,附近都没人,都吃饭去了。”

谢辰说完,一个闪身从窗户消失了,走的潇洒。徒留姜初呆滞坐着。

姜初捶床,完全拿谢辰没办法。

某种意义上,谢辰才是真正的大师,他只听的见自己想听,自己想做的完全不管别人死活。

怎么不算呢?简直是超脱凡人了。

很多人肯定好奇,钦差怎么是太子的人呢,皇帝呢?皇帝当然还在,而且精力旺盛,所以杨家才越来越如日中天。

杨家被很多人在背后称靠女人上位,太后是杨谙的姐姐,皇后是杨谙的女儿。皇帝还是小皇子的时候,杨谙就是他的老师。

皇帝可以说是基本被杨谙养大,很多理念,教育,思想,甚至是三观都来自于杨谙。

本来嘛,没人注意,一个皇子,被舅舅养大,亲外戚又没多大影响。

而且杨谙的爹杨铭化当时只是一个五品官,又在礼部,连实权都没。

可是谁知道先皇年老疑心病越来越重,对当时正当壮年,聪明能干的太子越发看不顺眼,终于把太子逼死了。

太子死了,底下所有皇子王爷都觉得机会来了。

长达五年的争斗,老皇帝甚至推波助澜,皇子们斗的更加兴奋,六个皇子死得剩一个,老皇帝才开始后悔。

人死不能复生呀,最小的皇子,也就是现在的皇帝,武兴,才十四岁,而且性格单蠢,根本没人把他当做对手,一个连名字都比较敷衍的皇子。

他,武兴,捡漏了。

儿子死得只剩一个,老皇帝气急攻心,可能是急着去找儿子吧,才册封太子三天就驾崩了。

短短三天,皇子变太子,变皇帝。话本子都不敢这么写。而杨嫔一跃成为杨太后,也是一步登天。

杨家水涨船高,杨铭化五品变一品,摄政大员,杨谙也成为太傅。

没人反对么?当然有,可是胳膊拧不过大腿。皇子斗争死得官员太多。

老皇帝年轻时候是个能干的帝王,所以兵权在手。

临死可能是慈父心突然来了,又或者担心被造反,丢了武家江山,所以在立好太子,立刻就交托了兵符。

老皇帝可能做梦也想不到,武兴拿到兵符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来杨谙。“舅舅,给,你帮我处理。”交接的非常丝滑。

所以,皇帝登基已经三十二年了,四十六岁了,兵权还是在杨谙手里。

虽然他也没想要回来,但是太子想啊,虽然杨谙也是太子的亲舅爷,也是亲外祖父,但是杨谙大权在握,越来越疯狂,太子看不惯,已经争斗了好几年了。

皇帝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在儿子和舅舅之间左右摇摆。

所幸皇帝和杨皇后只有一个儿子,不然太子可能都没机会争斗。

加上皇后也在站在父亲这边,时常劝诫太子要孝顺外祖父。太子更是走的艰难。

所以现在朝廷分为两个半派系,一个太子,一个杨,而皇帝的人在中间做和事佬劝和。

怎一个乱字了得。贪官污吏盛行,民不聊生,流民四起,又有敌国容国虎视眈眈。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