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88)

作者: 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守卫认出了李明夷,客气地请他进去。

“太守公已经睡下了。”到了内屋,谢望简短地将情况告诉他,“病人晚上稍有些热症,应当是脾气缺损引起的。”

发热?

这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和裴之远请示过之后,李明夷马上来到郭纳就寝的房间,小心翼翼地检查引流液的情况。

留在软管中的液体略带血性,但还算清澈。

病人睡得安稳,并没有明显的寒战高热。

“你以为如何?”等李明夷小心地检查过之后,几位官医才聚在一起,准备听听他的意见。

“脾切除术后发热,大致有三种可能的原因。”李明夷没有马上下定论,而是抬手向他们示意,“第一种,就是感染。”

听到这个词的谢望脸色凝重了一瞬。

李明夷很快继续解释:“不过病人没有立即高热,引流出来的体.液也比较干净,不太像急性感染。如果是腹腔内有慢性的脓腔形成,病人的体温会持续升高,到时候可能需要做穿刺,将脓肿排出。”

“你说的穿刺。”谢望对这个词已经不算陌生,“就是要穿针入腹,将脓肿排除,是么?”

李明夷点点头。

在没有辅助技术的古代,穿刺只能依靠经验和查体定位,甚至可能需要多次尝试,这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二种可能性就是血栓形成,也就是血液凝固,将血管堵塞,引起脏器坏死。”

在诸人愕然的眼神中,李明夷自己先否决了这个可能:“不过血栓形成的话,病人会有明显的腹痛、呕吐等症状,所以暂时可以观察再考虑。”

听到这话的官医们松了一口气。

“那最后一种可能呢?”谢望仍以严肃的目光看着他。

对方提到的症状一个比一个凶险,可想而知第三种可能也不会太简单。

李明夷的眼里却划过一抹无奈之色。

“最后的可能就是——脾热。”他顿了顿,“也就是排除了感染、血栓,原因不明的发热。”

不明,这还是谢望第一次从李明夷口中听到这个词。

——原因不明,也就意味着无能为力。

“所以。”谢望思忖道,“现在我们能做的,就只有等?”

“不是等,是观察。”李明夷纠正了这个说法,但神情同样不太轻松。

究竟是哪一种病因,线索尚未明晰。

他们只能像这座危险边缘的城池,等待着随时可能现身的病魔。

第39章 二次手术

次日,谢敬泽便代郭纳宣布了一系列新的临时禁令,包括从即日起逐渐禁市,加强宵禁,禁止无关人士通关等。理由则是天象异常,恐有天灾。

同时,官府也计划向贫民发放各种赈灾御寒的物资。这样双管齐下,总算是暂时将惴惴不安的民心安抚住了。

但这也只是暂时之计,安禄山起兵的消息迟早会流入民间。因此自晨时起,郭纳便召集州府上下要紧官吏,紧急商讨排兵布阵的对策。

直到午时,商讨才暂时中断。郭纳休息的时候,李明夷和几位官医轮流为他检查,结果倒有些意外之喜。

“太守公现已退去热证。”谢望仍谨慎小心,“您还觉得有什么不适之处吗?”

“老夫只觉有些气短乏力,别的倒没什么异样。”郭纳感慨地道,“或许上天肯垂怜老夫吧。”

谢望却未流露出放松之态,反而抬眸看向一旁的李明夷,目光之中似有质询。

李明夷微微摇了摇头,表示没什么可补充的。

术后低热是常见的并发症,自行退热的也不在少数,最终的结果还需要时间观察。

这热退得不明所以,不过没有出现急症,总的来说算个好消息。

郭纳这边事毕,得到了谢照的许可后,李明夷才回到衙门中,去看看那个做完骨折手术的少年。

“你,你还来啊?”正在喝酒摸鱼的狱卒,看到这熟悉的来客,险些以为自己花了眼。

这人两天来一次,他们早就记得这张脸了。再加上有谢照的腰牌,探人当然不成问题。只是没想到禁令之下,这小子不好好窝在屋子里,还巴巴往这不见天日的地方跑。

真是稀奇。

“来看看病人。”李明夷拿腰牌换了钥匙,便略过此人,熟门熟路地朝里走去。

而今人力都集中在守备,看管的狱卒也少了一半人手,谢敬泽索性将普通的偷抢罪犯暂且赦免回家。一时之间,就连大牢都空了一半,战时的不安从灯火长明的官医署,不知不觉已经蔓延陈留的各个角落。

那个突厥一族的少年因身份不明,又是外来之人,仍被关押在最深的牢房中。看在王公的面子上,之前这些狱卒也并未苛待他。

不过现在就未必了。

深暗的监牢中,少年仍如往昔般安静地靠在墙下。阴沉的天光自高高的窗格漏下,落在那双异色的艳丽眼瞳中,让他的眼神也蒙上淡淡的阴影。

李明夷拿钥匙开了门,不做声响地在他面前停下。

对方听不到声音,交谈也显得多余。他照常检查少年的手术切口,确定没有感染。

比想象中恢复得更好,手术已经过去半个多月,剩下的就是等待骨折愈合。

少年仍无动于衷地望着天。

忽然,却被对方用手掰过了脸。

视线被迫扭转过来,站在他身前那位先生面无表情,不知为何突然端详起他的面容。

就在他倏而紧张起来时,对方又将手放下,若无其事地走了出去。

临了,还不忘把牢门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