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历史同人)穿越到安史之乱当医生(89)

作者: 向晚鲤鱼疯 阅读记录

少年摸了摸自己的下颌,迷惑地歪了歪脑袋。

片刻。

就在他准备闭目小憩时,门再次被推开。外头幽暗的烛火,照在来人的身上,勾勒出高而挺直的身形。

他看见再次折返回来的那人,手里端了一盘胡饼、一碗清水,径直向他走来,将这些水粮放在他身边。

“你要吃东西,才能好起来。”

一边说着,李明夷一边将碟碗向少年推了推,示意他可以放心吃喝。

他刚才注意到对方嘴唇干裂,皮肤凹陷,有些脱水的迹象。或许是因为时局紧张,这个异族的少年已经不再像之前那样被关照。

官府的资源也是有限的,普通百姓尚还没安顿好,自然也就没人关心一个阶下囚的死活了。

少年眼眸狭起,没有情绪的目光直勾勾落在他脸上,似乎想要分辨出这份善意的来历。

李明夷擦擦手站起来,没有多做停留,在少年冰冷而长久的注视中离开牢房。

要想和这孩子深入交流,现在还不是时机。

并且不知为何,一种不祥的预感时不时回荡在他心中,催促着他的脚步回到另一个病人的身边。

自从安禄山举兵的消息传来,被临时征用的官医署便不再有往日朗朗诵读的生气,在官吏们沉重交错的脚步声中,时间又缓缓地度过了五日。

一连五天,郭纳的病情都在平稳中向健康转归。

变化就出现在第六天的早晨。

前一夜刚下了小雨,夜色久久地未散去。李明夷还在朦胧的睡意中,便听见有仓促的脚步声向他直直奔来。

报信的是个小生徒,说话还算镇定利落:“太守公突然出了热症,整个人不住地打颤。谢师兄请你一同过去诊察。”

这个突然的消息,像一盆冷水,登时将李明夷的睡意浇醒了。

他一边飞快地趿拉地鞋,一边翻出听诊器、瞳孔笔,草草地披了衣衫,便跟着小生徒一路小跑过去。

天光尚未敞亮的清晨,太守的房间里已黑鸦鸦挤了一堆人。除却谢望等赶来的官医,还有同样住在官医署中,随时待命的谢敬泽等一众官员。甚至就连王焘,也在裴之远的搀扶下刚刚站定,只比他先早来了一步。

李明夷径直拨开人群走进去,半跪在郭纳的床边,快速地套上听诊器,将那银色的听头塞进病人的怀里。

“你……”

谢敬泽立即打断身边之人的质问,目光紧张而克制地落在床前那道背影上:“让他看看。”

砰、砰。

强烈而快速的心跳声敲击着耳膜。

与此同时,李明夷能感觉到手掌接触到的每寸皮肤都烫得惊人。

似乎是察觉到了他的到来,正在高热中的郭纳浑身一颤,忍耐着疼痛的双眼竭力睁开。

他仍自持语气,缓缓地问:“依先生看,老夫这是怎么了?”

李明夷摘下听诊器,又将手贴上他的腹部,轻轻地按动。

他手势不重,郭纳的神情却立即紧绷起来,额上顿时渗出一层汗水。

“您是否觉得很痛?”一边移动着手的位置,李明夷一边问道。

郭纳咬着牙嗯了一声。

“够了。”身后有人低斥了一句,“太守公已经疼痛难忍,你快收手吧!”

“你们先出去。”

回答他的,却是已经牙齿发抖的郭纳。他慢慢吐纳着气息,控制自己的声音不那么颤抖,沉厉地道:“医者行医,最忌旁人打扰,伯瞻……”

说到这里,他实在无以为继,口角紧拧,才能勉强克制一股股袭来的疼痛。

谢敬泽立即会意,伸手将其余同僚请了出去。

他自己则扶着王焘坐下,在李明夷检查的同时,让这位圣手也一同诊脉。

“脉象速如急雨,阳气却有下降之势。”王焘凝重了眼神,下了定论,“病已侵入脏腑。”

听到这话的谢望立即联想到此前李明夷所讲述的三种可能,目光倏然凝滞:“是感染。”

李明夷起身站直,垂眸注视着病人痛苦的面容,不得不宣告那个最糟糕的可能发生了——

“腹腔内有急性感染,很可能是慢性脓腔突然破裂,现在已经蔓延到全腹。”

这和王焘的中医诊断不谋而合。

谢望与他对视一眼,从那双眼睛中看到前所未有的沉重。

此前的几天安稳,果然只是一种假象。早就埋下的病因深深潜伏在这具操劳过度的身体中,在一瞬间爆发,以摧枯拉朽之势将此前所有的治疗成果击溃。

谢望迅速反应过来:“你之前所说的腹部穿刺,现在还可行吗?”

李明夷摇摇头:“局限的脓腔才可以引流,现在这种情况……”

他的声音压抑地停住,眼神中的负面情绪却已经被理智取代。

“只有二次手术,剖腹探查。”

二次手术?!

无声的惊呼,几乎同时在众人的心中喊出。

一次手术已经是铤而走险,这才隔了几日,便要再一次对太守进行那种危险的治疗?

“不可。”其余人被震撼到无言时,谢敬泽率先回过神来,语气截然坚决,“太守此次病痛,便是由上次治疗引起,若再行所谓的手术,难保不会后患无穷。”

他俯首望向王焘,目光郑重而严肃:“还请王公指示,是否有更为妥当的办法。”

王焘徐徐收回了手,视线却落在身前的年轻医生脸上,在几乎凝固的气氛中从容不迫地开口:“病在脏腑,汤药之所不及。若非要用药,也唯有一道逐瘀汤可用。”

谢敬泽立刻看向自己的儿子,眼神无形之中施上重重的压力:“婴城,按王公所言去办。”