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108)

作者: 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先生无话可说?”

李明夷还真有。

“我不会用药杀人。”他道,“况且,就算再加一倍的草乌,也杀不了人。”

“你什么意思?”执失思为错愕之下,怀疑的目光下意识跳到阿使德里身上。

阿使德里只做不觉,目不斜视牢牢盯着这个口出狂言的游医。

见他还不知为何,李明夷俯身拈起地上的药渣,十分乐教地向他展示。

“绿豆薏仁甘草汤之所以消肿止痛,正是因为其有解毒之效。且薏仁不易熟,所以这个方子至少要煎半个时辰。”

“草乌久煎之下,毒力将会大减。绿豆甘草又可缓解其毒性,双管齐下,结果就是有药无毒。”

再加上此二人并非真心要毒杀史朝清,为免节外生枝,肯定不敢下足毒量。

他本来早就想解释这个荒唐的错误,奈何对方不听。

“药即是毒,毒即是药。我早已说过,阁下不信而已。”

执失思为脸色一变再变。

阿使德里的目光则慢慢从药渣上移,对上那张无甚表情的脸。

对方并没有笑。

可那风轻云淡的眼神,分明嘲弄着——

连药理都不精通的胡医,竟敢在中原医的面前卖弄毒物!

手掌遽然收紧,传来咔嚓可闻骨节摩擦的声音。就当诸人奇怪地看向他时,阿使德里却以握紧的手叩地,屈膝跪了下来。

“是我医术不精,误会先生。还望先生不计前嫌,日后多多指教。”

执失思为不解其意,慌张地往外退了两步。

飞雪不时被风卷进门内。

史朝义沉淡的目光轮次从战兢不语的军医们脸上掠过,片刻才道:“陛下和大将军都曾下令对投诚的唐士以礼相待,不可轻慢。且我大燕既已入主中土,则必得通其文字,得其学识,才能驾驭其人。也正因此,将军才令全军上下习说汉语。”

他顿了一顿,语气益发沉肃:“我等日后将是中原的主人,当勉励自身,进取求益,万不可存排除异己之心。”

才听到前一句时,一众军医还以为自己要被惩罚,正忐忑难安。没想少主话锋一转,竟颇有鼓舞之意,立时让他们冷却的血又重新沸腾起来。

是啊——

入主中原指日可待。

谁是正统,谁是异族,都是由胜者说了算。

届时要便把神农华佗尊为突厥医祖,又有谁敢说一个不字?

得其长处以治其人,小将军实在高明!

在眼神狂热起来的军医们间,一身冷淡的李明夷显得分外格格不入。

他默然打量这个数年之后仍将盘踞帝国一角、令无数名将无可奈何的异族青年。

他和林慎看上去并未相差几岁,然而心思之深、城府莫测,实在远超同辈之人。

更不用提他还有个以能征善战闻名的爹。

有这样的对手,接下来的唐军恐怕会有一场鏖战。

投毒一事,就以误会告终。为示训诫,史朝义罚了为首的阿使德里半年俸禄,其余人则是三月。不过在夺略来的中土财富面前,这点小钱不过意思意思,算是小惩大诫。

晚饭后,李明夷独自登上九门高楼。

知道他现在正受史家礼遇,守城的士卒并未为难。

落日余晖渐渐散于风雪,彤红的天空隐约蒙上一层漆黑的线。

结冰的黄河远远盘踞在苍茫大地上,卧龙沉睡。小雪下的南岸模糊了轮廓,只可遥遥瞧见一重重山峦高低起伏,前后绵延,直至视野的尽头。

带着硝烟余味的夜风拂面而来,手中那本《本草拾遗》的书页也被吹得翻飞。

药即是毒,毒即是药。

从医之人,亦可害人。

原本是安邦定国的将士,也会向曾护卫的人们刺出致命的一剑。

李明夷知道一切的开始与结果。

却不知道、也不能想象这个过程将会何其血腥而残酷。

他唯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他身前的九门城,很快会迎来帝国与叛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正面对决。

天宝十四年那个极寒的冬天,来得比往年都早,去得也更快。

次年二月一至,气温骤然升高。

随着黄河解冻,那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终于传来——

郭子仪的得力部将李光弼被朝廷任命为河东节度副使,随即率领五千精兵驰援河北,并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速度直攻常山郡,生擒其守将安思义。

实际上,常山不算重郡,地理位置也称不上优越,但——

它和九门交壤相邻。

这简直是贴脸示威!

也很好地起到了围魏救赵的作用。

还在其他郡县大肆蹴蹋的史思明立刻班师九门,谨慎地防备着这支远道而来、杀气腾腾的朔方军。

燕军之中,对阵的紧张和本能的兴奋亦被引燃至极,催促着胯下战马和长戈——

开战。

开战!

就在像打了鸡血的士兵们望红了眼时,本该忙于军要的史朝义却忽然造访军医处。

他开门见山亮明来意。

“近日九门乡下瘴气肆虐,能否请先生随义一同调查此事?”

第48章 疟疾

这个请求略显蹊跷。

所谓瘴气,并不是单指一种疾病,而是一类具有南方特色疾病的总称,中医就有“南方凡病皆谓之瘴”的说法。

然而,当前两军对峙,这位史思明部的少主怎么还有心情关心乡下的事?

但对方的客气,并不意味着可以拒绝——

毕竟,史朝清把李明夷抓过来,可不是为了让他蹭吃蹭喝的。

也许是对他仍有防备,这段时间史家兄弟并没有让他靠近燕军核心指挥人物。而这个下乡查访的任务,就自然而然落在了他这个闲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